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时间:2022-08-24 09:06:36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摘要】 目的:总结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并分析共19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开始时给予剂量为20~30 mg/(kg・d)的红霉素注射,进行连续7 d的静脉滴注并观察是否产生反应,按照红霉素治疗有无效果将两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将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等进行对比,寻找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每个相关独立因素的临界数值。结果:选择的193例患儿中有35例进行红霉素治疗无效果(观察组),另外158例用药后明显好转(对照组)。两组发热持续时间、乳酸脱氢酶及铁蛋白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支原体; 获得性肺炎; 幼儿; 红霉素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6-0133-02

doi:10.14033/ki.cfmr.2016.26.075

肺炎支原体已经成为6岁以上的幼儿患获得性肺炎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医院临床方面发现很多肺炎患儿,即使在快速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情况下,患儿的病情仍然未见改善,临床表现仍包括持续的发烧不退、两肺内的病况愈发严重,甚至出现某些肺部以外的并发症,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就会很容易留下患儿肺部的不良后遗症[1-2]。因为这类肺炎支原体肺炎若只进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用药治疗无法阻止患儿病情的恶化,因此称该病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其中国内外的很多文献中提到的重症性支原体肺炎也在其中[3]。本次研究将通过7 d的红霉素治疗后病情进展无效果的难治性肺炎患者的病症资料进行总结性的整理、分析,并总结通过治疗7 d后没有效果的患儿的临床表现,为以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探索治疗提供可靠参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19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选取标准为:年龄5~14岁;患儿有咳嗽、发烧等临床病征,胸部影像检查提示为肺炎;排除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及临床资料不完全的患儿。结合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正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治疗,7 d后,若仍持续高烧不退,临床表现和胸部的影像检查情况更加严重,X光检查片或肺部CT检查出现大范围、一致均匀且大密度的阴影实变,则诊断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所有患儿入院后开始时给予剂量为20~30 mg/(kg・d)的红霉素注射,进行连续7 d的静脉滴注并观察是否产生反应,按照红霉素治疗有无效果将两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1.2 方法

1.2.1 治疗效果观察 记录19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红霉素治疗之后机体温度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总过程;包括无效患儿结合甲泼尼龙药物治疗后机体温度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总过程。

1.2.2 各项指标检查 记录患儿最初入院时的各项指标检查数值。第一,血液常规,包括白细胞的数量、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血红蛋白值等;第二,C反应蛋白值、降钙素原值;第三,血液生化:白蛋白、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等;第四,病原学的检测:痰液标本的涂片以及病原体培养。经过红霉素治疗7 d后,仍然发烧持续不退、临床表现和胸部检查表现恶化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复查以上实验室的检查项目。

1.2.3 影像学检查 观测患儿初始入院时双肺病变的类型及部位;对于进行红霉素用药治疗7 d后,仍然高热不退且临床表现更加严重的患儿,给予胸部影像复查,并观察肺部的影像是否转归。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本次有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选取的193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都进行红霉素静脉滴注,有35例进行红霉素治疗无效果(观察组),另外158例用药后明显好转(对照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室检查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的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比例、CRP等水平都显然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胸部X线片表现

对照组入院时,有70例为单一肺叶大叶发生实变,所累积的范围不超过肺叶的2/3,且都有支气管充气阴影;有80例为单双侧肺叶内的多发性云絮状阴影;剩余8例表现为双侧支气管发生炎症。观察组入院时,有4例的胸部X线片检查表现为双侧支气管发炎,其余31例为单一肺叶大叶发生实变表现,所累及的范围也不超过肺叶的2/3,且都伴有支气管充气阴影。两组入院时肺叶大叶发生实变的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上一篇: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基于项目管理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