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陪读妈妈甘苦录

时间:2022-10-21 06:53:10

新加坡陪读妈妈甘苦录

梁实秋先生说:“父母的爱如天降甘霖,霈然而莫之能御。” 新加坡的陪读妈妈们就是在用自己的艰辛编织着孩子的美好前程。这些母亲是值得我们尊敬和记述的,在这里,我们采访了其中的一位陪读妈妈。她向您讲述了她在新加坡生活的苦与乐。

记者:您来新加坡多久了?对这里的生活适应吗?

答:我来新加坡半年了。基本上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因为新加坡绝大部分都是华人,走到哪里都可以说华语,所以生活很快就会步入正轨。这一点要比在其他的英语国家好得多,因为对我们这些陪读妈妈来说,不懂英语可以在新加坡生存甚至打工,但在其他英语国家,我们恐怕就会寸步难行。

记者:您现在找到事情做了吗?

答:按照规定,我们这些陪读妈妈是不允许找正式的工作的。但新加坡政府允许我们打工。在所有的打工工作中,最好的就是做家教。我现在就是在教几个新加坡孩子华语。打工对于我们这些陪读妈妈来说是很必要的。因为我们要支付房费,支付孩子的学费以及日常的其他开销。这当中,仅我们母女二人的食宿费用就要600新元(相当于约3000元人民币),对于一般中国家庭来说,这当然是很大的一笔费用,所以我们就要靠打工赚一些钱来谋生。

记者:您当初是怎么找到家教这份工作的?家教工作对于家教老师有什么要求?

答:在新加坡,基本上你有什么样的要求都可以通过报纸来实现。因为报纸上有各种分类广告。我就是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登了一条三行字的广告,花了23.71新元(大约100多元人民币),得到的几个家教机会。一般情况下,只要你登广告都会有回应。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中国陪读妈妈其实很适合做华语家教,因为这份工作对于我们没有太多要求。只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做这份工作都会得心应手的。

记者:您所说的“一定的文化背景”,具体是什么样的背景呢?

答:比较好地掌握汉语的人,在这里都可以称为有“一定的文化背景”,都可以做华语家教。实际上,就像我们中国人认为只要是美国人或英国人都会很好地讲英语一样,新加坡人也同样认为,只要从中国来的人,都能很好地讲华语。所以我们大部分中国人到这里都可以做华语家教。事实上,我们中国人心里很明白,其实中国有各种地方口音,并不是每个人说的都是普通话。

记者:看来,对于您来说,家教工作是很轻松的了?这份工作可以给您带来多少收入?

答:给新加坡孩子做家教的确很轻松,有的孩子还要从汉语拼音教起。但新加坡的家长们希望老师到他们的家里给孩子讲课,这样,每天我都要跑很多地方,有时往返需要2、3个小时,每个月我的交通费就要200新元(相当于约1000元人民币)。但我珍惜每一个家教机会,所以尽管远,我还是要去。但和孩子们的家长,我从不说我住得很远,我只说我住在附近。因为如果家长们发现我从那么远的地方还要辛苦跑来给他们的孩子补课,他们会看不起我。庆幸的是,我的家教收入完全可以支付我和我女儿的生活费,我听说有的陪读妈妈做家教一个月可以赚1000多新元,这个收入就相当于新加坡一般的工资水平,所以做家教,还是很值得陪读妈妈考虑的一种谋生方式。

记者:您刚刚来到这里时是怎么找到住处的?您觉得陪读妈妈寻找什么样的住处比较合适?

答:我是在《联合早报》上看广告后找到住处的。我和我女儿租了四房室的一个房间,一个月300新元。与我同租这套四房室的其他两家房客也是中国人。我想陪读妈妈们也最好选择和中国人住在一起,这样可以尽快了解新加坡社会,也可以彼此互相照应。在新加坡,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所以即便是在这里有亲戚、朋友,交往的机会也不是很多,因为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而有一个好邻居才是真正的幸事,因为邻居间的互相帮助才是很实际的。

记者:陪读妈妈在这里能住多久?

答:只要孩子在这里通过考试,可以就读,那么,母亲可居留时间和孩子就读时间是一样的。

记者:您一个人带着孩子,远离家乡,远离丈夫,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我想您在生活上、精神上一定是要面对很多的压力吧?

答:说到压力,真的是一言难尽。很多陪读妈妈临行前没有考虑到这些压力的问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以至于来到这里不到半年就不得不带着孩子回去。也有一些陪读妈妈不能够忍受这份生活上的辛苦和精神上的寂寞,而在这里又找了另外一个人。这种情况是很让人痛心的。因为他们的初衷是好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没有想到最后却是夫妻各奔东西。

记者:关于压力,请您给我们举一两个例子,好吗?

答:生活上的压力自然不必说了,我们要四处奔波去赚钱贴补家用。在精神上的压力也是很大的。比如最初孩子在学校对于英语授课方式很不适应,更糟糕的是,他们在班里很难交到朋友。例如,我女儿的班里一共有3个中国学生,老师上课时说,愿意帮助这些中国学生学英语的请举手。遗憾的是,没有一个新加坡孩子举手。因为在这些新加坡孩子们眼里,中国学生毕竟是“另类”。这一点不同于我们中国,如果中国孩子的班里来了新同学,他们会很乐意帮助他们的。但在这里没有办法,我的孩子回到家里自然会很情绪化,这也影响到我的情绪,给我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记者:但无论如何,让孩子在这个中西合璧的国家里接受教育,还是会让孩子有很多收获吧?

答:对。仅仅全部英文授课这一项,就会使孩子有很大收获。我的孩子英文进步非常快,虽然才刚来半年,英语的基本交流能力就具备了。这让我感到惊讶,同时也让我非常欣慰。看着孩子的这些进步,就觉得,自己的这份艰辛也是值得的。

新加坡小留学生的苦甜花季

初次在新加坡见到关晓燕的时候,我就觉得她在国内一定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女孩子,白皙的皮肤,漂亮的眼睛,同时,她还有很好的家境,通情达理的父母。果然不出所料,晓燕的母亲告诉我,晓燕在国内读高中时学习成绩很好,而且能歌善舞,是同学们中的焦点。为了让晓燕更好地发展,他们决定让她到新加坡继续读中学。就这样,今年年初,16岁的晓燕和母亲一同来到了这个海风习习、绿草茵茵的花园城市,开始了她的留学生活。

一种全新的生活经历

万事开头难 在陌生的环境里,晓燕面临了从未有过的考验。由于中国孩子的英语普遍不及新加坡孩子,所以他们来到这里一般要降一、两个年级才能够跟得上。晓燕本来在国内读高一,但在这里,只能读初三。和比自己小两岁的孩子在一起读书,晓燕感觉不大自在。在学业上,数学、化学对晓燕来说,不是难题,因为现在所学的课程她在国内都学过,所以这些科目在班级里是数一数二的。真正的难题是历史、英文等文科科目,这些科目全部是英文授课,上课时老师说话很快,常常是一节课结束后,晓燕没有多少收获。刚刚来到新加坡时她的历史仅得了20分。晓燕说,那时每天都会头痛,因为她每天都会看到自己从未得过的最低的分数,这在她原来的中学是不可想象的。

寂寞和孤单 最让她头痛的还是要面对的寂寞和孤单。在晓燕的班里,只有两个中国孩子,另外一个是男生。而且最初,新加坡孩子不喜欢和外国孩子交朋友。每天上午10点钟,学校要给学生们提供一顿加餐,新加坡孩子都三五成群地凑成一小桌,但是他们不欢迎中国孩子加入到他们的小饭桌里。这样,晓燕不得不到别的班里找其他中国孩子,和他们凑成一桌。

清苦的生活 在生活方面,晓燕觉得在新加坡远不及在国内。在国内的家里,晓燕有自己的房间,可以独自静静地听CD、看小说。而在新加坡,她只能和妈妈挤在一个房间里,还要看房东们的脸色。在国内,每天,爸爸、妈妈都会把可口的饭菜端到她面前,而在新加坡,最初的那个房东不允许房客们煮饭,妈妈只好带着她在咖啡店里买一些吃的东西。

报答母亲的辛苦就是努力学习

对于一个16岁的孩子来说,这些从没经历过的曲折,让她感觉挺难过的。刚来新加坡时,晓燕天天喊着要回去,她想家、想同学、想老师、想在国内的生活。然而,妈妈说,要想取得一些成绩就要付出一些代价。在这里上了中学,再上大学,她的英文就一定会过关了,大学毕业后,她不但学习了专业知识,还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就将是她的收获。到那时,天涯海角就任她去飞了。晓燕对妈妈的话不是很理解。但她知道妈妈为了让她在新加坡读书,每个星期都要四处奔波,辛苦地给11个新加坡孩子补课,做华语家教,经常要很晚才回到家里。为了父母的这份苦心,她只好努力把英文学好,尽快适应这里的学习生活。

努力之后自然是收获

渐渐地,晓燕和妈妈习惯了新加坡的生活。妈妈的家教工作一个月赚到1400新元,这些钱足以支付她们的房费、生活费和晓燕的学费。她们也重新找了比原来更好的住处,这个通情达理的新房东允许她们煮饭,晓燕又吃到了妈妈煮的担担面。

一个学期过去后,晓燕发现她的身边多了一些朋友,因为她的理科好,同学们愿意问她问题,这样,她和几个新加坡孩子熟了。她的文科课程有了很大进步,上课时基本能听懂老师讲课。她的历史成绩也从半年前的20分,提高到70分,并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晓燕的妈妈告诉我,走出国门的这段经历对孩子是很大的锻炼,在国内,晓燕如果有不高兴的事情就会对父母大喊大叫,完全是个惯坏了的孩子,可是这半年来,晓燕懂事多了,她不但知道帮妈妈分担家务,而且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爱发脾气。

正当我们说话间,刚刚写完一篇英语作文的晓燕从房间里跑了出来,她白皙的小脸上漾着快乐的笑容。晓燕说:“刚来新加坡时,真的是一天也不愿意在这里多呆下去,现在不这样想了,觉得妈妈说得对,付出的总会有收获,再过一、两个学期,我相信自己的成绩会更好,也会有更多的朋友。”

小资料 母子同行新加坡:

母子同行新加坡项目,主要是新加坡政府吸引我国的小学或中学生到新加坡政府学校读书的一项留学政策,即我国的小留学生可以到新加坡政府学校读书,孩子母亲可以同时来新加坡陪读,母亲的签证和孩子一同办理,只要孩子在新加坡,母亲就可以在新加坡陪读,同时母亲可以申请工作许可。现在,有许多中国小留学生在新加坡读书,他们的妈妈以陪读的身份同孩子一起在新加坡工作生活。

上一篇:法国正规院校推荐 下一篇:去美国留学,先查查大学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