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校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08-25 11:24:06

浅谈中职校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不好.他们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其数学课的教学难度就可想而知.同时伴随着中职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再三调整.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程的数学,也需要结合专业特点,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不断推陈出新,减少理论内容,不断降低难度.而这样一来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数学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在诱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多下功夫,使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并以学习为乐.

关键词: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在教师传授知识时,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结合学生实际,用通俗、直观的方法来讲解抽象的知识.在平时的上课当中我总要穿插一些和课堂内容相关的或者和数学知识相联系的一些有趣的故事、笑话,总结一些容易记忆的规律或者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应用,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求、进而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生动活泼地学习.

单从知识来看,数学枯燥乏味.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教师不仅讲起来难受,学生学起来会更觉得痛苦.其实数学又不乏趣味性,教师若以探究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尽量以实例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情境增强数学的应用性,并多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则会不言而喻.数学课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都比较抽象,它不像物理课本中的许多知识可以直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不像语文课那样可以面对祖国山河抒发自己情感.因此,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为克服这样的弊病,我在讲课中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讲基本概念不仅要学生用心听,动脑想,还要动口复述.基本概念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如同高楼的基础,概念不清则定理公式难以正确掌握,计算也会南辕北辙.为此,我在讲解基本概念时,常采用逐字、逐层、逐段分析讲解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在分析讲解后,深入理解掌握,并按所讲的层次复述所学概念例如,讲解函数的定义,定义叙述较长,我将此定义分为:(1)前提条件(在某一个变化过层中有两个变量x和y,y依赖于x);(2)重点内容(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某个对应关系,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3)结论(y就叫做x的函数);(4)定义域、值域.并重点讲了“每一个确定的值,对应关系,唯一确定”几个字.分析讲解后,再问学生,他们都可以顺利地回答出来,接着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整个定义复述一遍,这让学生就会比较轻松自然地将定义记住.

定理公式往往是解题的依据,如果不理解公式或记不住公式,别说灵活运用,就是直接套用公式也会出错.在讲定理、公式时,我都把定理公式的含义、特点和记忆方法讲明白,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并记熟每一个公式,并要今日事今日毕,不欠账.例如,讲余弦的二倍角公式的灵活运用时,先讲明二倍角的关系,如2a与a;a与a/2;4a与2a等都是二倍的关系,再引导学生做公式变形:cos2a=2cos2a-1,cos2a=1-2sin2a等.

看谁写的最多.由于各式是自己动脑,动手得出来的,从而对此公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不易忘记,即使忘了,也能重新推算出来.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数与形结合的自觉性,培养良好地形象思维的习惯,无疑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鲜明而生动的直观指导与启迪下,简捷、有效、成功地解决数学问题,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力.例如,一元二次不等式一节对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要想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必须让“形”与“数”结合起来才可以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这节课我采用课件教学,课件中添加动画效果,和色彩的合理搭配,使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明了的得出结论,使学生逐渐尝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除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中职数学教学与初中的衔接也是当前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它涉及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内容等方方面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及心理状态,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不断更新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知识.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中职学生引导到开阔的思维空间,开发智能,这样会真正做到事半功倍,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高效课堂模式探究 下一篇:以生为本的中职化学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