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16 01:59:00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 要: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可能凭空产生,需要教师加以教育和培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有独立的空间去思考,去探索,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07-0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根据学科性质、语言特点、凭借教材和其他教学媒体,在小学生学习获得语言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开掘学生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学实践活动。那么小学语文又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本人个人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一、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力乃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已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生动、精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在较的时间内思维活跃起来。因此,教学要根据课堂的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创设具有童趣的故事情和游戏,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的创新思维。比如,在教《晏子使楚》一文时,教师可以在教学程序上做这样的安排:先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故事情节、人动作和语言,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并告诉学生在动作上可适当发挥。学生开始较为胆怯,但在教师的鼓励下,一学生上台后将晏子的行为进行了一番变通,他的表演不算出色,但却引来了阵阵掌声。这就说明学生对这种“叛逆“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表示赞同或者说至少是不反对。学生们情绪高涨,在台下不断地演示着自己所想象的动作和语言。老师对学生思维的变通给予了及时的肯定。通过上述过程,学生全方位感受到了课文的内容,从表演的对话、行动中,感受到了晏子的大智大勇,三次反驳楚王,最后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学生的兴趣昂然,整个教室充满了欢乐气氛,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同时也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兴趣正浓的时候,教师再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楚王再用别的方法侮辱晏子,晏子又该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又围绕这一话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通过问题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占主体地位,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感知与学习体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以便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回答,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认知。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技巧,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技能。

三、教会学生联想和善于想象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和重要内容。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在大胆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同时,要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

如教学完《新型玻璃》后,设计如下训练:“现在我是新型玻璃总公司的董事长,总公司还要设立几个新的公司,分别生产新世纪各种各样的新型玻璃,同时,要聘任同几位员工分别担任这几个新公司的经理。方式是公平竞选,你想竞选哪个公司的经理,请针对将要生产的玻璃名称、特点和用途来做一次演说,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有创新意识者优先聘用。”话音刚落,同学们活跃起来,纷纷动口练说。过一段时间后,他们便各抒已见地发表了各自的想法。有的说要生产吸尘玻璃以减少灰尘对人的危害;有的说要生产治病玻璃,各类楼房只要用上这种玻璃人们就会减少生病的机会;有的说要生产保温玻璃、隐形玻璃、信息玻璃……学生的回答,都顺乎可能性和合理性,可见他们的思维是从求同发展到变通,从变通中又开拓了新意,使创新思维得到升华。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教师要明析新的教学理念,树立起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

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设计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大胆放手开展实践操作,在实践中获取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会更加清楚的了解到实践内容的价值,学生学习语文的责任感和兴趣也会大大的提升。同时在解决问题和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的思考和探究有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好语文知识的信心,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改变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创造合理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合理的创新思维的习惯,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是每位老师肩负的责任。21世纪是信息与经济知识的时代,需要创新的知识,从而需要创新的人才,自然就需要我们的创新教育,广大教师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探究,努力使创新的教育不断深入,不断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 朱青苗.小学语文思维教育的思考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 022期

[2] 裴娣娜《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发展性教学策略研究》

[3] 吴丽芬.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意识教育[J].青年与社会. 2012(02)

上一篇:关于初中地理微课程素材选取的思考 下一篇:化学新课导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