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庄园 第7期

时间:2022-08-25 03:17:21

动物庄园 第7期

第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工作团队,在这里需要动物专家、摄影师、摄像师、剪辑师的密切配合。

4年过去了,用影像纪录野生动物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工作,而我也从一个独立摄影师发展创立了太阳鸟影像工作室―一个专职从事自然历史题材拍摄的摄影工作团队。一群热爱野生动物摄影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乔轶伦―北京动物园科学顾问、张瑜,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硕士、张劲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学博士、肖诗白,广播学院摄影专业就读、张耳,自由摄影师。

野生动物摄影是自然历史摄影题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因其拍摄周期长,所需设备繁复,专业技术要求高以及对自然条件和时机把握的种种限制,目前涉足这个领域的专业团队还比较少。感谢编辑部的信任,让我在此和大家分享野生动物拍摄的一点心得体会。

从第一次拿起DV拍摄野生动物到试图创作一个完整的野生动物纪录片,我深深体会到这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

第二,制作拍摄野生动物题材的影片需要足够长的制作周期

和拍摄每一个野生动物素材一样,对于制作完成一部自然题材影片需要耐心。所有的拍摄都和你对动物和环境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完成好一个镜头往往要求动物的一个行为反复出现在你面前。这需要动物专家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以便摄影师能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机亲自去观察拍摄对象,了解它们出现的时间地点,行为规律,光线条件等等。然后根据观察结果和经验,制定详细的拍摄计划。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但拍摄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如天气变化等因素会导致拍摄时间很长。同时,片比也大。讲述动物的故事往往要牵涉到它们生活史的很多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在不同的季节拍摄动物不同的生活状态。另外,大家还要特别注意,在拍摄过程中一定不要惊吓野生动物,不要破坏野生动物生存栖息的环境,这是每个野生动物摄影师必须遵循的操守,为此哪怕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有让野生动物在最自然的环境中生活繁衍,我们拍出的镜头才是最美的。

在后期制作中,不需要复杂的视觉效果,但是颜色的矫正和镜头的衔接需要费很大一翻工夫。在原始素材的拍摄过程中,往往来不及通过摄像机完成色彩的调整,这就给后期的校色带来压力。需要逐条把颜色矫正到统一自然的色调中去。对于一个动物主体,很难完成多景别,多角度的拍摄,在后期制作中要把一些零散的镜头组接到一起,又要符合视觉的规律,这也是在后期制作中的一个难点。

以上种种条件限制,就客观的要求我们需要相对长的制作周期。

第三,一套完整的前后期设备

制作周期长,随时可能出现拍摄的机会,造成拍摄者必须购置大量器材,并得到器材商的支持,从而方便应对多变的工作方式。

设备清单:

摄像机:XL1S,XL2,XL H1,XM2

镜头:EF17~35mm,EF14mm/F2.8,

EF100mm微距,EF400mm/F2.8,

EF500mm/F4,EF600mm/F4

附件:EF转接环,有线控制设备,监视器,云顿10(脚架)

通过我们的设备清单大家可以看出拍摄野生动物需要一个相对复杂的硬件系统支持。 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佳能(中国)有限公司的支持。通过长期的使用,我们认为在拍摄动物主体方面,佳能的器材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利用庞大的EF镜头群和XL系列摄像机的兼容性,可以得到7∶1的微距画面和长达2000~5000mm的超长焦效果。这是拍摄微小的昆虫和滩涂上遥不可及的鸟类的有效武器。

后期编辑设备中我们组装了一套5万元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它是建立在PC平台上的小型工作站,这方面的内容上期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我在这里告诉大家的是用PC机结合Windows XP2、Vegas 6.0c、Peremiere Pro1.5可以顺利的完成高清素材的剪辑。

第四,野外和室内拍摄的结合

很多人认为野生动物的拍摄都是在野外环境中去完成的。其实不然,拍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室内工作,或者说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去拍摄,因为许多野生动物的行为是不适合在野外复杂的环境中获取的。

对于野外拍摄,我们经常用固定镜头和简单的跟镜头来表现动物,这样的镜头在实际拍摄中是比较容易完成的,这是因为你的动物主体在镜头内的运动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

在了解动物的基础上,使用一些方法,达到在最近的距离内拍摄到动物正常的行为是拍摄成功的要诀。以拍摄鸟类为例,在繁殖季节,摄影师有很多机会接近它们,可这时候它们会出现护巢行为,大鸟常常主动出现在你面前,把你引开,甚至出现主动攻击你的行为。而正常的繁殖行为就不会出现了。这时需要把摄像机伪装起来,然后用控制设备拍摄,鸟类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对摄影机习以为常不再留意时,我们就可以拍摄到它的育雏行为了。而在迁徙季节,鸟类离我们比较远,只能用超长焦的镜头拍摄它们。这时把自己和设备伪装起来,在动物经常活动的地方,等待拍摄也是一个常用的办法。

在影棚里,我们可以拍摄到在野外不易捕捉的镜头。今年春天,为了完成螳螂孵化的拍摄,我们建立了一个室内影棚。影棚的结构是背景支架、背景台、操作台、天花路轨、太阳灯。在拍摄螳螂孵化前,先将背景台上摆放一些灌木,再将操作台布置成草丛的景观,将有螳螂卵块的树枝插在草丛中。这样就可以耐心的等待螳螂的孵化了。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在天花路轨上装3盏高色温的太阳灯,一个顶光源给操作台上铺面光,一个正面的辅助光源,一个逆光。同时在侧面安置聚光灯,做追光用。经过现场的调整,就可以拍摄到一组模拟野外的螳螂孵化镜头了。刚孵化出的螳螂个体只有0.5cm左右。拍摄它们的近景和特写,使用的是佳能17~35mm广角和100mm微距镜头,这组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都比较短,适合在室内狭小的空间里操作。通过EF转接环接到摄像机上焦距要乘9倍。那就相当于153~315的变焦镜头和900mm的定焦镜头。这样的组合才能胜任螳螂孵化的拍摄。在室内拍摄这样的镜头,可以把握在野外难得一见的机会,也能控制光线,提高画面的质量。

以上简要介绍了拍摄野生动物的方法和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想说的是,只要真诚付出,持之以恒的工作,自然界会给你一个公平的回报!期待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到观察、拍摄、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中来。

上一篇:Radium Documentary Film 下一篇:真正的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