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26 08:43:56

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以“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合作学习”的体育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对于进一步深化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合作学习 小学体育 作用

1 前言

小学体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体育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维,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第一标准。本文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以“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合作学习”的体育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这对于进一步深化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形式主要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采取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组的形式,通过自己寻找伙伴并进行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果出现分组不成功的情况,教师要加以引导,帮助这些学生学会和其他人交流和沟通,顺利完成分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自信,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激发小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

2.1.1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

良好的自信是小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取活动成功的基本前提。一般来说,小学生是否具有自信,具体表现在在小学体育学习过程中,能否与小组成员进行有效沟通,能否与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相互激励、相互评价,能否与小组成员共同努力一起完成活动(比赛)任务,是否愿意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等。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很好的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通过小组中其他人的帮助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使小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这种刺激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通过与小学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学生因为理解能力较差、身体素质较弱等原因,不愿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对体育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对待这些学生,体育教师要注意教育方式,区别对待,采取一些激励这些学生的合作学习方法,却又不让他们发现是教师故意为之,因为这些小学生的内心筒仓很敏感,要充分照顾他们的自尊,让他们和其他同学一起参与到体育学习中,体验到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

2.1.2合作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引进合作学习方式,就是为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以实现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最终目的,可以增加小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他们慢慢学会怎样与他人相处,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通过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教师还可以从旁观察到每个小组的学生是否能够很好的交流,如果出现意见分歧怎么办,小组成员是否还会继续合作,一起完成活动任务;如果不能继续交流互动,合作如何继续下去。如果活动不能继续下去,教师要从旁加以引导,让小组成员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如果因为小组成员的失误,不能获取活动的成功,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不要随便指责抱怨,学会对他人失误的包容。在与教师的访谈过程中发现,许多小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意见不合、争吵、相互指责等现象,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顺利完成活动任务,从而达到增强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教学目的。

2.1.3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强调培养小学生的纪律观念,忽视了小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小学教师访谈过程中了解到,目前许多小学教师虽然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还是有许多体育教师因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以及一些现实因素,而片面追求课堂的纪律教学,就是要求小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必须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然后按体育教师的要求进行体育活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第一,小学生的课堂纪律性本来就差,如果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一旦教师的掌控能力不够,组织能力不好,不但达不到预期的体育教学效果,还会降低教学质量,会出现课堂一片混乱的现象,因此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第二,现在中小学生发生体育意外事故的概率越来越高,风险系数较大,也是许多教师不愿采用合作学习方式的原因。因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分组的小学生会因意见不合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争执,甚至动手打架的现象,还有一些学生会因为体育器材使用不当或活动方法不正确发生身体损伤现象,无论受伤程度如何,都不好向家长解释。如果发生较严重的事故就会更难处理,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对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许多教师在权衡利弊后,还是更愿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虽然有利于减少体育意外事故的发生,但却扼杀了孩子好动的天性,过于沉闷严肃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孩子个性的自由发展。虽然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组织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但既然国家在体育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自主、合作的教育政策,就足以凸显出合作学习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体育教师不能因噎废食,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提高预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尽可能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合作学习的体育教学方式,一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让小学生感觉耳目一新;新颖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和自由,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让小学生自由、活泼好动的天性得以释放,这对于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合作学习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只是说说而已,对于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来说,更应付诸实践,具体落实到体育教学中。

3 结语

合作学习的体育教学形式,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的体育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能力和个人责任感,培养小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及团队精神,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这对于进一步深化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应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2, (4).

[2]邱良武.中学体育合作学习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关系之探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5):141-142.

[3]王坦.合作学习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

上一篇:浅谈写字中的指导和评价 下一篇:论如何在中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