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从冲突的“泥潭”中抽身而出

时间:2022-08-24 11:54:30

情绪管理:从冲突的“泥潭”中抽身而出

但凡做教师的,基本上都目睹或亲身经历过师生冲突事件。冲突过后,教师或者怒气冲冲,或者心有余悸,但同时,我们不得不进行自我追问:为何会发生师生冲突事件?遭遇师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昨天语文课,城没有写作业,还撒谎为自己开脱。那一刻,我气极了,狠狠地把书掷向了城的肩膀。孩子遭受了重重一击,我还是怨气未消,再一次把另一本书扔向他,紧接着一连串指责的话语一股脑儿从口中喷射出来。孩子们吓坏了,一个个目瞪口呆地望着我。昔日的温柔班妈怎么又变成了“母老虎”!两年来,我在城身上花费的心思最多,在他身上倾注的力量最大,可是为什么这个孩子面对着我的一次又一次的鼓励和帮助居然无动于衷,甚至报之以谎言!那一刻绝望、痛苦一起袭来,让我一时间失去了理智,而在教室里上演了“疯狂”的一幕。

不难看出,这次冲突是由教师主动引发的单向性冲突。案例中的教师在师爱的名义下碰撞着“城”这面“南墙”,不仅碰上了,还碰得头破血流。这位教师显然属于信奉甚至是迷信师爱的教师。

以我之愚见,信奉师爱的背后,是潜意识中隐藏着的“教育万能”的教育观。如果真把这样的万能感强压在教师身上,这不是活脱脱的“教师万能论”吗?如此,无疑是把教师推上了风口浪尖,教师也把自己逼上了最前线,只能背水一战,拼命地与问题学生或学生问题较劲儿。长时间如此,焦虑感、挫折感会油然而生,极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此时,一个小小的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引发教师焦虑情绪的导火索,师生冲突一触即发。

其实,师生冲突是师生互动的结果,教师是这一互动中潜在的导演。我们再看一则双向性师生冲突的案例。

上课的时候,一个女生在看课外书。我问她:“你在干什么?”她说:“在看书。”

“上课不听课,看什么书呢?”

“我不看书,难道要听你的课呀?”

“在我的课堂,不听我的课,你来干什么呢?把书交给我!”

“不交!”

……

遭遇学生顶撞,无论从感情上,还是从面子上,多数教师都觉得受不了。但教师是否考虑过学生的感受,他们接受得了吗?所以如果教师面对的是外向、攻击性强的学生,一定会顽抗到底。两难境地就在师生共同的“感情”基调下开始进入互动:一个下不了台阶,一个死撑到底。师生冲突就此发生,甚至诱发弑师事件。如果面对的是内向型的学生,可能出现表面服从,暗地里和教师较劲的结果。看似问题得到解决,实际上为后期新问题的产生埋下了伏笔,严重的可能引发学生的自杀行为。

教师是成年人,在师生冲突中无疑拥有一定的主动权。所以,若要解决师生冲突,还得从教师自身入手。我个人认为可分三个层面应对师生冲突。

第一层面:强制冷静,撤离现场

初为班主任时,我也时常因压力大而产生不良情绪,还曾对学生大吼大叫,引发了不少师生冲突。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非常不成熟、不理智,甚至不专业。一次,我看到王晓春老师的一句话:“发怒解决不了问题,更不能增长智慧,还可能让问题变得更糟糕。”从此,我就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每一次情绪失控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多念叨几遍。几次下来,我学会了冷静。我还把这句话送给了情绪容易失控的家长,他们反馈说效果还不错,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也比以往更冷静了。

毕竟,只有先冷静下来,才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任凭情绪发泄,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的形象,还会增大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甚至把学生“逼”到对立面,于己于人都不利。而且,学校本来就是一个让学生在不断的犯错中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完善自己的地方,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过程。所以冷静下来,撤离现场,才是上上之选。

第二层面:积极探究,对症下药

师生冲突大多是因某些问题未解决好而导致的。事实上,很多班主任面对学生的问题时,往往只依靠几种办法去解决。一旦问题没有解决好就感觉压力倍增,不良情绪就上来了。所以当务之急是多攒些“武器”:定规矩、搞评比、说服、师爱、威信、舆论等都是“常规武器”,同时还要搞清楚各种“武器”的特点和使用技巧,最后根据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

如果学生只针对某位教师发难,那毋庸置疑,他对该教师相当地不满。出现这种问题多半是由于以前的一些师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后期又被不断激化的结果。这种情况只有找到最初的症结,教师主动出击,问题才能得到圆满解决。如果教师之前和这名学生没有发生过冲突,我一般建议教师改变态度,立即与学生平等沟通。因为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没有积怨,而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如果是教师误会、错怪、冤枉了学生,就要马上改正;如果最近同学关系紧张,就要教他怎么与同学正常交往……只有教师先熄灭怒火,平等对话,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并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如此处理,学生不但学会自律,还会增强对教师的信任感。这种深入探究的过程,既处理了现场,又跟进了事后的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水平。

第三层面:积极管理,朝向美好

我认为,“积极”与“管理”结合,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积极管理有两层意思:一是班级规则系统的积极建立与维护;二是引导大家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方面,而不是错误与消极的方面(摘自干国祥的《积极管理》)。

教育应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快乐生活、高效学习、健康成长,或者通过认知、体验、践行等提高自己的心理机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一个积极向上无恐惧感的班级是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形成的,形成的过程与结果,也是师生共同成长,提升各自心理水平的过程与结果。师生的生命质量都提高了,师生冲突将会大大减少。所以解决师生冲突的第三层面,重点不在师生冲突问题的本身,而是朝向美好,发展师生生命力量中最美好的一方面,在互动中进入良性循环,彼此成就。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

上一篇:结满爱的苹果树 下一篇:“非洲日记”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