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控研究

时间:2022-08-24 10:21:50

地方性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控研究

摘要:在地方性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同时,经营风险的防范对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特点,分析了地方性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些经营风险,提出了地方性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控的理论对策。

关键词:地方性 商业银行 经营风险 分析 管控

一、引言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家逐步放开资本管制和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地方性商业银行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到2012年底,全国地方性商业银行总数已经突破100家,其中3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已经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另有14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在排队等待审查上市。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拓展市场份额和壮大资产规模,地方性商业银行不断创新经营思路,拓宽经营渠道,地方性商业推出了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对中小型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对个体客户进行信用支持等。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得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吸引存款数额和资产规模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跃。然而,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和资产扩张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的隐患,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经营过程风险。因此,分析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并建立有效的管理对策,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方性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分析

经营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的各种经营过程中,包括了资本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利率风险等。地方性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特点,导致了地方性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许多经营风险。

(一)地方性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负债规模却不断上升,面临着较大的资本风险

地方性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相当于国有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而言,资产规模仍然处于劣势。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一季度,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为632992亿元,而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为129371亿元,仅为大型商业银行的1/5。由于资产规模相对较小,使得地方性商业银行整体实力不足,而且当前资产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良或者劣质资产。据银监会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3年一季度,大型商业银行为0.98%,而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83%,农村商业银行为1.73%。因此,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较差。

与此同时,银行业本身作为负债经营的行业,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负债规模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银行业垄断优势不断消失的市场背景下,地方性商业银行有更大的冲动和压力来提高负债比率,减少资本金持有规模。截止2013年一季度末,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总负债规模为120833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25.59%,而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负债规模为591190亿元,仅比上年度同期增长了9.29%。持续攀升的负债规模,极大的损害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偿债能力,不利于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经营稳定性。

(二)地方性商业银行对重点客户过渡依赖,面临较高的集中信贷风险

受经营范围的制约,地方性商业银行无法像其他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那样,在全国范围内挑选最优质的客户或者信用较高的客户,而只能依赖于当地的政企客户资源,开展信贷或者金融服务。然而,当地的优质客户资源往往比较稀缺,同时又面临被其他国有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抢客户”的风险。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一杯羹,地方性商业银行不得不采取重点客户培育和维系的经营思路,对重点客户进行专项服务和优惠,甚至进行长期的服务支持。这样的经营思路尽管能够保持银行的重点客户不流失,同时也带来了集中信贷的局面,使得商业银行对于某几个重点客户过渡依赖,也就是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了同一个篮子”,一旦这些重大客户发生经营危机,地方性商业银行势必会承受重大损失。

(三)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客户以中小企业居多,难以及时全面获取客户经营信息,面临着较高的信用风险

地方性商业银行大都致力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支持和服务于当地中小企业、私营企业、个体金融客户。这些服务理念和服务对象的选择,正是地方性商业银行从激烈的市场夹缝中获取生存,从而走向繁荣的制胜之道。然而,从经营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由于我国当前企业经营信息自我披露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很多大型国有企业的经营信息都无法在第一时间被投资人获知,更不用说中小企业或者私有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小企业往往会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来钻银行经营的“漏洞”或者采取虚假欺骗行为,来骗取银行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而事发之后,已经于事无补,承担损失的只能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相对欠缺,在面临系统性风险时,无法抵御残酷的市场竞争并摆脱市场困境,使得地方性商业银行面临着很高的坏、呆账风险。

三、地方性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一)积极拓展和利用内外两个融资渠道,提高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巴塞尔II资本协议》提出,金融机构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的标准。同时,《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这两个金融业指导标准的实施,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必然会下降,资本充足率的降低必然会加大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压力。

为了更好的应对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压力,地方性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两个融资途径。一方面,通过留存收益转资本、定向增发股份等内源性的资本补充方式和发行次级债券、定向增发股票等外源性的资本补充方式了来补充核心资本;另一方面,地方性商业银行更需要充分理解和运用银监会颁布的《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对于资本创新给予的政策空间,发挥商业银行资本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快合格资本补充工具的创新,探索优先股等非普通股新型资本工具,拓展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夯实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稳健性。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构成及控制对策分析 下一篇:新形势下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