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的中印边境经贸研究

时间:2022-08-25 10:54:52

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的中印边境经贸研究

摘 要: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边境不再是人为阻隔生产要素流动的非贸易壁垒,而是促进国际专业化分工和形成循环因果积累效应的天然地理因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印边境贸易的专业化模式和贸易模式以及边境贸易政策对中印边境贸易的影响,以论证中印两国经贸的比较优势在边境地区的空间整合,最终推动中印边境贸易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边境贸易;乃堆拉山口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10—0051—09

作者简介:李凌,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上海 200020);常亚青,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讲师 (上海 200237)

边境贸易是毗邻国家之间特有的一种经济贸易形式,它既是一种初始形式的国际贸易,又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①。世界贸易组织(WTO)把边境贸易定义为“两国边境地区居民和企业在距边境线15公里以内地带从事的贸易活动,其目的是便利边境线两边的人民互通有无”。

因此,在考察和分析边境贸易这类特殊形式的国际贸易时,必须将边境的地理因素考虑在内。由于存在“国界”,边境地区生产要素的流动,一直以来被认为会受到各类非经济因素的限制。然而,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这种看法,使得边境贸易与地理条件之间的天然联系,成为国际专业化分工和循环因果积累效应生发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新经济地理学的视域下,尽管中印边境贸易在历史上饱受挫折,其当下交易规模也不大,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中印高层政治往来日益频繁,中印边境贸易的专业化模式和贸易模式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最终带来边境地区两国国民福祉的增进。

一、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的边境贸易

传统经济地理学认为,边境相当于一种非正式的贸易壁垒。边境人为地阻隔或增加了消费者或生产者的市场中心距离,导致运费和商品消费价格的升高,从而限制了市场规模和消费者数量,使得边境地区成为经济发展的荒漠地带。

然而,与传统经济地理理论不同,新经济地理学将边境视为国际专业化分工的天然屏障,边境贸易是推进贸易合作与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认为,正是因为“国界”,在中心—模式中起关键作用的产业关联效应,并不能导致世界人口向有限几个国家集聚,却能产生一种专业化过程,使特定产业向若干个国家集聚

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由此改变生产要素集聚的地理分布,以及地区间乃至国家间的资源分配结构,造成需求偏好、技术成本和要素禀赋的国别差异。边境贸易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上述差异累积的内生性结果。

一方面,边境贸易通过改善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以缩短贸易运输距离,从而引发消费者和生产者在边境地区集中,加强商品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市场一体化的集聚效益;另一方面,在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下,边境地区的竞争优势以及国家之间的分工与专业化模式也将得到自我强化,形成循环因果积累效应,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向边境地区集中。由此,新经济地理学解释和论证了比较优势在边境地区的空间整合。可见,同样是从对“边境”经济学含义的解读出发,新经济地理学从动态的和发展的视角得出了与传统经济地理学截然相反的结论。

我国地域辽阔,边境线绵长,接壤国家较多,所以边境贸易是对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古代的丝绸之路、近代民间的马帮等都因边境贸易繁荣而形成。建国后边境贸易逐步恢复并发展起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一些延边地区的开放,边境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李光辉:《加快边境经济贸易发展 提升沿边开放水平》,《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由于延边地区多是相对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边境贸易就对促进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增加边境地区就业、推动边境民族地区经济的市场化、培育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李光辉、袁晓慧:《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边境贸易政策研究》,商务部课题报告,2008(11)。

中印边境贸易也是旨在改善西南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中印边境贸易的历史演进

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边境贸易往来古来有之,两国边民之间也经常互通有无,国内甚至还有少数民族跨境居住。中印边境贸易主要是以、云南为主,其中对中印边境贸易起到的作用更大。

首先,的西南部由于与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四千多公里

杨平学、张增明:《乃堆拉开放影响及对策建议》,《南亚与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3期,第35页。

在中国与南亚之间的边境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建国后的1953年,按人民币计价的边境进出口总额为1387万元,1956年增长到2950万元,1957年为2878万元,此后边境进出口总额下降,1972年仅为124万元;1986年边境进出口总额有所恢复,为2876万元,1989年增长至5205万元,1993年更是跃至7760万元,1994年竟然突破了亿元大关,到了上个世纪末,边境进出口总额已接近10亿元

参见陈继东《开拓南亚市场及其特殊性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44页。

进入新世纪后,的边境小额贸易发展迅速。据拉萨海关和自治区统计局的数据,2004年边境小额贸易实现的进出口总额为9052万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0.5%;2005年边境小额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12,220万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上升至59.5%;2006年边境小额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达1.76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3.6%;到了2007年,边境小额贸易占外贸总值的六成以上。

上一篇:20世纪中国小说长女形象的文化心理透视 下一篇: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