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银行问题研究

时间:2022-08-25 05:00:47

企业内部银行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化,一些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管理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内部银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通过引进一般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方法和模式,将企业的资金管理、信贷以及会计核算等统筹到一起,从而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效率。从中国企业内部银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于如何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银行制度进行探析。

关键词:企业;内部银行;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019-02

引言

内部银行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主要是通过将商业银行的信贷以及结算等运作模式引入到企业内部,从而加强对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以及核算的。企业内部银行将企业的基础管理、金融信贷以及会计核算工作融为一体,其将企业的自有资金以及信贷资金进行统筹运作,并通过内部银行进行企业内部资金调度、融通以及管理,从而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另外,企业可以将内部银行制度与经济责任考核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一、企业构建内部银行的必要性

1.内部银行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能力。内部银行通过将资金管理、信贷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等工作统筹到一起,充分利用其监控职能将企业原有的事后控制模式转为贯穿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监控模式。内部银行的监控职能主要通过资金定额、结算程序以及财务收支等完成,其对企业资金的流动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提高了企业资金管理力度;其次,内部银行通过其预算管理的能力,将企业内部资金的信贷状况进行严格的统计分析,保护企业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流动,并向企业管理层提供资金流动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做出决策。

2.内部银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以及现代产权制度的引入,中国企业的产权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逐渐由原有的单一产权向多元化的产权结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不仅仅只注重当前利润的实现,更加重视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以及发展空间,因此,管理者对于企业的计划与控制也要从经营的结果扩大到对企业经营过程以及经营质量的重视。内部银行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能够通过其执行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达到全面控制和掌握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目的,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科学的决策,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3.有利于企业经济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内部银行制度有利于将企业的资金管理与员工的经济绩效挂钩,有利于对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进行绩效评价,从而以此为依据来进行奖惩,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内部银行制度对于员工的工作业绩的评价和考核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完成的,因此也是相对比较客观和公正的。同时,内部银行制度的执行也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使得员工对于企业战略目标以及自身应该担负的责任有着更加清晰的了解,有利于员工制定自身的奋斗目标,激发其自身的工作积极性。

二、企业内部银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资金使用责任制度。目前,中国的企业内部资金使用责任制度还没有得到严格的落实。首先,很多企业仅仅将资金占用的指标作为内部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考核依据,但是没有将资金使用的效率落实到相关责任人,没有科学明确的考核和奖惩措施;其次,很多企业在对部门业绩进行考核的时候,指标的设置往往都是工作量完成情况以及企业盈亏指标,缺乏与资金使用情况相关的指标,这造成部门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往往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率,造成一些部门大量占用资金的状况。总之,企业没有将内部资金使用责任予以落实,不利于各个部门和员工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积极性。

2.内部资金的分配不合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很多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单位开始逐步实行独立核算,内部各个部门之间逐渐开始形成一种内部竞争关系。目前,中国的一些企业的内部资金在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分配不尽合理,这导致企业内部难以形成一种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一些部门和单位通过种种手段争取资金,不利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3.没有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企业内部资金的类型多种多样,企业没有根据不同的资金占用原因对资金进行分类,并根据资金分类确定不同的利率,而是按照同一利率来对内部资金的占用收取利息。利率作为资金流动的依据,这种统一的利率不利于企业将资金用于最需要的地方,不利于企业资金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企业各个部门加强资金管理的积极性。

4.企业缺乏内部监督机制。内部银行制度作用的发挥需要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作为保障。内部银行作用的发挥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过程,因此,仅仅依靠对于内部银行制度进行事后监督是比较低效的。要确保内部银行制度能够得到切实的执行,内部银行就必须能够适应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持续发生的变化,就需要对内部银行进行事前、事中与事后的监督。目前,中国的大多数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内部银行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督往往难以发挥其作用。另外,中国很多企业对于内部审计建设缺乏重视,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集中在企业经营、舞弊以及一些项目审计方面,而对于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内部银行制度的有效性评价方面还没有发挥作用。

三、加强企业内部银行制度建设的对策

1.健全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有效地防范资金风险的重要基石。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首先,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机构的设置,按照权责明确、分工准确、相互监督的原则设置部门和组织,从而为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奠定基础;其次,企业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将各个部门、员工的职责予以明确。要完善企业内部人、财、物管理制度,将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划分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将权责利以制度的形式规范下来;另外,要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要对企业资金管理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确保各项活动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执行,并对制度进行评价,达到不断完善的目的。

2.完善内部银行管理监控机制。目前,中国企业的内部银行主要将工作业务集中在内部资金的结算方面,内部银行在资金监控以及管理运作等方面的职能发挥得不够充分。因此,企业应该完善内部银行的管理监控机制,内部银行要充分行使其内部资金的监督控制职能。企业要借鉴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模式,对内部资金的结算、内部存贷款业务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运作,从而使得内部银行能够成为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对内部资金进行管理和监控的职能部门。

3.强化内部银行的信贷职能。企业应该强化内部银行的信贷职能,通过信贷机制的引入,以资金有偿占用为原则,充分发挥信贷的调节作用,从而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通过内部银行,将企业下属各个部门和单位的货币资金进行集中,并利用信贷杠杆将资金在内部进行融通,从而减少企业对外借款量。企业要根据内部各个部门生产经营的需要,将内部资金划分为生产经营流动资金、特殊性资金、资本性资金等项目,以内部贷款或者资本注入的形式将资金在企业内部各个单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4.实行内部资金的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企业应该根据不同资金的使用目的对资金进行分类管理,并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首先,对于以“资本金”形式发放给内部单位的资金,企业可以收取零利息,采用无偿占用的方式;对于企业内部结算等正常的生产经营占用资金,企业可以制定合理的内部贷款利率,以有偿使用的形式促进资金的合理利用;对于一些临时性资金占用项目,例如存货积压、报销费用超支等,企业一定要加强管理的力度,制定相对较高的内部资金占用利率,从而有效地控制资金的浪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5.完善内部信贷风险防范机制。企业一定要完善内部信贷风险防范机制,提高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安全性。首先,企业在进行内部信贷资金发放前,要对资金投放的效益、风险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其次,企业要对内部信贷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控,一旦发现资金使用问题,要及时地督促资金使用单位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另外,在内部信贷资金投放的事后,要对内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为内部信贷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提供依据。

6.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内部银行制度的有效实施还需要有着良好的监督机制来提供保障,包括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以及外部监督。首先,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并保证内部审计部门能够独立地行使其监督作用,及时地发现企业内部银行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企业管理层进行各项决策提供依据。其次,企业要保障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管理层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时候不要对内审人员进行干涉,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独立监督和评价作用;另外,企业要将内部审计的结果与员工绩效考核进行挂钩,从而提高内部银行制度实施的效率。

总结

企业内部银行制度是企业加强资金管理、优化企业资金配置、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企业要对内部银行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健全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银行管理监控机制、强化内部银行的信贷职能、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完善内部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等手段,完善内部银行制度建设。

上一篇:浅析建立中国中小企业的全面预算体系 下一篇: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