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体 凸显语用

时间:2022-08-25 12:15:15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努力体现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理念:

1.“自主学习”。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把“学”的时间让给学生。整节课基本上是学生的自学和互学,读出问题、读出道理、读出收获、发现故事的神奇之处,发现语言的独特之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在教师的充分信任和学生的充分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2.“语言学习”。一是学习语言形式。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语言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须凭借文本去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形式。在民间故事学习地图第三站――“美文园”中,问题的设计就指向对排比、对仗等语言形式的发现和理解。二是学习语言运用。民间故事是指导学生复述的良好载体。把四字词语的积累和故事的复述结合在一起,既给复述故事提供了一定的台阶,又为四字词语的理解、内化、运用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3.“学习方法”。从大局看,本课呈现的民间故事“学习地图”,是一种学习程序,也是一种方法的引领。从局部看,教师不断地通过导语,给予学生一种学习方法、阅读方法上的引领。

4.“兴趣点燃”。选学课文是学生从课内阅读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因此,一篇课文学习的结束,应当是学生另一个崭新的阅读活动的开始。通过一篇民间故事的教学,掌握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并且指明后续阅读的方向,让阅读之火,从此开始燎原。

【学习目标】

1.借助“横行霸道、拍手称快、痛改前非”等关键词语复述故事,懂得只要有决心,任何缺点都能改正。

2.体会对仗、排比等语言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运用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

【学习重点】

借助关键词语复述故事;学习、运用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

【学习难点】

发现文中对仗、排比等语言规律并体会其好处。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预热:每人发放一张如下的民间故事阅读地图。

附:民间故事阅读地图。

师:这是一张民间故事阅读地图,这节课如果你能借助这张地图一站一站地闯关,发现民间故事的宝藏,你就能获取相应的学分。得分高的同学可以获得倪老师亲笔签名的“语文高手”的奖状。

第一板块 借助地图,自学互学

一、初读课题,了解民间故事

师:今天我们就先一起走进第一则民间故事,题目是《除三害》。(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知道什么是民间故事吗?(学生自由说,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民间故事是从古至今在老百姓中流传的动人故事。)

二、自读课文,梳理故事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

师:能在民间一传十、十传百的故事一定非常吸引人。这个故事为何能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呢?请大家打开阅读地图,自己去读读这则民间故事,闯过一站就为自己加10个积分。

2.交流读书收获。

师:顺利通过4站的请举手示意一下。独立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交流和分享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先交流一下第一站的学习成果。刚才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根据学生发言梳理故事的大概内容并板书:周处杀猛虎、剁恶龙。同时发现问题:周处除掉周处,这又该怎么理解?)

3.生生互问互学。

(1)小组交流,筛选问题。

师:读书读书,从故事中读出收获,是一种能力。像这样,从故事中读出问题,那更是一种能力。进入第二站――疑问谷。刚才,大家在读课文时已经在有疑问的地方画上了记号。来,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哪些问题组里的同学能帮你解决,哪些问题是你们几个都不能解决的共同问题,待会儿提交上来集体解决。

(2)集体交流,解答难题。

师:发现问题是一种能力,能把问题清楚地表述出来,更是一种水平。你们组里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可以得10个积分,如果你能解答他们的问题可以得20个积分。

预设问题一:从此以后,周处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他以前有哪些“非”呢?

出示语段:古时候,有个人叫周处。周处年轻时,性格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艺强,横行霸道,欺侮百姓。因此,周处一上街,人们就远远躲开他。

想象说话一:周处大摇大摆地走在街上,有个人不小心碰到他,他就( );他看到一个小孩手里拿着好玩的东西,他就( );还有一次……

想象说话二:周处笑容满面地走在大街上,跟路过的人打招呼。他看见年迈的老人挑着沉甸甸的担子,就(

);他看见蛮横的无赖欺负老汉,就( );有个人不小心碰到他,他就( );他……

小结:他彻底改掉了以前的种种不是,课文中用了一个词――痛改前非。(“痛”在字典中有三个义项:A.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B.悲伤;C.彻底地。在这里选第几个?)

预设问题二: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他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心里十分惭愧。人们的什么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他会想些什么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明白了什么道理?

出示语段: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人人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他想找个人问一问,可是人们只是远远地朝他点点头,赶紧躲开了。

对比阅读,出示武松打虎凯旋片段:武松成了声震八方的打虎英雄。众人给他披红挂彩,抬着他,也抬着老虎,在街上游行。男女老少人挤人,都来看武松看老虎,好热闹。县官很高兴,把大户们凑集的赏钱一千贯发给武松,并且让他在衙门里做了一名都头。

想象说话:周处原以为自己除害有功,人们会(

),没想到人们却( )。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他想起( ),想起(

),想起( )……他终于明白了( )。

预设问题三:周处明明不见了,为何又水淋淋地从河里爬上岸来?

学生自由交流。观点阐述:若是故事到这里,周处就死了,那么后人从周处身上懂得的道理就完全不一样了。创编故事的人为什么要让周处活下来呢?让周处活下来,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小结:民间故事往往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周处明明不见了,又水淋淋地从河里爬上岸来,是故事情节曲折的需要,也是民间故事的一大特点――非奇不传。这是这个故事的神奇处之一。还有哪些?(学生找后交流)

三、朗读体会,发现语言规律

1.交流特点,朗读体会。

师:下面进入第三站――美文园。把你的发现与同桌分享一下,看看交流之后,你们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1)根据学生发言梳理短句、对仗、排比三种比较显著的语言特色。

短句短而小,口语化,有节奏感。

周处年轻时,性格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艺强,横行霸道,欺侮百姓。

有人壮着胆子去找周处,见面就夸他胆子大,功夫好……

连用几个结构相同的短语或句子,有气势、有韵味。

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

三天以后,大河突然平静了,没有浪涌,没有涛声。

恶龙不见了,周处也不见了。

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

句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恶龙可不那么容易对付。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

上山能伏虎,下水能降龙;

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

(2)朗读指导。

师:这样的句子和短语可以怎么读呢?(初步感受民间故事中语言风格的“说书”味)

2.复述故事,积累语言。

师:除了这些非常有特色的短语和句子之外,文中还有许多四字词语,让这个民间故事变得更加动人。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这个故事吗?用上一个得10分。

横行霸道 欺侮百姓 伏虎降龙

拍手称快 惊涛拍岸 浊浪冲天

同归于尽 奔走相告 喜气洋洋

除害有功 痛改前非 受人敬重

(1)同桌之间尝试用上这些词语复述故事。

(2)推荐2~5名学生接龙复述故事。

(3)给故事加上结尾,补充相应的四字词语。

师:老师也用上几个四字词语给故事加了一个结尾,我们一起合作来读一读。老师叙述,大家读四字词语。

出示故事结尾:后来,周处立志好学,成为了一代名将,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直至战死沙场。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认他为平西将军,还特地建造了周王庙来纪念他。

四、明白道理,积累名言警句

师:下面进入第四站。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分享,积累名言警句)

出示名言:

浪子回头金不换。

迷途知返,回头是岸。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师:从古至今,有很多名言警句都是勉励人们知错就改的,一起念一念、记一记。

师:后人编了一副对联送给知错就改的周处,你能用自己的话或从上面的名言警句中选择其中的一句加个横批吗?

出示对联:

伏虎降龙显神通

知错就改受敬重

五、再读课题,感受故事精妙

师:老师加的横批是“除三害”,理由是,小小“除”字,含义多。一杀,杀虎。二剁,剁龙。三是什么(周处)?你能选一个合适的词语吗?(预设“除”“改”“降”)这个“改”是痛改前非,是改过自新。(板书)

师:连题目都如此的精妙,难怪能在民间代代流传。(再读课题)

第二板块 方法迁移,拓展阅读

一、总结方法,尝试自主阅读

师:同学们,像这样精彩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如《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老师今天就选了两篇,一篇是选自《世说新语》中的《周处改过自新》的姊妹篇――《戴渊弃暗投明》,一篇是《孟姜女》。请你用上今天的方法读。要求:(1)读出收获,读出问题,读出神奇之处;(2)发现语言优美之处,明白故事中的道理,把体会与别人分享。(学生自读)

二、分享收获,点燃阅读兴趣

(学生自由分享明白的道理、收获、问题、语言优美之处等。)

师:民间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后,希望大家用上今天的方法去读更多的民间故事。

附:

同步拓展阅读一:戴渊弃暗投明

戴渊年轻气盛,不注意品行,经常在长江、淮河一带抢劫商人和游客。

有一回,大名鼎鼎的陆机休假后回洛阳,行李很多。戴渊早已得知,便指使一班年轻人去抢劫。戴渊当时坐在岸边,指挥手下人行动,安排得井井有条。戴渊原本就气度不凡,即使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也显得洒脱异常。

陆机坐在船舱里,远远地对戴渊大喝一声,说:“你这样才华出众,为何还要当强盗?”戴渊听罢,羞愧难当,痛哭流涕,丢掉了宝剑,归顺了陆机。

戴渊谈吐非同一般,陆机非常看重他,就写信向赵王推荐。戴渊拿着信过江投靠了赵王,在军中作战勇猛,表现突出,一直做到了征西大将军。

同步拓展阅读二:孟姜女

古时候,孟老汉和姜老汉互为邻居,仅一墙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汉在自己院中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浇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芦秧长得肥壮、高大,从墙头爬过去,到姜老汉的院里结了个很大的葫芦,有几十斤重。等葫芦熟后,姜老汉拿刀把它切开,突然见里边躺着个又白又胖、非常可爱的女娃娃。姜老汉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村里人听说后,纷纷前来观看这新鲜事。可是孟、姜两老汉却因此产生了矛盾,吵得不可开交。孟老汉非常坚定地说:“这葫芦是我亲自种下的,胖女孩该归我。”姜老汉却固执地说:“这葫芦结在我的院子里,这女娃该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难解难分,毫无结果,后经村里人调解为:女娃娃属于两家共同的,轮流居住,共同扶养,并取了个“孟姜女”的名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孟、姜两家老人为现已长大成人的孟姜女选了个女婿叫范杞梁,选定良辰吉日,准备成亲。天有不测风云,成亲之日,新郎、新娘正要拜堂,突然从门外闯进几个衙役,一拥而上把新郎范杞梁当民夫抓走了。

原来,当时秦始皇在各地抽调大批民夫修筑长城,由于日日夜夜拼命干,民夫们被累死、饿死的不计其数。为了加快工程进度,衙役们又到处抓民夫补充,范杞梁也被抓去修长城。

转眼一年过去了,范杞梁杳无音讯,急得孟姜女饭吃不下,觉睡不着。跟两家老人商量后,她决定去找丈夫,发誓找不到丈夫决不回家。她带上干粮和给丈夫特制的御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修长城的地方。一打听才知道,为修长城死了许多人,丈夫范杞梁早就累死了,并被埋在长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孟姜女泪如泉、声如雷,哭得惊天动地、天昏地暗,长城随着哭声一段段倒塌,哭到哪里塌到哪里,足有八百里长。

这下可急坏了工程总管,急忙去报告正来此巡查工程进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赶忙去见孟姜女询问根由。一见之后,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为“正宫娘娘”。孟姜女虽然怒火满腔,但还是压住心头仇恨,灵机一动,将计就计,非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才去当“正宫娘娘”。一要找到丈夫范杞梁的尸体;二要为其丈夫举行国葬;三要秦始皇为范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听罢孟姜女提的三个条件,思索片刻,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孟姜女戴着孝拜了为筑长城而死的范杞梁的坟墓后,夙愿已偿,面对滚滚的渤海,纵身一跃,投海自尽了。

人们为纪念孟姜女,在山海关附近的一个山头上,给她修了坟、建了庙,取名为“姜女庙”。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至今。

(作者单位:浙江永康市实验学校)

上一篇:把精彩写在执着的探索中 下一篇:宏达电手机为什么输给韩国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