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借鉴与启示

时间:2022-07-28 03:27:17

新加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借鉴与启示

建设“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目标。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最重要途径是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但由于教师自身及企业方面原因,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要真正落实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提高专业技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除了加强管理与考核,还可以借鉴新加坡等国的做法。

新加坡有非常严格的教师资格制度,职业教育教师的选拔重点是考核其是否具备胜任本专业的工作经验和项目合作开发能力。如南洋理工学院对教师的选拔要求是:五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并且行业工作经验与所应聘的教师专业对口。为使其符合教学工作要求,学院对新引进教师都要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培训,使教师既有项目开发经验,又有教学能力,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新加坡高职学院非常重视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该校80%的教师都曾是企业的经理或业务骨干。由于教师全都来自企业并且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对企业工作流程和项目研发非常熟悉,因此,南洋理工学院与新加坡300多家大中型企业有着密切联系,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设备、研发资金和实习岗位,供学校教师研发和培养人才之用;学校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解决技术难题或设计开发项目和产品,实现“校企双赢”。新加坡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新加坡教育部规定,每位教师每年必须接受100小时的在职培训。

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的准入标准不明确,教师大多为直接从学校走向学校的普高毕业生,缺少行业工作经验,所以让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非常必要。但是,由于专业教师聘用、职称晋升时顶岗实习方面占的比重很小,对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待遇缺少明确,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缺乏专门的考核,导致教师顶岗实习流于形式。此外,因为教师研发能力较弱,不能在短期内融入企业氛围,直接参与生产的教师存在怕苦畏难情绪,所以企业对短期实习的教师也不是很欢迎。要让专业教师顶岗实习取得预期效果,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必须加强管理。

一是要在实习结束后进行专业考核。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与行业企业一起,对教师顶岗实习的效果进行专门考核,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绩效考核、职称晋升挂钩,以此督促教师提高顶岗实习的积极性。

二是要建立以项目研发为导向的专业教师评聘制度。以项目研发为导向的专业教师评聘制度是新加坡成功的做法。专业教师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从而促进企业生产过程与教学内容相统一,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应该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而专业教师的职称评聘也应该以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及其效果作为重要的指标,不能照搬文化课教师的评聘标准。

三是要明确利用暑假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待遇,待遇要跟实际效果挂钩。

四是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要让企业明白接受并合理安排好教师顶岗实习是自己的社会责任,政府要对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接受教师顶岗实习成绩突出的企业进行表彰、奖励。

五是要尽快出台类似“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的法规。因为各地情况不同,所以各地应根据实际,依据《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职业教育法》,制订类似“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的法规,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与企业、学校在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方面的责任。

教师只有到生产一线去体验,才能真正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生产与管理及行业发展的动态信息,积累教学需要的企业生产操作技术和实践经验。所以,借鉴新加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经验,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企业要形成合力,采取有效措施,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加强对教师顶岗实习的管理,切实做到善始善终,同时建立以项目研发为导向的教师评聘制度。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的学校管理变革* 下一篇:用数据探索健康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