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挤奶,让母乳更顺畅

时间:2022-08-25 09:56:11

学会正确的挤奶方式,能够帮助奶水好的妈妈缓解胀痛,避免发生乳腺疾病,也能让母乳不够充足的妈妈得到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需要学习挤奶的5种情况

情况1 早产宝宝

若宝宝是早产儿,需要暂时与妈妈分开,那么妈妈必须要在产后第1天就开始用手挤奶。在这个时候,也许只能有几滴初乳,但尽早挤奶可以刺激乳汁分泌,就像让宝宝早期吸吮的道理一样。比起产后48~72小时开始胀奶、变硬,此时依旧柔软,用手挤奶会比较容易。妈妈应尽量挤出所有的初乳,而且至少每3小时挤一次,包括夜间也要如此。如果挤奶次数不足,后期就可能会发生母乳不足的情况。

情况2 母子分离

宝宝3~6个月后,大多数妈妈需要重新投入工作,若想继续保持母乳喂养,定时挤奶就成了妈妈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

即便妈妈不上班,也偶尔会遇到外出无法赶回哺乳的情况,事先挤好奶就能保证宝宝的口粮供应。

情况3 过于肿胀

对于那些奶水充足的妈妈来说,每隔1~2个小时,就有可能已经因乳汁充盈而开始胀痛,挤掉一些乳汁,让胀而充实的得到缓解,变软一些,这样宝宝吸吮更方便。

情况4 疼痛

大多数的妈妈都是第一次哺乳,娇嫩的往往会因为宝宝的大力吸吮而感到疼痛,尤其是破裂更是疼痛难忍。这时候,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继续上阵工作。

情况5 内陷

有的妈妈内陷,甚至使用纠正器也无法改善,宝宝无法吸吮这样的,就需要将奶挤出来。

挤奶前的准备工作

挤奶前,也需要一些准备工作。

1 放松心情,在一个温暖、安静的房间进行,最好备有饮品和宝宝的照片。

2 每天沐浴,保持个人卫生。

3 为盛放挤出的奶准备一个清洁的容器,并选一个舒适的姿势坐好。

挤奶按步走

1 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2 若有条件,可用热毛巾热敷几分钟,但要避免敷及和乳晕。

3 拇指及食指对放在乳晕上下两旁,其他手指则轻轻承托着。

4 轻轻摸索在乳晕周围或之下微胀的乳窦。

5 把手指朝向肋骨轻压,然后用食指及拇指在和乳晕后方轻轻挤压,跟着放松。重覆挤压、放松的动作,直至乳汁流速减慢。

6 拇指和食指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转换在乳晕上的位置,以便挤出各部位的乳汁。

7 每次挤奶大概需要20~30分钟。

温馨提示

1 想要维持充足的乳汁分泌,日间应每2~3小时挤奶一次,晚间一次,即24小时内约6~8次。

2 保证乳汁分泌的催乳素在晚间分泌较多,所以妈妈在夜间喂哺宝宝,或夜里挤奶对维持母乳分泌很有帮助。

3 挤出来的母乳放在冰箱内保存时间会更长。母乳冷却后会有沉淀,使用前需轻轻摇匀。给母乳加热时,要用流动的温水冲几分钟,使其达到室温,千万不要直接放在微波炉内加热。加热过的奶不可再次冷冻。

正确的挤奶手法

正确的挤奶手法能够保证妈妈感觉很轻松,不正确的挤奶手法会让妈妈感到不适甚至疼痛。

1将容器靠近,拇指在上,其余4指在下面托住,握成一个C形。将拇指和食指及中指放在后方约2~4厘米处。挤压的区域是以为中心,半径约3厘米的区域。

2做有规律的一挤一放的动作,指腹向方向滚动,同时将手指的压力从中指移动到食指,将乳汁推挤出来。挤压时避免太深或太用力,以免阻塞输乳管。不要挤压,因为挤压或拉就像婴儿只吸吮一般,并不会促使奶水流出。

3每次挤奶每边至少挤3~5分钟,直到奶流量变慢;然后再挤另一侧。如此反复数次,直到乳汁不再流出为止。避免用摩擦或滑动的方式,以免皮肤被挤压造成红肿。

刚开始不会有奶水流出,但挤压几次后,奶水会慢慢滴出。当催产素反射渐渐开始活跃,乳汁就会似泉水般涌出。

吸奶器的选择

如要用到吸奶器,可能会想了解一下哪种最适合自己。经过练习,几乎每种吸奶器都可以用,但不同的吸奶器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不尽相同。

使用前小心细读说明书,市售的吸奶器种类繁多,最好选购一个可以调校吸力的吸奶器。

使用前要将所有吸奶器配件消毒。

第一次使用时将吸奶器吸力度数调至最低,按需要慢慢增压至一个舒适的程度。

购买或使用吸奶器前,最好先咨询一下周围的朋友,看看大家对各个品牌的感受。

储奶小利器

新安怡VIA

母乳储存杯组

特别设计用于储存、携带母乳和宝宝的食物、VIA杯身经过预先消毒,即开即用,杯身可用铅笔做标示,可叠起堆放且真空密封,是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母乳及宝宝食物的完美储存容器。

贝亲母乳保存袋

经伽马射线预消毒,用于储存及冷冻母乳。方便的瓶口设计,便于倾倒母乳。注入口区域外可写标签,防止墨水污染。防漏双拉链封口,更安全。可在冰箱里横放储存,便于解冻。自立袋设计,便于使用。

上一篇:接种卡介苗长脓包了! 下一篇:宝贝粗粮如何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