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下金砖国家合作战略思考

时间:2022-08-25 07:03:41

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下金砖国家合作战略思考

内容摘要: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言权和代表性,是广大新兴市场国家的诉求,也是当前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重点。本文首先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分析了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诉求;进而分析了金砖国家间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和金砖国家之间的利益分歧;最后深入探讨了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机制化的战略:建立和完善金融领域的交流机制和对话平台;扩大以本币结算为基础的货币互换;推进金砖国家间资本市场合作;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并提高发展中国家话语权。

关键词:金砖国家 金融合作 国际金融新秩序

金砖国家原指“金砖四国”(BRIC),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自2010年12月南非加入后变成“金砖五国”(BRICS)。金融危机当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趋弱,全球经济逐渐复苏,金砖国家在危机中的有效应对及危机后的迅速发展昭示了发展中国家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金砖国家深化金融合作,对推动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与新兴市场经济体诉求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当前国际金融体制固有的弊端,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无法得到满足。随着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实力和金融实力的提升,其更广泛深入的参与是这场改革的应有之义。

从宏观层面看,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必然要求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要求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话语权。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及美债危机都昭示了建立在货币基础上的世界货币体系存在的缺陷。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的特别提款权(SDR)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成为了新兴经济体的共同吁求。目前SDR的基础是发达国家货币构成的一篮子货币,其中美元占44%,欧元占34%,日元和英镑各占11%。因此,不改变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格局,即使未来世界货币从美元转向“超货币”SDR,国际货币体系也难改发达国家主导的实质。同时,发达国家严重的政府债务危机也在威胁着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

从微观层面看,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必然要求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该领域的改革迄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未改变全球金融业利益格局。2010年7月通过的“巴塞尔Ⅲ”对银行的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但它是发达国家相互妥协的结果,对发展中国家也带来了一种可能的风险。而美国通过的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也未触及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的问题。

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势必触及利益重新分配,金砖国家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着巨大挑战。

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现状及取得的进展

近年来,金砖国家普遍意识到美元霸权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减少美元依赖、推动建立国际货币多元化方面,进行了具体务实的合作。

过去三年里,中国与俄罗斯、巴西等国在加强本币贸易结算试点方面展开了很多有益尝试。在金砖国家历次峰会上,金融合作不断细化。2011年10月12日,来自五国证券交易所的代表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国际证券交易所联会第51届年会上签署协议,宣布成立合作联盟,以方便全球投资者涉足新兴经济体交易市场。金砖成员国的基准股市指数衍生品将可以在其他交易所以当地货币挂牌买卖。5家交易所还将共同开发代表“金砖国家”新股市指数的创新产品及其他资产类和服务类的相关产品。

在2011年中国海南三亚峰会上,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成员行签署了金融合作框架协议,稳步扩大本币结算和贷款的业务规模。这对于加强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促进地区贸易本币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不仅可以扩大人民币结算和贷款的业务规模,为金砖国家间贸易和投资提供便利,还可促进项目合作,推动金砖国家在资源、高新技术和低碳、环保等重要领域的投融资。同时,必将增强成员国在经济金融领域以及项目融资方面的信息交流,推动成员国的资本市场合作。

2012年3月29日,第四次金砖国家峰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会后,金砖五个成员国共同了《新德里宣言》。此次峰会所获得的实质性成效是在金融领域。金砖五国宣布成立联合工作组,以探索成立一家共同开发银行的可能性,同时,各国开发银行之间也达成了一个多边本币授信协议。它意味着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正在有序地按照去年三亚峰会所形成的路线图稳步向前推进。

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暴露出,没有俄罗斯、中国、印度和巴西的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不能成为重要的金融工具,因为IMF的现有资源不足。2010年,IMF理事会在部长级会议上就批准了新的配额和表决权分配系统。IMF也已提出了把超过6%的份额转移给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方案。

在这一等级表中,中国上升至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位,印度、俄罗斯和巴西进入到世界前十位。前面是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表1为2010年通过的改革方案付诸实施前后金砖国家的份额和投票权占比。目前,中国在IMF的份额只有3.718%,居世界第六。作为最大的IMF份额低估国,中国将获得新份额。

在世界银行(WB)投票权改革中,金砖国家的投票权也总体有所提高,已超过13%。中国、印度和巴西的投票权都有所上升。2010年4月25日,WB新一轮增资,中国总体投票权从2.77%上升到4.42%,居世界第三。

虽然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有所增大,但仍然缺乏实质影响。在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努力中,其未来金融合作空间仍相当广阔。

金砖国家参与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面临的挑战

不管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的国际金融体制改革都涉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格局的演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行体制主导者——发达国家的意愿。加上金砖国家之间也存在利益分歧,金砖国家通过加强金融合作协调机制来推动国家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着巨大挑战。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下一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物流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