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

时间:2022-08-25 05:29:19

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

摘要:根据高中数学的特性,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老师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进行深层的探究,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从简单直观逐渐过渡为复杂抽象,老师在教学中要做好引导人的作用,课程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和沟通,理顺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自主性思维能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0082-01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思维能力就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内容展开系统的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亲身去分析问题,合理解决问题,学会延伸问题,主动地获取所学的知识,学会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通过采取主动性学习方式实施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一种现代数学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学生放在研究中的主动地位,教师扮演着指导者、合作者角色,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各种手段,如网络、书刊、媒体等各种媒介,获得信息展开研究。研究范围可以在学校内,也可以扩大到校外,增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的水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不管如何,都要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得出结论做出认真的评价,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信心,培养他们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和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

二、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展开自主学习的基础。老师要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老师对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进行认真的审视和掌握,从中挖掘创新的素材,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各种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服务。例如,在“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情景,如以备受关注的人口问题为例,我国人口问题突出,在耕地面积只占世界7%的国土上,却养育着22%的世界人口。因此,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公认的社会问题。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已达到13亿,年增长率约为1%。为了有效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情景设立完成后,老师可以依据情景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按照上述材料中的1%的增长率,从2000年起,x年后我国的人口将达到2000年的多少倍?(2)到2050年我国的人口将达到多少?(3)你认为人口的过快增长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通过情景的设立,使学生对关注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对问题的解决展开探索,使学生掌握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为创新性的思维打下基础。其次,要求老师在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中心地位,老师要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解学生的爱好、个性和学习情况,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和老师一同参与教和学,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进行研究,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为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小荣.高中数学的体验教学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8).

[2]黄红.浅谈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6).

上一篇:让数学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下一篇:树立新理念 探讨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