以影视作品为媒介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

时间:2022-09-06 02:24:44

以影视作品为媒介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

近十年来,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不断得到重视。对外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往往强调语言知识点的记忆,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难得到显著提升。而多媒体技术利用其多方面的优点,为建构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统称为多媒体教学,它包括一切利用多媒体软件、多媒体设备、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的教学活动。多媒体教育在课堂实际运用中涉及音像视听、计算机辅助教学(包括人——机对话的教学软件)、网络远程教学等。本文主要针对课堂中利用影视作品为媒介的对外汉语教学,从社会语言学和心理学视角分析其作用与可行性。

一、“影视作品”概念界定

“影视作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电影和电视作品。电影和电视是近代社会出现的一种以声、光、影、像配合而产生的艺术表现形式,往往通过语言和人物来引导情节发展,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B.Balázs)曾把电影的出现比作“一个国际语言在世界所有银幕上形成”。电影电视作品中逼真的影像、无距离的审美感受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带来了一次新的艺术革命。本文的影视作品是指以中文普通话为主的电影和电视剧等传递影视信息、具有潜在教学价值的作品。

二、以影视作品为教学媒介的基本理论

(一)影视教学与社会语言学的关系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影视教学中涉及的社会语言学问题则是学习者从目的语国家的影视作品中获取对目的语国家社会生活中使用语言的体验。

“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是指一切用以传递信息的媒介,包含作为书写符号的文字及作为声音符号的言语,还包含同样可以作为符号的形象、声音组合,甚至包含具有传播意义的社会行为以及非语言符号。狭义的“语言”即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是指人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套系统。影视作品的“影视语言”属于广义的语言范畴,它是由画面、音效、对白等多种元素经过特定的组合而形成的,用于叙述故事、表达思想的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影视作品中除了包括运用语言时的人、地、时三大因素外,还在叙事和表意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元素,从而多了一个向度的再现或表现。电影中的蒙太奇(Montage)就是一种既具有空间塑造性又具有时间流动性的综合语言表现手法。安燕(2008)在《影视语言》中说:“影视作品具有以视觉形象为主、时空兼备、声画结合的特点。”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更为丰富、复杂和真实的语境便在其中自然形成了。影视语言扩展并加深了影视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社会语言学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出发,研究语言结构与社会语境的交互影响,研究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真实交际中的语言。语言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言语交往是一个社会过程,交谈的情境、人际关系与选择语码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于是出现了在各种场合按照社会公认的规范和期望选择的话语——语言变体。英国著名语言学家赫德森(R.A.Hudson)把语言变体定义为“社会分布相似的一组语言项目”,受到包括内容、对象、场合以及说话的目的和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语体差别主要表现在句子结构、用词和语音语调上。美国语言学家朱斯(M.Joos)把语体分为五类:庄重文体(thefrozenstyle)、正式文体(theformalstyle)、商议文体(theconsultativestyle)、随便文体(thecasualstyle)和亲密文体(theintimatestyle)。母语者从一种语体换到另一种语体是自然的潜意识行为,但作为二语学习者,对目的语在社会中的交往情况做到恰如其分地选择语体进行表达有一定困难。影视作品均以人及跟人有关的社会生活为表现主体,提供了一个展示各类语体实践运用的平台,影视作品中的图像和声音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和记忆效果,因为影视画面和声音能准确地给予学习者感官上的参照,使其更容易记住在特定的语境中适当的、地道的称呼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得体性。

得体地运用语言是大部分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关于社会语言学方面的思考和行为表现方式,学习者可以从观看影视作品的语言行为和角色的表演中得到启发。因此,影视教学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社会语言学的认识和了解,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影视教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利用影视作品进行第二语言教学是以有意义学习理论为依据的。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D.Ausubel)提出两种“学习理论”——机械性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认知学习,即学习本身形成概念或原理,随后以某种可感觉到的方式与他们原有的思想联系起来时产生的学习,这种记忆可长期保存。影视语言从图像、文本等视觉信息和对白、音效等听觉信息两方面多方位给学习者提供“某种可感觉到的方式”,帮助学习者在言语表征和视觉表征系统之间建立联系,提高信息输入的效率。人类获取信息并不是依靠某一感觉器官独立完成的,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工作是有效记忆的重要条件。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影视教学能刺激人体多种感官系统,较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可以获得更大的信息量。影视教学为视觉表象与听觉表现提供了一个在记忆编码过程中综合作用的平台,拓宽了信息接收源。

在观看影视作品的过程中,观众总是通过影视语言将影片中的情景与现实世界的体验联系起来,来感受影片的“真实”。影视语言提供的信息能让观众在心理上制造出与真实情景一样的“心理真实”情景,这是人类认知心理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心理现象——移情(Empathy)。移情最早是由德国学者费肖尔(Vischer.R.)提出的一种美学理论,而后,心理学家把这一理论引入心理学领域。本特松(BengtssonH.)和约翰森(JohansonL.)(1992)认为:“移情是对他人情绪状态或情绪条件的反应,移情体验的核心是与他人相一致的情绪状态。”Grutchfield和Loril(2000)也指出:“移情是对他人的情感的感受和对情感所源自的经历和行为的认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移情是交际双方能否交际成功的关键。不同国度、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某些问题往往有不同的判别尺度,这也是国别文化教育方面的核心内容。交际双方要成功完成交际,就要设身处地地想想对方说话时的心态,理解说话人的情感。影视教学在帮助学习者完成移情心理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视作品呈现出的是视觉化的文本,视觉化文本中包含了表情、语气、肢体动作等单纯文本无法展现的内容,加之影视作品中的背景音乐、旁白等因素都对突出交际主题、表达人物情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观众在“感受”视觉化文本的同时,能较容易唤醒推断、感知相关人物情感的可能。

三、以影视作品为教学媒介的特点

(一)“双主模式”的发挥

“双主模式”即以学习者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动精神。影视作品图、文、声、像并茂,其直观生动的形象、跌宕起伏的情节、真实有趣的语言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知觉,增强注意力,提高兴趣,这样也减弱了语言学习过程中反复操练的枯燥感,体现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影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上。影视作品虽然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但它终究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且影视材料多而杂,不成系统,也缺乏有指导意义的教材。在这样的情况下,影视媒介能否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发挥很好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影视材料的筛选、剪辑,对练习的设计等方面。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提高影视课堂的教学效果,锻炼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二)情境适应性

认知心理学认为:意义具体、形象明显的事物,即具有亲近特征的事物容易存入长期记忆库,经过符号化处理后还可以成为及时的检索线索。古代希腊人为记住事物,特地把要记的事物和自己周围的东西联系起来,用周围的东西作为回想时的线索。餐厅的服务员常常把客人点的食物与客人所在的位置联系起来,把空间作为记忆的线索。影视作品如果选择得好,就是非常理想的回忆联想线索。影视作品中的语言总是与人物、情节、背景相关联,多方位的线索更便于学习者对知识进行确认。

影视作品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在叙事和表意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元素,从而多了一个向度的再现或表现,因此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既具有空间造型又具有时间流动的综合语言表达。安燕(2008)在《影视语言》中说:“影视作品具有以视觉形象为主、时空兼备、声画结合的特点。”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更为丰富、复杂和真实的语境便自然形成了。社会语言学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出发,研究语言结构与社会语境的交互影响,研究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真实交际中的语言。语言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言语交往是一个社会过程,交谈的情境、人际关系与选择语码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于是出现了语言变体。英国著名语言学家R.A.赫德森(R.A.Hudson)把语言变体定义为“社会分布相似的一组语言项目”,受到包括内容、对象、场合以及说话的目的和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语体差别主要表现在句子结构、用词和语音语调上,在英语中语体有礼仪语体、正式语体、商议语体、随便语体、亲切语体之分,汉语中也有相应的各种语体,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影视作品均以人及跟人有关的社会生活为表现主体,提供了一个展示各类语体实践运用的平台。影视画面和声音能准确地给予感官参照,从而使学习者明白不同语体使用的对象和场合,进而培养学习者语言运用的得体性。

(三)文化渗透性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各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都深深地蕴藏在该民族的语言之中。舒曼(J.Schumann)曾提出文化适应假说,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了对该目的语的掌握程度,所以语言教学应该与文化结合才符合语言教学的本质。影视作品在提供学习目的语的词汇知识、语用知识的同时,也全面展示了目的语国家的民族文化、民族个性与民族精神。影视作品通过台词、布景、情节向观者多角度呈现了一个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了解。特别是在海外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课外很少能接触到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东西,影视媒介便成了最便捷、最有效的传播手段。教师可以对影片中的文化点进一步挖掘,让学习者理解表层行为下面的“内因”及文化的根基。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将影视作品作为媒介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在教学方面,它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过程,能有效提高信息接收效率,有助于学习者对异文化因素的感性认知与理解,同时激发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以影视作品为教学媒介也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一种教学手段,还需要我们有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它的优越性,服务于汉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郑艳群.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安燕.影视语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贝拉·巴拉兹著. 何力译.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5]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6]刘继红.关于中高级影视课教学[A].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7]杨爱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和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比较[A].E-learning与对外汉语教学(第三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8]吴伟平.社会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02).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胡蓉洁重庆四川外语学院留学生部 400031)

上一篇:语言定式及其在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论古诗词中的“黄昏”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