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端的中国印刷设备制造业

时间:2022-08-25 01:55:28

进入高端的中国印刷设备制造业

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业经过近8年的艰难转型和创新,在经营持续下行的压力下,产业规模仍然没有恢复到2007年的最高水平。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对63家骨干企业的调查统计表明,重点印刷设备制造企业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51.6亿元,比2013年下降14.8%,销售额继续呈下降趋势,使多数高端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叫苦不迭。但在逆势下,有一些企业还是创造出了较好的销售业绩,如陕西北人、上海新星、上海紫明、德阳利通、浙江国威、浙江方邦等企业的销售额都实现了一定增长。

在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下,印刷设备制造业开始了转型升级。在转型过程中,有的企业进入了数字印刷和高端制造领域,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有的企业因转型滞后被淘汰出局,还有一些新型企业主动抓住市场新机,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一批适应现代印刷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得到快速发展,如数字印刷设备,数字化、环保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印刷设备等,将成为企业下一步转型、创新和发展规划的方向,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将会以优异的装备支持印刷包装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

数字化设备取得突破

直接制版设备已经实现国产化,主要制造企业之一科雷机电已经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热敏CTP、UVCTP、紫激光CTP、柔性版CTP、印铁专用CTP、包装超大幅面CTP等制造能力的企业,产品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成为转型的佼佼者。除方正电子、科雷机电、杭州通讯等企业经过自主努力拼搏,成为全系列的制版设备供应商以外,传统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在此领域也有可喜的创新成果,如辽宁大族冠华、潍坊华光、北京多元电气制造和销售适合本企业产品规格的系列直接制版机。

我国最早推出数字宽幅面喷绘设备的是IT业,这些企业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产品主要用于广告制作,并替代了一部分丝网印刷设备。目前,数字宽幅面喷绘设备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成熟,有数十家企业可制造不同规格的数字宽幅面喷绘机,如深圳润天智、沈阳飞行船、上海飞阳、安徽力宇、上海驰廷、上海傲颜、上海泰威、北京恒泽、上海雅色兰等企业。

此外,国内有多家企业参与药监码数字喷码设备的制造与销售,其中包括方正电子、北京圣德科技、北京蒙泰、河北玉田元创、上海德拉根、上海隽大、北京欣健龙、上海天岑和鼎恒联合等企业。这些企业制造的数字喷码设备除适应药监码赋码外,还可以应用在食品监管、彩票、门票、票据、制卡等领域。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上海德拉根制造的药监码数字喷码机已经形成多品种解决方案,包括单张纸水性高速喷码机、高速自动UV喷码机、模切纸喷码机和卷筒纸喷码机,设备纸张规格也实现了多样化,最高喷墨速度达到4000~6500张/小时。

相较于国外,我国数字印刷设备制造业的落后状态凸显,但近年来在众多印刷设备制造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一些企业通过对外开展多种合作的方式,进入数字印刷设备的研制行列,还有的企业通过融合创新技术和新兴技术,取得了数字印刷设备研制的创新,推出了一些创新型数字印刷设备。例如,威海印机推出了国内首台单张纸WIN JET56捷特喷码印刷机,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实现标签的可变数据印刷和不可变的条形码、二维码及药监码的印刷。北京多元电气推出Duoyuan Jet3200/5000超宽幅高速UV数字印刷机。北人集团推出了超新星DP32喷墨印刷机,并于2015年4月举办的印刷展览会期间,与惠普携手合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和《惠普高速喷墨协议》,共同推进数字印刷设备在出版印刷、商业印刷和包装印刷领域的应用。辽宁大族冠华推出了筱原JetPress520喷墨印刷机。到目前为止,已经进入数字印刷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还有潍坊东航、乐凯华光、上海豹驰、上海紫光等。

虽然目前国内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已经可以批量生产直接制版机、数字宽幅面喷绘机、药监码数字喷码机和部分数字印刷机,但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激光制版头、喷墨头等关键零部件依然依赖进口。据一家药监码数字喷码机制造企业介绍,一台药监码数字喷码机的受益方有3个:一是国外喷墨头供应商;二是国内软件及操作系统供应商;最后才是印刷设备制造商,这一部分仅占设备销售额的25%~30%,这意味着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在为国外配套供应商和国内系统供应商打工。因此,对核心技术的国产化已迫在眉睫。

高端设备进入国际俱乐部

国内印刷设备制造企业通过国际并购升级了品牌形象,这标志着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已经进入了国际俱乐部。这些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嫁接国外先进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单张纸胶印机在幅面、印刷速度以及自动化水平上均有了极大提高。在幅面方面,经过几年的发展,江苏昌和河南新机成为超大幅面单张纸胶印机制造领域的佼佼者,已经可批量制造全张和超全张规格的单色、双色及多色单张纸胶印机,并推向市场。产品规格已拓展到1180mm、1300mm、1420mm、1650mm等幅面(仅2050mm幅面是空白),在印刷设备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市场上销售多年的对开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在幅面上也不断实现创新,完全可以满足出版印刷和包装印刷的需求,幅面规格包括750mm、790mm、880mm、890mm、920mm、1020mm、1040mm、1050mm、1060mm,与超全张设备一道,可满足整个印刷包装市场的需求。

同时,国产单张纸胶印机的印刷速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上海光华推出了高水平的单张纸五色胶印机,最大印刷幅面为1060mm,印刷速度已经达到18000张/小时,成为我国印刷速度最快的印刷设备之一;北人集团推出的印刷幅面为1050mm的五色+上光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印刷速度提高到16500张/小时。辽宁大族冠华筱原品牌的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印刷速度达到15500张/小时;江苏昌、中景集团、威海印机、威海滨田等企业推出的单张纸多色胶印机的印刷速度达到13000~15000张/小时。

在自动化水平方面,近年来,国产单张纸胶印机开始广泛应用各种新技术,如自动换版、自动清洗、自动调版、自动套准、自动供墨、油自动降温、自动定点系统、出墨辊自动降温、CPC墨色遥控等,从而大大提高了单张纸胶印机的自动化、数字化水平,满足了印刷企业的普遍需求。

卷筒纸胶印机的整体水平也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中型卷筒纸胶印机的印刷速度达到75000张/小时,小型卷筒纸胶印机的印刷速度达到45000张/小时,小型卷筒纸书刊胶印机(含卷筒纸商业胶印机)的印刷速度已经达到40000张/小时(四开折页时)。另外,卷筒纸胶印机已经开始广泛应用独立驱动技术,如电子轴、电子凸轮、电子张力控制和电子套准等技术,并实现了设计模块化、组装机组化和联机个性化,大大缩短了设备的开发设计和制造周期,成为最先进的高端智能化设备。

绿色印刷设备异军突起

近年来,以柔性版印刷机为代表的绿色印刷设备开始走强,科印传媒《印刷技术》杂志的《“2014柔性版印刷在中国”装机量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我国已安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1581台,增长率达10.9%,其中,国产机1200台,占75.9%,增量135台;进口机381台,占24.1%,增量21台。可见,国产柔性版印刷机已成为市场主导。

经过企业的不懈努力,大型绿色印刷设备制造水平取得进展,依赖进口的状况得到缓解。如以往无菌灌装设备需要的包装材料70%以上需要进口,国内的生产能力仅占30%左右,而仅这30%的包装材料也大多采用进口柔性版印刷机印刷,现在这种局面正在逐渐被打破。

西安航天华阳是国内柔性版印刷机制造与销售领域的佼佼者,其推出的适应无菌包装材料印刷的高端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已经在云南创新新材料公司、青岛人民、北京纷美、昆山乐美等企业使用。2014年5月,西安航天华阳又出口到英国一台“E飞”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并且成功通过客户的验收。需要指出的是,西安航天华阳2014年的销售额大幅增长,超过6亿元。

陕西北人制造的三款卷筒料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也进入市场,能够适应无菌包装材料、塑料薄膜、纸箱预印的印刷加工,卷筒料幅面可以达到1250~1300mm。这三款设备与江南轻工机械有限公司推出的JDLF(90-65)×2-1000型多层淋膜复合机一起生产的纸基复合包装材料,适用于食品包装的印刷和制造,包括砖型、枕型、钻石型、三角型、屋顶型的牛奶、果汁、茶饮料等食品包装。

北人富士生产的书刊宽幅柔性版印刷机已经落户上海,开始进行绿色书刊印刷,并取得了成功。可以预见,这种设备将是教科书实现绿色印刷的骨干设备。上海高斯图文针对书刊印刷和包装印刷推出的卷筒纸柔性版印刷机,采取翻转印刷技术,可以实现包装印刷品的单面印刷需求。该系列设备的印刷幅面有1060mm、1100mm、1300mm,不仅可以实现连线折页,而且还具有包装印刷需要的模切、复卷、上光等辅助功能。如果书刊柔性版印刷机市场适应性和价格等因素得到用户的认可,那么设备更新改造的新周期就会来临,部分淘汰传统胶印书刊印刷机的市场就会形成,这将是大型印刷设备制造企业战略转型的希望所在。

开创转型进入新领域

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企业纷纷采取国际合作、产业拓展、贴近用户等措施,以寻求新的增长点,为企业转型提供新的动力。

2014年7月,长荣股份两份公告,一是拟收购海德堡目前经营的高端模切机和糊盒机的相关有形、无形资产和业务,交易总金额为2500万欧元;二是继续增资以满足子公司长荣健豪发展规划和实际生产的经营需要。

2014年5月,辽宁大族冠华与我要印公司联手开发“小型合版云印刷系统”,探索共建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结合的全新商业模式,致力于让缺乏竞争力的中小型印刷企业在工价、接单、管理、采购等方面富有竞争力。

2014年6月,北人集团面对印刷设备制造业发展速度放缓的态势,利用闲置资产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是转型探索新领域,进入文化创意产业;二是通过调整内部生产流程,更好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盘活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开拓新的市场增长点。另外,其还开始跨行业进行智能制造的探索,与科研院所合作进入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和塑胶设备制造领域。

上海电气印包集团采取销售不盈利国有资产的方式,如出售所持上海亚华全部股份、出售上海申威达和上海紫光100%的产权,集中精力推动高端产品的创新与发展。

松德股份自上市以来,公司业绩一直不够理想。通过收购深圳大宇精雕公司,松德股份在运营管理、技术、资本与平台方面实现较好的协同效应,有利于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使上市公司的产品结构更加优化,盈利能力更强。

“十三五”时期市场预测

“十三五”时期是印刷设备制造业向绿色、数字、智能制造的转型成熟期。报纸印刷设备的更新改造应该首选柔性版轮转印刷机,市场占有率应该达到5%~10%以上,并逐步替代传统胶印机;另外,数字印刷设备在报纸印刷领域的应用也会有一定的增长。书刊印刷设备,尤其是教科书印刷设备应该更新为柔性版轮转印刷机,以实现书刊的绿色印刷,市场占有率应达到30%~50%以上,此外数字印刷设备在书刊印刷领域的应用也会快速增长。快速印刷、办公印刷、户外广告印刷设备将以数字印刷机为主,胶印机在此领域也还有一定的市场,因为每天换版超过50套的规模已经不成问题。当前无菌灌装材料和食品包装材料以柔性版印刷和凹版印刷为主,预计印刷设备将转型使用柔性版印刷机,机组式、卫星式窄幅和宽幅柔性版印刷机的市场占有率将提高到50%~70%左右。纸质标签和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仍然以胶印机和柔性版印刷机为主,但短版标签印刷将采用数字印刷机。包装印刷市场仍将被胶印、凹版印刷和柔性版印刷所分割,其中柔性版印刷的市场占有率会快速提高。

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从以上分析可知,一是以柔性版印刷机为主要代表的绿色印刷设备是印刷企业未来更新设备的主要方向,因此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应该扩大柔性版印刷机的制造规模,改变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业没有或仅仅在试制柔性版印刷机的现状,尽快实现产品规模化,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二是因受到柔性版印刷机和数字印刷机的挤压,传统印刷设备市场将继续萎缩,下行压力还会继续,但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化的创新还会继续,其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和完善的配套供应优势还会长时间保持。

期待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业重新焕发生机!

上一篇:曼罗兰CD13型纸架常见故障分析 下一篇:数码打样色彩管理效果的密度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