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听写形式,丰富听写内容

时间:2022-08-25 03:56:31

创新听写形式,丰富听写内容

摘 要:听写是一种传统的巩固生字词语的方法,但是,很多教师在操作时,方式简单,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机械的状态,毫无乐趣可言。如果我们能丰富听写内容,创新听写形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听写;内容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14-01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听写,因它面向全体学生且操作方便,因而成为检测学生掌握字词句的一种有效训练手段。但是,很多教师在操作时,方式简单,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机械的状态,毫无乐趣可言。如果我们能丰富听写内容,创新听写形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听写训练。

(一)丰富听写内容

很多老师认为,听写的内容仅仅就是课文的重点词语,确实,这是听写的内容之一,但只有词语那是远远不够的。听写时,为了巩固生字,我们可以听写重点词;为了积累语文知识,我们可以听写近反义词、多音字、形近字、词组、短语;为了积累好词好句,我们可以听写重点句段;为了训练写作,我们还可以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文章的中心句或中心思想也可以串烧后进行听写。如《窃读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这篇课文的这段话: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这篇课文的主旨,导入时听写这句话,既巩固基础知识,又为这篇课文的教学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创新听写形式

1、猜字谜,记忆听写

字谜往往根据字的构造特点进行编写,所以,采用字谜进行听写,可帮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提高书写正确率。

2、播放画面,运用听写

根据画面写词语,如在学完《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后,播放张家界索溪峪山区的风光片,我问:“看到这里的山,如果让你当解说员,你会想到哪些词语?请写下来。” 这就不是单纯机械地记忆词语了,而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记忆和运用的结合。

3、根据词义,理解听写

教师说词义,学生根据词义把这个词写下来。不仅考查了词语的书写,还加强了对词义的理解。

4、根据问题,归纳听写

例如,教学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问:“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哪几件事情?请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来。”这种方式不仅能巩固字词,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先听后写,提高记忆

先听完再写也是一种新的听写方式,这种听写方式改变了传统听写报一个写一个的呆板模式,不仅能巩固字词,还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锻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倾听别人讲话的能力,即听话要听仔细、听完整。这也使听写训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听”和“写”。在操作时,可循序渐进地训练,低年级的时候,可以一个词语念三遍;而到了中高年级,为了训练学生的听力,一个词语只能念一遍,或是两个甚至是三个词语进行连续念;再后来就是念完再听写。

三、变换听写者。

传统的听写训练,多是教师说学生写。但长时间如此,单一的方式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无趣,降低了学生参加听写训练的积极性。变换听写者,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听写的兴趣和效果。

1、录音听写

借助媒体录音可以精心组织一段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或古诗、文言文片段,让学生听录音写。

例如,今年北京四中语文试卷的第一道题,就是被热议的文言文听写题,分值为10分。用录音将每个文段播放三遍。并提示:第一遍,请考生关注文段的主要内容。第二遍,将放慢语速,请考生注意第一遍时没听清的细节。第三遍将以正常语速朗读。播放三遍后,要求考生将听到的内容写出。这就是通过听写试题这种考查形式,既考查了学生的听、说、写能力,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学生听写

学生轮流当小老师进行听写,听写者本人的积极性可高了,因为要考查别人,他们首先自己要进行充分的准备,这就促进了该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被听写者来说,则会因听写者、听写方式以及听写内容的不断变换和无法预测而产生新奇感,进而注意力高度集中,听得专心,记得牢靠。

(四) 变换批改方式

听写完毕就要批改反馈,这是每一个老师的天职。但对于听写这种答案固定的作业,我觉得批改的方式可以很多,比如老师自己批改(包括面批)、同桌互改、小老师批改、投影师生一起批改等。批改方式的选择完全可以根据听写内容而定,但不管何种批改方式,学生必须马上进行订正、老师复批,否则就会徒劳无功。

听写是一种传统的巩固生字词语的方法,在如今教学方法层出不穷的形式下,它被一些老师忽略了,甚至是遗忘了。但实践证明,任何一种巩固生字词语的方法都比不上它的扎实、有效。只要我们以多样化的方式来呈现,符合小学生的情趣特点与学习规律。就能使这一传统教学方式“老树开新花”,从而提高听写训练的效果、让学生彻底消灭错别字,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在听写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朱桂琴《新课程作业设计的五大坐标》;

[2] 张 明、鲁晨黎《关于构建开放性语文作业的实践和思考》。

上一篇:化学新课导入艺术 下一篇:初中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