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导入法

时间:2022-08-25 02:47:41

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导入法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历史与社会课程应不拘一格,因课而导,与时俱进,采用多种手段和多种方式导入教学,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新课;导入法

当前,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流于形式的课堂导入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制约了学生的应变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淡化了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创新因素。近几年,笔者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的特点及学生的特征、学校的条件,精心设计和应用了各种导入法。

一、角色扮演,即兴应变

课前设计一系列如小品、游戏、歌谣、谜语等表演,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口、动脑”活动,教师或学生用生动、幽默的导言来形象表达教材主题而导入。例如,笔者在教学“当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的选择”导入时,设计了小品《倒霉的小明》,故事情景:学生小明在某商场买完东西后,正准备离开,被商场保安拦住,说他偷了商场东西,对他进行搜身。笔者挑选班里有表演才能的同学进行精心排演,推选一位同学插入导语:“俗话说,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可是如果在大庭广众下被商家冤枉成小偷,那滋味也的确不好受。请看小品《倒霉的小明》。”学生热情高涨,笔者因势利导提问:“小明倒霉吗?保安的做法对吗?小明哪些权益受到侵犯?如果你是小明该怎么办呢?”学生在这种即兴表演中很快进入新课的学习氛围中。

二、知旧导新,提问导入

抓住新旧知识的某些联系,回忆复习从而引申拓宽,新旧联系,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例如,“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复习课的导入,笔者就将几种方法合用,先用课件显示一系列有关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和中国民间抵制日货的行为,然后联系抗日战争提问:“今年是抗日战争几十周年?”这样就把时事、实例与复习提问法相结合,缩短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国激情,从而顺其自然导入整堂复习课,学生纷纷去书本上或脑海里寻找“日本侵华史实”。

三、漫画展示,启迪心灵

漫画具有鲜活、犀利、深刻、夸张、幽默等特点,观察漫画并抓其本质,能使学生心灵受到感染,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思想上的认识。在讲授思想性较强、反映社会美丑现象较突出的内容时,用这种导入法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思维抽象性、创新应变能力等。例如,教学“帝国新政”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漫画来描述唐太宗采用的各种措施,把较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四、时事演说,议讨导入

根据新闻时事,引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时事,进行演讲式、讲故事等叙述而导入新课。例如,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导入时,笔者采用视频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提问学生国歌中描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学生热情非常高涨,纷纷发表看法。这样很自然地引入课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营造了一个师生平等的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融洽了师生情感,为整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绘映图像,直观导入

信息技术多媒体教育手段的利用,为历史与社会导入新课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和更多的情境。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素材,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力,促进思维活跃,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识注意,强化学生的记忆力,进而达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例如,在“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的导入中,屏幕显示了美国现代生活的图景,学生激情高昂,“哇”的一声叫出来。这时,教师可以借机导入:“你能说一说你眼中的美国吗?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接着观看课件,显示课本上的美国面临经济危机的图画。师问:“这反映出美国当时发生了什么现象?什么时候发生的?”自然而然地导入罗斯福新政。

六、学科渗透,知识衔接

利用其他学科知识点与历史与社会的知识联系,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与自然科学、计算机、音乐、美术、语文等课程整合而导入新课。例如,在“水资源“教学设计中的导入,笔者就出示用透明烧杯装的一杯清水,先让学生上台品尝得出是水,然后提问:“水是一种自然资源,水有什么自然属性?想象一下这杯水可以从哪些地方来?水有什么用途呢?”从而导入“水资源”课题。

七、叙述家乡,引起热枕

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都非常熟悉,运用乡土历史等资料、实物导入,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进入课堂角色。例如,在讲授”我的家在哪里“时,笔者采用活动形式导入:同学怎样找到你家?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关心家乡的发展,又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

上一篇:精心设计导语 提高课堂效率 下一篇:开展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