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式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时间:2022-08-25 04:53:03

摘 要: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解题,而且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变式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从而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关键词: 变式 感悟 有效课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构建和谐课堂,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解题,还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我们的课堂就要精心设计,不在于讲得多,而在于学生在这堂课上是否有所得.下面我就结合某节课的教学设计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变式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从而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前面一节课已经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重点研究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定值的点的个数问题.

课前思考(2010年江苏高考第9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x■+y■=4上有且只有四个点到直线12x-5y+c=0的距离为1,则实数c的取值范围是?摇?摇 ?摇?摇.

这道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是一道有难度的题.如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真正体现数学的生成思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因此我先抛砖引玉,并不急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是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例题1:求直线3x+4y-5=0被圆C:x■+y■=4所截得的弦长.

解:由已知可得圆心到直线3x+4y-5=0的距离d=■=1,而圆的半径r=2,所以直线3x+4y-5=0被圆C∶x■+y■=4所截得的弦长为2■=2■.

例题2:求圆C:x■+y■=4上的点到直线3x+4y-5=0的距离为1的点的坐标.

解:设圆C:x■+y■=4上的点到直线3x+4y-5=0的距离为1的点的坐标P(x■,y■).

则x■■+y■■=4d=■=1,解得

x■=■,y■=■,或x■=■,y■=-■,或x■=-■,y■=■.

变式(1)求圆C:x■+y■=4上的点到直线3x+4y-5=0的距离为1的点的个数.

解:方法一(代数法)通过例2的计算可知圆C:x■+y■=4上的点到直线3x+4y-5=0的距离为1的点的个数为3个.

方法二(几何法)但我们也可以不通过计算,而是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判断.从例1可知圆心到直线3x+4y-5=0的距离d=1,而圆的半径r=2,我们只要把直线3x+4y-5=0分别向两侧平移一个单位(虚线部分),从而观察平移后的直线(虚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即为圆C:x■+y■=4上的点到直线3x+4y-5=0的距离为1的点的个数:3个(两个交点,一个切点).

变式(2)求圆C:x■+y■=4上的点到直线3x+4y-5=0的距离为■的点的个数.

解:由图可知,平移后的直线与圆有四个公共点,

所以圆C:x■+y■=4上的点到直线3x+4y-5=0的距离为■的点的个数有4个.

变式(3)求圆C:x■+y■=4上的点到直线3x+4y-5=0的距离为2的点的个数.

老师提问:你认为解决这类问题一般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首先把圆与直线的图形先画好,然后平移直线到满足条件的位置,观察平移后的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即为所求.老师提问:刚才是圆定,直线定.如果圆动,直线定呢?你能自己变题吗?

学生回答:若圆C:x■+y■=r■(r>0)上的点到直线3x+4y-5=0的距离为■的点有4个,求r的取值范围.

解:已知直线3x+4y-5=0为定直线,圆C:x■+y■=r■(r>0)为动圆.作出到直线3x+4y-5=0的距离为■的两条虚线,使得动圆与虚线的公共点有4个,则圆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r>■.

老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若有3个?2个?1个?r的取值范围如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方法类似上述例题,若圆C:x■+y■=r■(r>0)上的点到直线3x+4y-5=0的距离为■的点有分别有3个?2个?1个?相应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r=■,■

老师提问:除了圆动,直线是否可改为动直线?

学生想到直线可以动起来,把直线设为ax+by+c=0.进行调整,这种直线动感太强,无法控制,能否特殊化呢?学生想到把直线设为3x+4y+c=0,这是一组与直线3x+4y-5=0平行或重合的直线.也有学生想到把直线设为ax+by=0,这是一组过定点(0,0)的直线.

因此学生立即想到课前思考的高考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x■+y■=4上有且只有四个点到直线12x-5y+c=0的距离为1,则实数c的取值范围是?摇?摇 ?摇?摇.

其实这类题与上述例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看似题目不一样,其实解决的方法是一样的.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图形来判断.最终转化为圆心到直线12x-5y+c=0的距离0

变式(4):若圆x■+y■-4x-4y-10=0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点到直线l:ax+by=0的距离为2■,则直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摇 ?摇?摇?摇.

解:方法一:圆x■+y■-4x-4y-10=0整理为(x-2)■+(y-2)■=(3■)■,

圆心坐标为(2,2),半径为3■,直线l:ax+by=0恒过原点,

要求圆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的点到直线l:ax+by=0的距离为2■,

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应小于等于■,■≤■,(■)■+4(■)+1≤0,

-2-■≤■≤-2+■,k=-■,

2-■≤k≤2+■,

所以直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方法二:圆x■+y■-4x-4y-10=0整理为(x-2)■+(y-2)■=(3■)■,

圆心坐标为(2,2),半径为3■,

要求圆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的点到直线l:ax+by=0的距离为2■,

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应小于等于■,过原点分别作两条直线l■和l■,使其圆心A分别到两条直线的距离为■.过点A分别作直线l■和直线l■,垂足分别为点M和点N.

直线OA的倾斜角为45°,且∠AOM=∠AON=30°,直线l■和直线l■的倾斜角分别为■,■.所以直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上述几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例1和例2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做一做,想一想,练一练,而几个变式相对于两个例题的难度要大些,对于有能力的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其思维能力.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前面问题的铺垫的情况下也可以慢慢有所想法,渐渐突破难关.这样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若是一味地直接做难题,则基础薄弱的学生听不懂;若题目太简单,没有一定的梯度,则基础好的学生不想听.因此问题情境有一定的生成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及学习的兴趣.

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是构建有效课堂的最终目标.获得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又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题海战术可能短时间对学生的解题稍有益处,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却不是什么好的方法.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精讲精练,在变式中让学生慢慢体会数学的乐趣和数学的价值,在感悟中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让数学课堂变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参考文献:

[1]刘训昌.河南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2003.08.

[2]岑申,王而冶编.21世纪高中数学精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3]魏丹.高中数学教与学:注重解题反思,提高思维能力,2012.04.

上一篇:对中职烹饪专业《烹饪美术》课程开发的几点看... 下一篇:浅议高中物理中的正负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