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民族凝聚力教育

时间:2022-08-25 01:05:21

新加坡的民族凝聚力教育

摘 要: 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新加坡的成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新加坡的民族凝聚力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加坡的民族凝聚力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宗教认同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对新加坡成功的经验进行研究。

关键词: 新加坡 民族凝聚力教育 三个方面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是自然和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如地理位置、政治、经济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凝聚的结果,并且蕴藏在每一个民族成员之中。它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一样,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核心的作用。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达、政局稳定、社会秩序良好的国家,这与民族凝聚力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研究新加坡成功的民族凝聚力教育经验,可以深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再认识,推动民族的发展。新加坡的民族凝聚力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树立国家意识,增强国家认同

所谓“国家意识”就是人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并且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分子,认识到自己与国家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进而产生的对国家的热爱。新加坡政府特别注重培养国民的国家意识,始终坚持国家意识的主导性,把它作为建国之本和立国之本,把它看作是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增强国民国家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国民不仅在形式上认同新加坡,而且从心理上树立起“我是新加坡人”的意识,从而强化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在这种国家意识的指引下国民会自觉地为了新加坡的繁荣发展不断奋斗。

纵观新加坡的历史可以看到,1990年政府提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的口号[3]。1991年经新加坡人民多次讨论和最终获得国会批准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它的内容得到了国民的普遍认同,当中的“国家至上,社会为先”是指在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三者关系时,应该将国家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尤其是个人应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4]。国民通过共同价值观的指导,对新加坡产生了认同感。1996年,新加坡进一步加大了国家意识的教育,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教育部门历时半年,推出了国家意识教育计划,计划分成三个主要部分:一是20集《我们是新加坡公民》教育电视节目,二是学校带中小学生去寻访国家古迹和区域游学计划,三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国家意识配套资料。该计划重点是让每一个国民利用10年左右的学习时间好好地了解新加坡的基本国情。通过对新加坡全方位地了解可以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创造力[5]。1998年,新加坡宣布将“国家意识”教育计划付诸实施,称为“国民教育”[6]。吴作栋担任新加坡总理时宣布了新加坡教育政策的新三大措施:创意思维、资讯科技和国民教育,以此作为今后学校教育的重点。吴作栋在强调推行国民教育的重要性时指出:“国民教育,应该是培养出共同的国家意识,使学生了解我们的过去对今日和将来的影响。国民教育必须双管齐下,兼顾到认知和情感。”[7]

除此之外,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把国家观念、培养爱国意识放在第一位,并且明确提出公民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育成为具有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念、能明辨是非的公民。新加坡每年在社区和街道都要举办“国家意识周”活动,大都是由大学生发动和组织的。在这些活动中,大学生的各种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培养,国家意识得到了加强。

二、弘扬新儒学,加强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部分群体对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价值观、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的认可和接受,它会使个体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归属感,并影响每一个体的行为规范。加强文化认同有利于深化和加强国民的民族凝聚力,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促进本国优秀文明的发展,有效防止西方文化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新加坡受到东西方文化影响的情况,政府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更加注重以儒家思想为主题的文化建设,坚持东方价值观,加强文化认同。所谓“东方价值观”,主要就是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文化。新加坡前任总理李光耀曾提出:“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和精华。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一套实际和有理性的原则,目的是维护世俗人生的秩序和发展。”[8]

新加坡批判性地弘扬了传统的儒家文化,很好地解决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尤为值得一提的就是新加坡把儒家文化的精华概括为“八德”: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对它们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忠”就是不能背叛自己的国家,要忠于它,热爱它;“孝”就是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仁”就是要有同情心和善心,关心友爱他人,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礼”和“义”就是要讲文明,懂礼节;“廉”就是要为官清廉,即官员要做到公正、严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耻”就是指国民要有羞耻心,要做一个“头顶天,脚踩地”的正人君子,要有好的个人品格。它吸收了儒家的精神,又超越了古代儒家的传统思想,充分考虑到新加坡种族、宗教多元化的国情,主张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相互容忍;主张把国家和社会利益放在个人之上,同时也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照顾和尊重;它在体现东方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正如前任总理李光耀所说:“东方和西方的精华,必须有机地融汇在新加坡人身上;儒家的伦理观念、马来人的传统、印度人的精神气质,必须同西方追根问题的科学调查方法和客观寻求真理的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9]

这些充满现代化的儒学思想内容在新加坡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努力倡导下,使越来越多的国民都对这种儒家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加坡就强调儒学文化的学习要从中小学生抓起,各个中小学都开展了儒家伦理课,从小就开始注重培养国民的修养和个人品德。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开始学习《儒家伦理》。新加坡政府认为儒家道德伦理可以帮助社会巩固家庭的完整,而家庭和社会是相互作用的。家庭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繁荣,反过来社会的和谐可以为家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新加坡不仅在学校开展儒学伦理教育,在社会上同样也呼吁儒家伦理,例如:每一个公民都要无条件遵守“八德”;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全国礼貌运动一直延续至今,主要包括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家庭和睦等活动,还有敬老周、忠诚周,等等,内容相当丰富。

三、尊重国民,实现各民族对国家宗教政策的认同

从新加坡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新加坡是多民族集合而形成的一个大家庭,各民族带着有着本民族特点的文化、语言、宗教来到了这里。它汇集了世界上最丰富的宗教种类,众多的宗教造就了新加坡人的多元化。由于新加坡宗教问题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新加坡政府在建国初期就意识到宗教问题如果不好好解决,那么它将无疑是国家一个一触即发的“焦点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的宗教问题,制定符合各宗教发展需要的宗教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宗教和谐,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家稳定。

1988年1月,新加坡通过了《多元种族社会议案》,正式倡导建立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社会,为新加坡实行的多元化的宗教政策的广泛推行奠定了基础。这种多元化的宗教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各宗教平等,国民有信仰宗教自由的权利。这里所说的平等是指政府对于任何一个宗教都一视同仁。并且新加坡公开承认宗教对于国民的重要性,不干预各宗教团体的正常活动,保证自由。但这种自由和权利不是无限度的,不能滥用,宗教从事宗教事务,进行宗教活动,都要自觉地在国家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管理严谨,运作规范。第二,政教分离,强调宗教不能干预政治,在宗教和政治之间划出了一道明确的界线,不允许宗教团体干预政府事务。李光耀曾指出:“宗教是一个民族文化最重要的一环,它教导信徒们道德价值和范围,也照顾信徒们的精神、道德和社会福利。但是宗教团体必须把人民的经济和政治需要留给非宗教团体,如政党去处理。……把宗教和政治分开,各之间的相互容忍,在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新加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各宗教之间要相互容忍,促进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属于自己的宗教文化和习惯。为了使各个宗教可以和谐共处,共同进步,新加坡政府颁布了《维持宗教和谐白皮书》,它规定了新加坡各宗教团体和信徒在处理与其他宗教关系时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它有效地协调了各个宗教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宗教之间的职责,促进了各宗教的和谐发展和共同繁荣。

新加坡的宗教政策得到了国民的支持和拥护,新加坡人都十分珍视维持宗教和谐,各宗教互相尊重。民族平等、宗教和谐的政策深入人心,实现了各个民族对宗教政策的认同,避免了宗教之间的争权夺利,消除了许多的争端和冲突,而且造就了一个关系融洽的民族关系,使新加坡更加和谐。

四、总结

新加坡的成功绝非偶然,它凭借着民族凝聚力教育的巨大力量克服了各种困难,使民族凝聚力思想深入人心。民族凝聚力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国家意识”,灵魂是儒家文化,目的就是团结国民,促进民族融合进而达到社会和谐,最终目标实现保持国家繁荣昌盛,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新加坡在进行民族凝聚力教育时注意了结合本国的国情,做到了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经济、文化各方面之间做到了相互协作,共同作用,促进了新加坡民族凝聚力教育的发展和新加坡的腾飞。

参考文献:

[1]王学风.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2,(8):60.

[2]岑晖,王学风.和谐社会视野下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及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1):64.

[3]王凌皓,张金慧.新加坡中小学“共同价值观”教育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3):38.

[4]岑晖,王学风.和谐社会视野下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及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1):64.

[5]岑晖,王学风.和谐社会视野下新加坡的学校德育及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1):64.

[6]王学风.新加坡基础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172.

[7]李光耀.李光耀40年政论选.现代出版社,1996.

[8][新加坡]陈荣照主编.儒学与世界文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联合出版,2003.

[9]杨松.新加坡、中国德育的几点比较[J].辽宁教育研究,2001,(7):21.

上一篇:美国大学生信用卡使用现状 下一篇:我对高一化学新教材学习和实践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