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时间:2022-08-25 02:19:55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2-0178-02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逐年增强,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制定安全可行的防范措施 ,强化管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笔者就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做一综述仅供参考。

1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

1.1 护士服务态度欠佳

服务态度差是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如工作中不注意谈话的方式和语气,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耐心解答等均可导致患者及家属的误解,引发护患纠纷的发生。

1.2 护士缺乏法律意识

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而引发的护理缺陷或纠纷时有发生。

1.2.1 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伤害:如未按规定进行三查七对肌注青霉素时张冠李戴致患者过敏死亡。

1.2.2 护理工作中存在侵权行为:护理行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另一方面,在给患者作检查、给药治疗等过程中,又包含着对患者的侵袭。故在行特殊护理操作时,一定要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告知患者检查、治疗操作过程中的利弊、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1.2.3 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缺乏严肃性和真实性:如个别护士不负责任,凭空想象,未给患者测体温,却在体温单上绘制体温“正常”和大便次数“正常”,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也为可能发生的护理投诉埋下隐患。

1.3 护士业务知识缺乏,技术操作欠熟练

如为久病患者输液时,静脉穿刺屡次失败,当患者提出有关病情的相关知识时,一无所知,而引发护理投诉。

1.4 护士缺乏责任心

患者在院内发生意外如坠床、摔倒、烫伤、自杀等,很多情况是护理人员上班脱岗、睡岗或延误、遗漏治疗,执行医嘱出错,观察病情不到位等原因造成,这均是护士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1.5 护理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因素

如抢救药品、物品摆放混乱,位置不固定,抢救药品无基数,标签不明,抢救仪器未处于备用状态等。

1.6 护理人员不足

当工作量大时,护士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而导致患者不满。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引发身体不适、过度疲劳、情绪低沉都易引发护患矛盾,造成护理不安全。

1.7 支持系统不到位

如管理机制陈旧,后勤不能满足临床一线的需求,病房无安全设施、维修不及时等都可引发矛盾,而护士与患者是第一接触着,从而引起护理不安全。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随着人民法制意识的不断体高,在工作中护士稍不留意或违反护理操作常规,便会引起患者的不满和投诉。一但发生护理纠纷,就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每一项护理工作都有明确的规定,每一名护士按其不同的职称和岗位,需有不同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将这些规定和职责作为具有法律效应的义务去履行,可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护理安全。

2.2 强化安全质量教育

工作中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以护理单元为小组,定期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法〉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全科分析,讨论避免再发现类似的情况,教育护理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观念,时刻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护理安全警钟长鸣。

2.3 加强护理管理

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定期深入病房检查护理服务质量的到位情况,护士长对人力资源要合理调配,防止因人员安排不当引发护理差错和事故,从而引起纠纷。药品管理要规范,急救药品及器械专人管理,定时检查、定点放置、定期维修;严格收费标准,专人负责,如患者对费用清单不明,耐心详细解释。护理病历书写应真实、全面、及时、防止错记、漏记、涂改。选出护理骨干外出学习、进修;鼓励撰写论文的护士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对年轻护士进行岗前教育,加大力度进行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的考核,以保证护理队伍的良好素质。

2.4 加强人员素质的培训

培训是多方面的,如养成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具有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使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充分注意自己的言行,运用沟通技巧,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同时还应注意护理细节问题,充分认识到细节不佳是引发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

总之,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病人的生命安危休戚相关。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抓好安全质量教育是降低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前提,也是医院整体质量提高的标志。故应用现代科学手段,科学管理,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上一篇:一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合并心衰护理 下一篇:1例猝死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