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香港 第6期

时间:2022-08-25 01:49:37

米埔内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位于香港新界西北部,与深圳特区为深圳河所分隔。它是香港唯一、中国第七块国际重要湿地,亦是华南地区较早开展自然保育工作的湿地保护区。

米埔及内后海湾一带本以潮间带滩涂及红树林为主。在20世纪初,该区居民主要以务农及渔业为生,包括种植咸水稻,饲养鸭子,捕鱼及养蚝,他们陆续将滩涂及红树林发展为农田以配合这些用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南下到香港逃避战乱的渔民,开始在红树林挖掘基围,养殖基围虾。而战后亦陆续有渔民在较内陆位置挖掘鱼塘或将原有农田改建以养殖淡水鱼。

米埔及内后海湾的高天然生产力和湿地生境吸引了大量水鸟在此越冬。1965年,香港政府邀请了世界自然保育联盟(IUCN)的专家戴尔博夫妇(Dr. Lee Talbot及Dr. Martha Talbot),就如何在境内的郊野生境推行长远的保育措施进行顾问研究。戴尔博夫妇向香港政府提交的最终报告书中提出了对香港日后的生态管理影响深远的建议,包括“应将(米埔及内后海湾的)红树林沼泽划为严格管制的自然护理区,藉以保护自然资源,至于毗邻的广大鱼塘则应受通行管制”。这份报告后来成为米埔及内后海湾湿地的保育及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1975年,香港政府通过立法,将基围及潮间带红树林共380公顷土地列为“限制地区”,市民不得随意进入。香港政府还于1995年成功向拉姆萨尔公约秘书处申请,将米埔及内后海湾列为国际重要湿地。翌年,香港政府又将“米埔沼泽限制地区”的管制范围扩展至内后海湾大部分的滩涂及浅滩,共约800公顷的面积,以加强对区内较敏感生境的保护。

米埔内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的面积约占1500公顷,有广阔的潮间带滩涂,而在较内陆的位置可找到红树林、基围、芦苇床和鱼塘。

内后海湾位于珠江下游,并与香港境内的河道及深圳河相连。这些河道带来丰富的悬浮物,通过常年累月的沉积过程在内后海湾形成潮间带滩涂,而红树则在滩涂上拓展。这两种天然的湿地生境,占该国际重要湿地超过一半的面积。潮间带滩涂积聚了丰富的有机物,促进了底栖生物的生长,而底栖生物则是多种水鸟的主要食粮,故此潮间带滩涂成为了大量水鸟在内后海湾越冬时的主要觅食和栖息地。

内后海湾亦拥有整个珠江流域内面积最大的原生红树林。这片红树林由6种红树所组成,优势种为秋茄,共他主要品种包括白骨壤、桐花树及老鼠。红树的枝叶分解后成为底栖动物的食物,令滩涂蕴藏的丰富养份得以进入内后海湾的食物链中。此外,红树林是多种具经济价值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育幼场,提高了邻近区域的渔业生产力。

基围是善用湿地天然资源的传统养殖方法。建造基围的渔民在红树林内挖掘水道和围(垅),并在基堤接近滩涂一端设置与后海湾相连的水闸,而基围内则保留了大部分原有的红树林。渔民会在潮涨时将在红树林生长的虾苗引入到基围内,而红树的落叶则成为虾的食物。与其他的养殖方法相比,基围运作巧妙地利用红树林的生产力,节省了购买幼苗和饲料的成本。米埔的基围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改建,为不同种类的水鸟提供觅食和栖息的生境。而基围内亦长有广东省最大面积的芦苇床,曾纪录有超过400多种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吸引了多种水鸟及依赖湿地生活的鸟类在此觅食和栖息。

香港有超过1000公顷的内陆鱼塘,而当中约有一半位于国际重要湿地内。这些鱼塘超过九成饲养淡水鱼,包括大头,鲩鱼,鲤鱼,鳊鱼,福寿鱼及乌头。以传统方式作业的渔民,在收取渔获时会将鱼塘的水位降低,以便操作,并将没有经济价值的鱼虾留下,为各种鹭鸟和黑面琵鹭提供合适的觅食场地。这种同时令渔民和水鸟得益的操作模式,是善用湿地的好例子。

米埔内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一带曾纪录有380多种雀鸟,占香港雀种总数的77%。更重要的是,这片湿地是多种越冬水鸟在东亚-澳大利西飞行路线上的重要中途站和终点站。东亚-澳大利西飞行路线是全球候鸟的主要迁飞路线之一,它由北极圈经过东南亚,伸展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米埔及内后海湾正位行路线上的中央位置。每年冬天,在国际重要湿地一带可找到约70种,多达8至9万只的越冬水鸟。这些水鸟中,有16种的数目超过它们全球或地区种群的1%,例如黑面琵鹭、鸬鹚、反嘴鹬、琵嘴鸭等。而在每年春秋的迁徙季节,国际重要湿地一带亦会吸引大量过境水鸟作短时间停留。

在米埔内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曾记录的鸟类中,有35种属世界自然保育联盟界定为全球受威胁或易危种,其中以黑面琵鹭在国际重要湿地拥有较大的越冬种群。黑面琵鹭的受威胁等级为“濒危”,它们只分布于亚洲东南沿岸。在上世纪90年代初,黑面琵鹭的全球种群估计只剩下不足300只,但通过多个地区的协力保护,它们的数目稳定上升,在2010/11年冬季已超过1800多只。米埔及内后海湾在黑面琵鹭的保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年有全球种群约20%的黑面琵鹭在此越冬,是全球第二大的越冬种群。在米埔自然护理区内有4个基围专为黑面琵鹭提供合适的栖息地,而香港政府每年均会在内后海湾监察黑面琵鹭的越冬种群。

除鸟类外,米埔内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亦有20多种哺乳动物,其中包括行踪隐秘的欧亚水獭和豹猫。米埔及内后海湾亦是至少16种无脊椎动物的模式产地,近年亦陆续在米埔及内后海湾发现新品种的昆虫和环节动物。

米埔内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负责整体的保育及管理工作。渔护署自1998年起,为国际重要湿地制订及执行一套专用的管理计划。这套计划确立了国际重要湿地的基本管理模式,包括制定出一套管理分区系统,以保护国际重要湿地中的重要生境和在合适的区域推行湿地善用,并勾划出长远保育及湿地善用的方向和具体策略。

为保护国际重要湿地中的重要生境,渔护署经常在由基围、红树林和潮间带滩涂组成的“米埔沼泽限制地区”进行巡逻及执法工作,以控制非法进入、越境捕鱼及其他非法活动,并会视情况与其他政府部门进行联合执法行动。

米埔内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的另一项管理特色,是自1984年起,委托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开始协助政府在“米埔自然护理区”内进行湿地生境管理工作。自然护理区主要由24个基围组成,现已由养殖基围虾转变成水鸟和水生动物的栖息和觅食地,包括黑面琵鹭的栖息地、芦苇床、涨潮栖息地及淡水生境,而部分基围仍保留传统运作模式,兼作公众教育用途。渔护署为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在“米埔自然护理区”进行的湿地管理工作提供部分财政支持。

而自2012年初开始,渔护署支持香港观鸟会进行一项管理协议计划。计划鼓励国际重要湿地及附近的养渔户以传统模式作业,在鱼塘排水收取渔获后让水鸟捕食没有经济价值的鱼虾。这样的合作关系令鱼塘成为善用湿地的好例子,而渔户亦会获得管理费用作为回报。计划初步显示,已排水的鱼塘能吸引大量的鹭鸟和黑面琵鹭前来觅食。

渔护署还定期与广东省林业局及广东内伶仃福田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就管理内后海湾(深圳湾)湿地方面保持联系,交流经验。渔护署管理人员还到访多个内地的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以加强在湿地管理和科普教育方面的交流。

上一篇:红海滩,芦苇荡 下一篇:试析医疗器械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