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营销战略的界定及其市场价值体现

时间:2022-09-17 06:45:02

德性营销战略的界定及其市场价值体现

内容摘要:随着企业伦理的兴起,道德和战略的结合日趋紧密。承认道德的行为是一种责任,化道德优势为竞争优势能促使企业更积极、更坚定地履行道德责任,这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特殊利益团体的兴起、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和企业信誉在管理中地位的提升等企业面临的关键环境因素,决定了企业要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融入道德,符合道德标准的营销战略也将在多方面凸显出其价值。

关键词:德性 营销战略 价值

引言

德性在伦理学理论体系以及日常话语中,其意义体现为道德主体的品质和道德认知、道德践行的境界及德行习惯和趋势。也就是说,德性是一个中性词,既可体现为善的德性,也可体现为恶的德性。因此在一定的话语背景中,德性和道德、美德、品质等范畴具有同等或相通的意义。不过,在惯常的理论话语中,“德性”一般被界定为体现道德主体卓越品质的崇高道德境界和善行习惯与趋势。本文也以此种惯常理论话语中的德性概念,即“善的德性”分析和阐释营销战略问题。

德性营销战略的界定

一般认为,企业的营销行为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商品或劳务的价值转换活动。企业通过营销行为出售使用价值,获取以货币为衡量尺度的交换价值;而消费者则通过他的购买行为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从本质上看,营销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价值交换关系的体现。这种交换关系以商品或劳务的使用价值为载体,以价值为基础,价格为符号。

在营销管理中,营销活动一般由一个过程序列和一套支撑系统所构成。菲力普·科特勒认为此过程至少有五个环节:境内后勤、操作、境外后勤、上市销售、服务。支撑系统由四个部分构成,即采购、技术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基础设施。在这个营销管理体系中,营销活动主要涉及三大类关系,即:企业间的关系,如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即以营销活动为核心,战略性地规划与安排各部门的职能关系;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为了使企业运转更为高效,同时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一个成功的企业在其营销过程中,必须协调好与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尽管协调利益关系的方式可能多种多样,但互利性应是其中的关键,是最重要的甚或是最基本的。

但是现实商业活动中的一些独特现象,互利关系对其仍然无法解释。比如,一个企业的营销体系是具有相对“粘滞性”的。企业一般不会随意更换零售商或中间商,且往往有相对固定的供应商。消费者一般也习惯于选择那些他们用惯了的商品,并且通常对自己认同的品牌情有独钟。其实,就企业自身而言,总是希望具有长期固定的消费群体,即使是对新市场的开发,也是冀望于在未来变“新顾客”为“老顾客”。因此,企业的销售活动不仅仅是要让消费者满意,更深远的目标还在于建立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信任关系。

在企业对长远利益的寻求中,企业和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利关系都是以信任关系为支撑的。这种信任关系不仅仅是互利关系的维系物,同时,“公司诚实经营的好名声会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尽管在短期内,忽视严格的道德准则会带来更多的利润,但从长远来看,符合道德标准的做法与日渐增多的利润是一致的”(罗伯特·F·哈利特,2000)。

营销战略中融入德性的现实必要性

(一)企业解决道德危机的现实方式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追求经济利益无可厚非,但企业要实现这一目的,不能不考虑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换句话说,就是企业在其营销活动中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事实上,企业只有把这种准则融入其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才能实现长期利益最大化,最终达到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为了眼前利益,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做出了严重的违法与违德行为:

在产品制造领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优质产品及服务是企业营销活动最基本的责任。但现实中,假冒伪劣商品已被人们称为“仅次于贩毒的第二大公害”。

在销售领域,企业的责任在于将产品或服务及企业本身的真实信息传递给用户。而在现实中,无论是广告、人员推销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违背道德的行为。如虚假广告、误导性广告及内容与形式不健康的广告;操纵及强迫欺骗顾客购买的行为。

在价格领域,采用掠夺性价格、欺诈性价格、垄断价格等较为突出的违法与违德的行为。

可以说,我国许多企业的营销道德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这一点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对企业、消费者、整个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企业营销活动中贯穿营销道德是从企业内在机制上、根本上解决企业营销道德危机的方式。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虽然说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要通过追求利润这一经济职能达到为股东利益服务的基本目的。但企业还是一个社会组织,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第一,社会赋予了企业权利,有权利就应有相应的责任。社会进步要求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同步发展,因而,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企业应为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尽责尽力。

第二,现代企业对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有显著的影响力,如就业问题、环保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企业、社会的共同责任。企业有责任参与解决与自身经营范围相关的社会问题,况且企业最终将从改善了的社会中得到好处,企业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企业是个开放系统。企业与包括消费者、供应者、竞争者、政府、社区、所有者、员工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有着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为了维护和改善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企业有必要在履行经济和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履行道德责任。

(三)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

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源短缺、环境保护等一系列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都导致了企业面临的竞争程度日益激烈。为了应对这些新的挑战,伦理道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一般来讲包括以下几方面:

在信息社会里,竞争的范围愈加广泛,程度更趋激烈。随着企业活动的复杂和环境变化的迅速,分权不可避免。在信息时代,分权有可能导致失控,巨额损失可能在瞬间形成。事实证明,失控和损失往往不是因为人员的知识和能力问题,而恰恰是因为品德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员的道德素质便成了企业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一个重要保证;由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共同的,这也要求企业为保护环境而进行自律;资源短缺问题则要求企业积极开发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人类面临的大量社会问题则进一步拷问伦理道德,如何将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系列问题揭示出企业在竞争中,仅靠有形资产己不足以取得竞争优势,决定成败的关键往往取决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无形资产。

上一篇:基于价值观的消费者市场细分研究 下一篇:基于探索图的网络消费者认知行为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