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与兴趣培养

时间:2022-08-26 08:39:21

浅谈物理教学与兴趣培养

摘 要:教学中必须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励,学生有了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教学的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结合物理教学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进行了初步阐述。

关键词:物理实验;联系生活;手脑并用

物理学科是中学生的必修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和运用。那么,怎样使学生学好物理,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呢?我结合十几年来物理教学的经验,经过探索和实践得出结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进行改革,并与素质教育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使学生通过亲身实验、实践活动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和态度。

对中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既陌生又熟悉的学科,学习的方法不同于数学、语文等学科,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和效率。

一、运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向学生展示了人们对某一知识的认知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在一节课内掌握和理解物理规律,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学好物理的愿望,激发内动力,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情趣的目的。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智力、心理逐步成熟的时期,求知欲很强,但注意力、自制力不能长久坚持。物理实验向他们有目的地展现了许多神奇有趣的物理现象。例如,讲解大气压强时,演示瓶子吞蛋实验;学习流体压强时,演示向两个乒乓球中间吹气,两球向中间靠拢等实验。在好奇心的作用下,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探究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学习的潜能在实验的刺激下转化为自觉、自主的学习动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兴趣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物理知识。物理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物理、解答生活中物理问题的兴趣。在物理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使启发性和趣味性和谐统一。例如,在讲解融化时,利用“风后暖,雪后寒”等生活谚语;讲解液化、凝华时,以“雾、霜是从天上下来的吗?”等问题设问;讲解电流强度时,引以水的流量等,针对这些生活中的实例来提问、类比,唤起学生兴趣,从而形成学习动力,使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实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和学习效果都有直接的影响。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并能将其成功地运用于实际,及时得到强化。学生会觉得这样的教学过程饶有兴味,学习兴趣就会日益浓厚,教学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三、手脑并用,确保兴趣的延伸

中学生的兴趣保持,需要不断地强化、激励。物理实验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手脑并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延伸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才能把书本上枯燥的知识、难以掌握的公式、定律变得在学生看来有意义?许多与学生认知水平、生理、心理和年龄相一致的实验、课外研究活动和小实验,可以供学生亲手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和思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这样通过自主实验探究,由问题假设实验,经过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获得成功。有了成功感才会认为有意义,才会形成学习的动力,才会主动学习,带着兴趣学习,使教与学和谐统一,达到预期目的。

总之,学好物理的前提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励以及长时间的保持,学生有了学习物理的持续兴趣,才会发挥内动力,物理教学的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

(作者单位 河北省香河县第五中学)

上一篇:“研学后教”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小组讨论... 下一篇:浅谈小学美术的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