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务杠杆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4 10:37:57

浅谈财务杠杆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10-000-01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也随之面临着各种风险,由于生产方式,经营规模等原因,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存在较大差别。这使得经营杠杆的作用凸显出来。 企业的经营风险的分析可以从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作者认为,非财务因素可以对经营风险的成因做出解释。文章介绍了经营杠杆原理以及其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衡量,着重就经营杠杆在生产企业短期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加以分析说明。

关键词 经营风险 经营杠杆 决策分析

1、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管理会计对经营杠杆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经营杠杆实际是评价企业经营风险、揭示销售与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指标,以其作为研究目标进行研究,可以推进企业成本管理,使投入与产出相结合,获得成本竞争优势,因此对我国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通过经营风险和经营杠杆的应用研究,对经营风险的相关理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了解预测和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

2、经营风险与经营杠杆理论

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由于战略选择、产品价格、销售手段等经营决策引起的未来收益不确定性,特别是企业利用经营杠杆而导致息前税前利润变动形成的风险叫做经营风险。

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额)变动对利润(EBIT)的作用,称为经营杠杆。由于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 因此, 常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系数是表示EBIT随销量(或销售量) 变化幅度,其计算公式为DOL=(EBIT/EBIT)/(Q/Q) 其中,EBIT――基期是息税前利润 EBIT――息税前利润的变化(即报告期的息税前利润-基期的息税前利润) Q――基期的销售量Q――销售量的变化

经营杠杆系数涉及的是企业资产水平对企业营业利润产生的影响,这些资产促使营业利润变动的百分比要超过产品销售变动的百分比。可以近似地把固定成本比重看作是经营杠杆的“支点” , 运用经营杠杆,就是通过改变这一“支点”的“位置” , 使销售额的变动引起EBIT 的不同程度的同向变动。由于销售可能增加, 也可能减少, 从而引起EBIT 不同方向的变动, 因而经营杠杆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当销售增加时, 经营杠杆的有利作用使 EBIT更大幅度地增加; 另一方面, 当销售减少时, 经营杠杆的不利作用又使EBIT更大幅度地下降。

3企业中的经营风险与经营杠杆

3.1经营杠杆在短期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3.1.1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工业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某些产品不能适销对路或质量较次,款式陈旧等原因,造成市场滞销,仓库积压,发生亏损,这就引起了亏损产品是否要停产或转产的问题。无论产品是否停产,其固定成本是不变的,如果通过杠杆的计算得出不再生产亏随产品的经营杠杆系数大于继续生产亏算产品的经营杠杆系数,则说明若不再生产该产品则企业的经营风险会增大,故应当在第二年继续生产该产品。

3.1.2半成品进一步加工或者立即出售的决策

在某些行业的企业中,经常会面临着出售已部分完成的半成品或进一步加工未完工产品年后在进行出售的选择问题。例如棉纺织厂既可以出售半成品棉纱,也可以通过对棉纱继续加工制成完工成品后再出售。当然,完工产品的销售单价要比半成品高,但继续加工一般都要追加变动成本和专属固定成本。用经营杠杆分析帮助决策,如果进一步加工的产品经营杠杆系数小于半成品的经营杠杆系数,即继续加工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那么企业应当将产品至完工后再出售,继续加工后再生产既增加利润又有利于降低风险。

3.1.3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

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出开发新产品外,还可以考虑是否接受客户的追加订货。按照传统的会计观点,在对方出价低于单位成本明显接受该项订货是不合算的,何况接受订货每年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更扩大了亏损数额。但通过经营杠杆分析可以发现,如果接受订货的经营杠杆系数小于不接受订货的经营杠杆系数,且接受订货使收益总额多,那么说明接受订货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故应当选择接受特殊订货,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并增加企业利润。

3.2企业日常活动中的经营杠杆效应

结合中小型企业的现状,许多企业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资产利用率低下,企业盲目求大,进行大规模的重复的固定资产投资,使机器设备开工不足,生产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单位固定成本上升,企业以较低的销售额维持较高的固定成本,使经营杠杆系数变大,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对此,只有结合市场需求,处置闲置固定资产,加快企业资产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使企业形成合理的规模经济,降低单位固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根据前面对经营杠杆的探讨可以知道,产品价格对企业息税前利润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提高产品价格,可以直接增加企业息税前利润。因此企业只能加大产品开发力度,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明确市场定位,对企业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提高产品价格,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

参考文献

[1] 杜英斌,对财务杠杆理论与应用的探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J],1998年第3期

[2] 朱启莲、于慧源,浅谈营业杠杆系数及其应用,财会月刊[J],1997年第4期

[3] 李天民,现代管理会计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上一篇:关于国库统一支付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分析会计实务中易混淆项目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