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班主任创建良好班风

时间:2022-08-25 09:31:37

浅谈高职院校班主任创建良好班风

摘 要 :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有其特殊性,而创建良好班风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班主任工作经历谈谈高职院校班主任创建良好班风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班主任 良好班风

高职院校班主任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担任着重要角色,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风,即班级风气,是一个班级内大多数同学表现出来的共性倾向,包含情绪、言论、行动、道德面貌等等。积极、健康的班风,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全体同学起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能不断的指导和调节学生的行为方向,激励其荣誉感和自豪感。良好的班风能促进班级制度的贯彻与落实,为班级成员的成长、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因此班主任要做有心人,要动脑筋,身体力行去培养良好的班风,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高对班风内涵和重要性的认识,努力把班级建成一个温暖的"家"。

1.抓班风建设宜早不宜迟。

好的班风,对外它是班集体的形象,对内则是一种氛围,能使学生精神振奋,班级正气上升。而不好的班风会使很多学生消极不思进取,使整个集体涣散。在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班主任首先就要思考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形成良好的班风,使班级里具有亲切、和睦和互助的关系;勤奋进取、文明礼貌的氛围;遵守班集体行为规范和维护班集体荣誉的精神状态。假如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待班级内某些不正之风形成后,再去纠正它、改变它,再去重塑新的风气,就会相当困难。因此,抓班风建设宜早不宜迟。

2.让学生感觉班级就像是一个家,班主任就是家长。

我很喜欢把家的概念灌输给新生,我觉得高职大一新生很需要有一个关心自己的"家"和"家长",这个"家"就是班级,这个"家长"的角色就只能由班主任来承担。当他喜欢上这个家,觉得这个家温暖,对这个家有归属感的时候,这个班级就会稳定,所有同学都爱这个班级的话,也就意味着班风必然不差。因此新生入学时,可以先查阅下每个学生的学籍档案,争取记住学生的一、二个重要特点,比如入学的某一科成绩特别好,以前获得过什么奖励或表彰、是否为单亲家庭等情况,这些会有助于和学生初聊时,班主任不经意地说出他们的一些特点,会对学生有一定的鼓舞、激励作用,学生会感到班主任是很关心自己的,自己在班主任的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产生与班主任的亲近感。

二、培养班风建设的骨干,注重班干部的选拔、教育工作。

一个班集体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有一支具有良好工作作风和具有示范作用并能独立工作的班干部队伍。在班干部的选拔上,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采取自荐、演讲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另一种是民主选举班干部。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用什么方法。

1.大一第一学期与班干部"亲密接触"

大一第一学期班主任要细心指导新班委在开学初的许多琐事中表现自己,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意识,一方面要有明确的分工,使他们各负其责,不断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求他们要团结一致,共同管理班级事务。以使这些骨干同学在班级中很快显示出来,树立他们在班级和同学中的威信。

2.大一第二学期开始对班干部"放手管理"

所谓的"放手管理",是指把更多的权利下放给班干部。对于班上的事情大胆放手让班干部去做,充分信任他们,班上的重大决策由班委会讨论决定,再又全体学生表决通过,他们能做主的班主任尽量不参与意见,以增强他们工作的信心。班主任则随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对于工作不当的班干部进行个别指导。

3、建立规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新生始业教育中,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让学生进行充分地讨论,确定哪些规定是最为关键重要的,让学生时刻警惕。还要重点学习奖学金的评定方法,班干部评奖评优考核办法,可以让学生学习更有目标,班干部工作更有信心。制订班规时尽量体现民主,应由学生干部参与讨论出来,并经全体同学认可,违反班规除了扣操行分以外也可设立一些有效的惩罚措施,最后一旦形成制度就必须严格执行。

学生中出现违纪行为是不奇怪的,关键在于出现反复就要反复地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经过这样艰苦地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各方面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而对于不良风气,必须坚决抵制。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取得学生信任。信任不是强求得来的,只有坦率而真诚的参与学生生活,在理解的前提下与学生沟通思想,以自己言行规范学生的行为,感化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自己不仅成为良师而且也是益友。

管理学生中要特别注意公平原则,奖罚得当。树立威信,保持权威,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一定的敬畏感,也就是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也许是处事的风格,讲话的幽默与力度等等,都会使他们无名的产生一种敬佩,这样有利于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班主任应该为人师表,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必须也做到。

5、增强集体凝聚力,为良好的班风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为形成和维持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班主任要经常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展现自我,不要太在意结果,而要享受努力拼搏的过程。

6、注重"特别生"的转化,不拖班风建设的后腿。

对于"特别生"的教育培养,应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因为他们的行为是长期形成的,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有根本的转变。班主任要有耐心,有方法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在做好"特别生"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切忌简单粗暴,粗暴的批评不但不会有任何效果,而且会使师生关系紧张对立,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带来很大的障碍。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采用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不冷落的办法,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这种表扬必须是实在的,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虚假的客套话,让这些学生在表扬声中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发扬自己的优势。这就是所谓的激励教育。老师赞许的点头、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都表现出对学生的爱,使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

总之,良好的班风是保障学生学习进步,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因此,高职院校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班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理清思路,齐抓共管,营造出良好班风,为高职院校培养出素质全面的技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永田.新时期高职院校班风建设方法探讨.职教新观察,2009.11.

[2]夏立春.建设良好班风的其中策略.班主任之友,2010.1.

[3]任文,单红.浅谈良好班风学风的培养.吉林教育,2010.2.

上一篇:基于民办高校"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的个性化大学... 下一篇:对柔性供应链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