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08-26 04:43:21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摘要:众所周知,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关键因素。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有助于幼儿开发智力、学习技能,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培养 学习兴趣 主要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与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关,还与学生的家庭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教师的“教”只是解决了学生“学”的问题,而家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做”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家庭的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孩子最突出的表现是写作业马虎、爱玩,可见他们对玩很感兴趣,要把他们从玩中拉到学习上来,强拉硬扯是不行的。教师应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对学习产生兴趣。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是摆在家长面前的一个难题。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浅谈培养兴趣的途径。

一、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前提

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主动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一旦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会自主自愿地学习。

怎样科学地引导孩子养成习惯呢?按照教育专家的观点,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什么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呢?如培养孩子爱画画的习惯,今天画一只小狗,明天画小狗在玩耍,增加画青草或草地,后天在草地上画几棵树,再后天在天上画白云太阳。这样一天一天增加,画画的好习惯就自然地养成了。克服坏习惯怎么用减法呢?如孩子特别好动,坐不住,这是不好的习惯。一位细心的母亲观察发现,儿子在学习过程中,没做几分钟就离开书桌,喝水、吃东西、上厕所。按照一般的逻辑,家长会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改掉这一不好的习惯,但这位母亲没有这么做,而是在第二天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在学习前解决完所有的问题,学习过程中稍微减少活动的次数,并不断暗示孩子:“你做得到”。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减少了中断学习的次数;过了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点,孩子又轻松做到了。父母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完全克服学习过程中好动的问题,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好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

二、科学引导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

幼儿处于对事物的认知阶段,好奇心比较强,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有的孩子把玩具都拆成零件,有的孩子不停地问为什么。家长很可能认为孩子淘气、捣乱、不懂事,并对孩子予以批评、不理睬的态度。这会损害孩子智慧幼苗的成长,挫伤孩子探索求知的热情。所以,家长要充分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并予以科学的引导。另外,家长在回答孩子提问时也不可敷衍了事,如果孩子发现家长在敷衍他,以后不懂的问题就不会再提问了。

三、培养自信心是建立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

实践证明,如果孩子能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与快乐,那么他们一定会喜欢上学习。如有的孩子喜欢舞蹈,可能他天生就喜欢身体随着音乐节奏舞动,也可能是教师经常表扬他。那么,怎样才能使学习变为快乐的事呢?核心就是多表扬,少批评。教师要学会用放大镜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不断予以表扬。有些父母的口头禅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光知道玩”“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日久天长,孩子总觉得自己很差,渐渐失去对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中有压抑感,于是厌恶学习,甚至产生自卑感。孩子如果真的做错了,当然也要给予批评,但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大人为什么要批评他们。总之,成人要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让他们觉得有能力学好这些内容,才能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培养兴趣,进而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四、良好的外部条件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有力支撑

外部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同样,良好的外部坏境对孩子培养学习兴趣也起到决定性因素。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勤奋学习的好榜样,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培养孩子学习兴趣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试想,如果家长一边督促孩子努力学习,一边自己又通宵达旦地打牌玩游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肯定不言而喻。而如果家长能在闲暇时刻读书品茗,并在家庭中多布置一些好书,让孩子随处可见,这样的学习氛围对孩子培养学习兴趣有积极主动的意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传。

只有解决了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内因和外因,才能帮助孩子建立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幼儿的信心,培养完善的人格,未来获得更加开阔的人生舞台!

(责编 潘冰)

上一篇: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三语文复习效率 下一篇:浅谈新入园幼儿同伴间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