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要点

时间:2022-08-24 09:57:56

浅谈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桩基有着节省施工工期、确保工程质量的优点。本文就桩基的应用、桩基的处理原则及桩基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引言

中图分类号: TU4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科学技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的种类,不管是在形式上、在设计方法上还是在使用设备上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建筑工程中桩基施工技术概述

从目前建筑工程中的桩基施工技术来看,桩基施工技术的要点在于桩基的结构形式。目前桩基的结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称之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桩基类型,另一种是称之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基类型。这两种类型的桩基结构主要区别在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基,主要是在混凝土预制厂内按照设计尺寸进行预制,桩基的外形、规格以及强度都是按照设计参数执行的,强度和质量有足够的保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预制桩都是被机械打入地基之中的,在强度和耐久度上面具有突出的优点。从目前的混凝土预制桩的应用来看,主要有实心桩和管桩两种类型。

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些时候受到施工地点和施工条件的制约,无法使用预制桩桩基,这时候要达到桩基的强度和耐久度,就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基形式。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是指在施工现场,先利用钻头将桩孔钻好,然后向桩孔内插入钢筋作为骨架,最后向桩孔中灌入混凝土。这种桩基施工技术的好处在于,可以适应特殊地形的桩基地点,并且能够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及时调整桩基的数量和深度,实现桩基的强度和耐久度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目前的混凝土灌注桩根据桩孔的形式主要分为套管成孔混凝土灌注桩、人工挖孔护壁混凝土灌注桩、干作业成孔混凝土灌注桩。目前这两种桩基施工技术在工业与明用建筑工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桩基的应用

桩基础方案在诸多建筑形式中得以广泛应用,比如:粮仓、仓库等重型工业厂房与荷载过大的建筑物。不允许地基有不均匀沉降和过大沉降的高层建筑或其他需要建筑物。对大型或精密设备基础,要求减小基础振动、减少基础振动对结构产生的影响,或要控制基础沉降及沉降速率。高耸结构建筑物如输电塔、烟囱等宜采用桩基以承受较大的水平力和上拔力,或用以避免结构物的倾斜。软弱地基或特殊性土上的各类永久性建筑物,或以桩基作为地震区结构抗震措施的建筑物。当地基上部软弱而下部太深处埋藏有坚实地层时,最宜采用桩基。如果软弱土层很厚,桩端达不到良好地层,则应考虑桩基的沉降等问题;通过较好土层而将荷载传到下卧软弱层,反而使桩基沉降增加。总之,桩基设计应该注意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这两项基本要求。在工程实践中,由于设计或施工方面的原因,致使桩基不合要求,甚至酿成重大事故者已非罕见。因此,做好地基勘察,谨慎选择方案。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力求方案科学完善、严谨合理。

三、桩基处理的一般原则

当桩基发生质量问题后,若处理不及时,结果给工程留下隐患。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处理方法如下:处理前应具备的条件事故性质和范围清楚;目的要明确,应有预定处理方案。事故处理应满足的基本条件对事故处理方案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对未施工部分应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事故应及时处理,防止留下隐患。桩成孔后,应检查桩孔嵌入持力层深度、岩石强度、沉渣厚度、桩孔垂直度等数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设计要求,就应及时分析解决,方能灌注砼、移动钻机,防止类似问题产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基桩开挖前必须全面检查成桩记录和桩的测试资料,发现质量上问题,必须经研究后方能挖土,防止基桩开挖后再来处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应考虑事故处理对已完成工程质量和后续工程的质量和后续工程的影响如在事故处理中采取补桩时,应考虑会不会损坏混凝土强度和较低的邻近桩。

四、桩基施工的技术要点

1、施工顺序要合理

合理的施工顺序,能减少施工难度,所以,在施工方案中要认真统筹,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在可能的条件下,先浅后深。一般情况下,桩孔愈深,难度愈大。较浅的桩孔施工后,既可以加固上部土层的稳定性,也减少了深孔施工时的压力。如果是在含水层或有动水压力的土层中施工,则应先施工(或迎水部位)的桩孔,这部分桩孔混凝土护壁完成后,可保留少量桩孔先不浇筑桩身混凝土,而做为排水井,以方便其它孔位的施工,从而保证了桩孔的施工速度和成孔质量。

2、预制桩的施工技术

2.1 预制桩施工时,应该将桩静置而且经过蒸汽的养护,桩身内部的混凝土强度与预先设计的强度相符时方可施工;在进行沉桩的施工时,利用经纬仪严格的测量,使桩应该保持垂直,误差不超过0.5%,偏差较大时,将导致桩身容易开裂。

2.2 在桩冒和送桩器的选择上,不仅要保持外形上的相互匹配,而且在强度和刚度的选取上也一定要合格。桩冒和送桩器的下端可采用开孔的方式来加强桩内部同外界的互通性能,避免因气压或水压过大导致出现气锤或者水锤,影响到桩头的质量;在接桩、送桩的过程中要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尽量做到每次沉桩的操作都一次到底,避免出现的短暂性停歇。但在沉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贯入度不正常,桩身出现偏差或位移时,为了避免桩身或者桩顶的损坏应立即停止沉桩,分析情况加以解决后,接着方可继续施工。

2.3 进行接桩的操作施工时,通常采用钢端板焊接的方式,在桩身离地面一米的距离时即可进行焊接、接桩。首先将桩顶清理干净,再进行定位板固定,接着再将上段的桩吊放在下段桩的端板上,利用定位板将上下段的桩接直,如果在两段桩的衔接处有空隙,要利用锲形的铁片加以焊接固定。接头处坡口槽电焊应分三层对称进行,焊接时应减小焊接变形,焊缝连续饱满;焊后清除焊渣,检查焊缝饱满程度。接桩时要时刻观察两节桩身的衔接情况,保证圆角和直角相互正对,焊接完成后一般情况下静压桩等候6分钟、锤击桩等候8分钟为后才能沉桩,不得用水淋等方式快速冷却。

2.4 对于空心桩一般不进行截桩的操作,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必须要截桩时,将不需截掉的桩身加以固定后,采用机械分割的方法,沿着钢箍的上边缘利用气割法进行切割,绝不可以利用人力进行强行的截除。

3、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对于灌注桩来说,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桩的长度下可以适当的进行调整,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可以尽量的节约钢材,而且单桩的承载能力也比较强,不仅在单打工艺中会被用到,还应用在复打工艺中,除此之外在高层的住宅建设中也有应用。

3.1 在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不允许出现基础过大或者过于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在对具有烟囱等高结构的建筑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桩基承受水平力,桩基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避免结构物出现倾斜。如果地基比较软弱,或者是一些特殊土地,我们都可以利用桩基来起到抗震的效果。在操作一些比较大型或者是比较精密设备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基础振动对结构产生不好的影响,可以选择控制基础沉降。如果地层比较软弱,就需要注意桩基沉降。 3.2 在设计桩基时,需要重点考虑地基的具体承载能力以及变形这两个基本要素。如果在设计时或者是在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够谨慎,桩基不符合要求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出现。因此,仔细的勘察地基,设计工作做到位,选择最佳的方案,施工要精心,这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桩基工程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的基础设计桩基,桩基的质量决定了建筑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设计方、工程监理单位等都要给予桩基工程重视。一旦发现桩基出现意外,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工程监理以及相关负责人,并及时并采取正确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 左军军. 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 现代装饰(理论), 2011,(11) .

[2] 王晨媛. 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33) .

[3] 时春刚. 浅谈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要点[J]. 科技风, 2011,(10) .

上一篇: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施工重点及技术处理 下一篇:企业用工的法律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