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的辨证论治

时间:2022-08-25 08:40:23

摘 要: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引起的神经肌肉连接处传递障碍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当属“痿证”范畴。中医学在本病的诊断与治疗上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脏腑辨证的角度,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报道加以综述。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脏腑辨证;中医

中图分类号:R74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7717(2008)11-2375-03

Analysis of Treating Myasthenia Gravis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LI Lin,ZHANG Lide(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Liaoning, China)

Abstract: Myasthenia gravis is an autoimmune disease mediated by 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 manifesting disorder of nerve-muscle transmiss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 call it "flaccidity syndrome". A theoretical system abou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yasthenia gravis has been foun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s lecture has reviewed the clinical reports about treating myasthenia gravis in viscer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during the latest 5 years.

Key words:myasthenia gravis; viscer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全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引起的神经肌肉连接处传递障碍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受累肌肉极易疲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的随意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患病率约为1/7500,若诊疗不够及时,则会使病人丧失劳动能力,重则危及生命。现代医学治疗该病主要以胸腺摘除、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为主,但其副反应多、高依赖性、高复发率等弊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述手段的应用,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在祖国医学中,重症肌无力当属“痿证”范畴。在痿证的诊断与治疗上,中医学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尤其是近年来,诸多医家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形成了大量有效方剂,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此,对其加以阶段性的、系统的总结,实属必要。

1 责之于脾胃

1.1 古代文献论述

早在《内经》时期,就有许多关于本病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的论述,如《素问•痿论》提出“五脏使人致痿”的论点,命名为“痿蹩”、“脉痿”、“筋痿”、“肉痿”、“骨痿”,并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治疗原则。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身体手足不随候》提出“手足不遂者,因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从而在病因病机方面发展了《内经》“脾病四肢不用”的学说。

1.2 现代临床研究

邓铁涛[1]自拟强肌健力方治疗重症肌无力,主要药物有黄芪、党参、五爪龙、白术、当归、陈皮、甘草等,并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汤剂、胶囊、口服液等剂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蒋家东[2]采用:黄芪、党参、升麻、白术、茯苓、柴胡、麻黄、甘草、枳壳为基本方,同时依据不同患者特点,早期应用激素阶段加用麦冬、沙参、石斛、生地、知母等补阴药;激素减量期间加用淫羊藿、附子等温阳药或加用人参、白术、山药等补气药;胃气上逆者加用半夏、生姜等和胃降逆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33例。其中痊愈23例、显效8例、好转2例,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血清AchRAb滴定度降低有明显差异(P

2 责之于脾肾

2.1 古代文献论述

在《黄帝内经》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基础上,痿病的病因病机研究开始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北宋医家窦材将痿病的发病责之于肾虚,以温补肾阳,壮火起痿来治疗足痿病,为后世从肾论治痿病打下基础。明代《普济方》对骨痿进行了辨证分型,分肾论治,“肾冷”用龙骨龙;“肾经虚败”,用起痿丹;“肾精损伤”,用金刚丸;“肝肾亏损”,用牛膝丸。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证谟•痿论》中提出:“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认为痿病的病机主要是由于“元气败伤”,治疗上提出“惟鹿角胶为最善,或加味四斤丸,八味地黄丸、金刚丸”。至此,从肾论治痿证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用药已日趋成熟,另由于“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因此在辨证论治及遣方用药上多脾肾同治。

2.2 现代临床研究

盛伟[10]采用健脾补肾之法,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药用熟地、山药、附子、肉桂、茯苓、泽泻、红参、当归、黄芪、淫羊藿、女贞子、牛膝、山萸肉治疗脾肾阳虚重症肌无力患者1例痊愈。段竹联[11]采用益气升阳、健脾温肾之法,以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汤为基本方药加减,方用炙黄芪、炙甘草、西洋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山萸肉、丹皮、熟附子、山药、杜仲、穿山甲、炒六曲、五味子、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并配合针灸治疗,治愈重症肌无力患者10例,其中显效2例。琚国胜[12]采用瘫痿胶囊(由黄芪、紫河车、丹参、马钱子、甘草组成)联合泼尼松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20例,痊愈2例,基本痊愈9例,显效7例,好转2例,与单纯泼尼松治疗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3 责之于肝肾

3.1 古代文献论述 北宋医家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痿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五脏虚损,从脏腑内伤、精气亏虚的角度论述了痿病的病因病机,主张从肝肾入手,制成四芹丸治疗“肝肾虚损,热淫于内,致筋骨痿弱,不自持胜,起居须人,足不任地”之证。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脏腑辨证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基础。

3.2 现代临床研究

段竹联[10]采用补益肝肾、滋阴清热之法,在以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汤为主方基础上加龟版、鳖甲、五味子、熟地治疗肝肾阴虚型重症肌无力疗效显著。

4 责之于肺脾

4.1 古代文献论

金元时期的刘完素进一步丰富了痿病的理论体系,提出燥邪伤肺,津液枯涸是导致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治疗上提出“宜开通道路,养阴退阳,凉药润之”的治疗方法。

4.2 现代临床研究

黄经纬[5]采用补肺健脾之法,肺脾阴虚者药用生黄芪、西洋参、麦门冬、五味子、怀山药、浮小麦、莲子肉、扁豆、葛根、百合、北沙参、黄精、神曲;肺脾阳虚药用生黄芪、百合、党参、防风、炒白术、桂枝、茯苓、炒薏苡仁、白蔻仁、陈皮、神曲治疗证属肺脾两虚重症肌无力患者,疗效显著。

5 存在问题与展望

5.1 本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有待统一

从近5年的临床报道来看,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分型标准对本病的临床治疗加以规范,但值得注意的是:重症肌无力病位主要与脾、肺、肾、肝功能失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多表现为多个脏器同病,因此在对本病的辨证分型加以规范时,不应过分拘泥于证与证之间的区别,从而割裂了证与证之间的联系。

5.2 疗效评定标准有待统一

从目前文献报道来看,关于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评定标准尚未统一,有的文献报道仅以显效、有效、无效来评价疗效,严重影响了疗效评定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因此,亟待建立一个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

5.3 剂型改革与辨证论治的统一

由于该病病程较长,汤剂服用不方便,患者难以坚持治疗,故有关剂型改进的研究在近年来体现出上升的趋势,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等,具有针对性强、服用方便、易于保存和携带的特点。但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在开发新剂型的同时,仍不可忽视根据病人体质进行辨证论治,防止走入辨病论治的误区,失去了中医治疗本病的精髓与特色。

参考文献

[1] 邓铁涛.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认识及治疗[J].中国中医药报,2003, 9:29-32.

[2] 蒋家东.中西医结合治疗型重症肌无力33例临床研究[J].

[3] 李广文.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重症肌无力17例[J]. 中医药信息,2004,2:160-162.

[4] 刘小斌.强肌健力口服液治疗脾胃气虚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观察[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9:361-363.

[5] 黄经纬.中医辨治重症肌无力探微[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81-1283.

[6] 郑开梅.孙慎初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7:32-35.

[7] 郑晓明.双眼眼型重症肌无力中医治验1例[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6,5:111-113.

[8] 詹青.重症肌无力西医分型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4:472-479.

[9] 乞国艳.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5:57-59.

[10] 盛伟.重症肌无力的辨证治疗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2003,2:83-84.

[11] 段竹联.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汤加减治疗重症肌无力之体会[J]. 现代中医药,2003,6:48-49.

[12] 琚国胜.瘫痿胶囊及泼尼松联合治疗重症肌无力20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0:936-938.

[13] 毛东风.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25.

[14] 王春生.参龟培元冲剂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2005,10:288-289.

[15] 周仲瑛.健脾益肾、熄风通络法治疗重症肌无力[J]. 江苏中医药,2006,10:41-42.

[16] 刘会武.张静生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介绍[J]. 江苏中医药,2006,10:41-42.

[17] 宋水清.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重症肌无力1例[J]. 吉林中医药,2007,9:49.

[18] 沈毅.67例重症肌无力发病特点与中医辨证论治[J]. 医药世界,2007,1:86-87.

上一篇:论高血压的中医概念与病名 下一篇:益气温阳护卫法对哮喘大鼠GATA3_mRNA表达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