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规则变动及中国的应对

时间:2022-08-24 07:05:24

全球贸易规则变动及中国的应对

【摘 要】 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的新贸易规则既有在 WTO 体制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又有新议题。面对全球贸易规则的转变,给我国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机遇。本文通过分析新规则的内容、特点,结合当前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进一步指出新规则谈判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应如何应对。

【关键词】 世界贸易格局 全球价值链 新贸易规则

一、国际贸易规则调整的原因

(一)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困境

关贸总协定从1947年到1994年一共举行了8轮谈判。1993年12月15日,在第8轮乌拉圭回合上,各方代表协商最终签定了一份“最后文件”。这份文件表明,将会成立一个世界性贸易组织,代替关贸总协定,与此同时,关税减免的产品范围也增加到了几千种,贸易规则也进一步扩大到了服务贸易领域以及农产品交易的领域。1995年,关贸总协定总协定128个成员国在日内瓦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告乌拉圭回合圆满结束。从1996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WTO)也正式代替了关贸总协定实施制定与推行全球贸易规则。

(二)多边贸易谈判困境----基于多哈回合

2001年 11月,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会议在卡塔尔举办,开启了新一轮的谈判。基于这种局面,导致了多哈回合谈判已经开展了14年,依旧看不到谈判结束的胜利曙光。从具体方面来讲,多哈回合主要面临两方面难以突破的困境:

第一,谈判参与方众多,议题广泛且利益不同。140多个国家代表了世界上绝大数人口的利益,参与方都有各自的利益要求,WTO需要协商一致的缺陷又使得谈判的效率非常低。

第二,WTO成员的构成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力量崛起。WTO成员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从而导致WTO内部力量倾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差距形成所谓的“南北鸿沟”导致各方的利益要求不同。所以,南北国家就某项议题达成一致的难度非常大。

二、新一代国际贸易规则的特点

TPP、TTIP等高规则谈判制定了“高标准、宽范围、广区域”的世界贸易规则,必将引领21世纪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TPP国际贸易规则的高标准包括:(1)市场准入:全面推动货物和服务市场的开放;(2)投资议题:投资范围扩大和投资者保护;(3)国有企业议题:对国有企业的行为进行限制:(4)保护环境和劳工:国际贸易规则的新议题。

三、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中国面临的挑战

1.国际市场上被边缘化

新的规则所倡导国企竞争中立、知识产权、管制一致性等条款对我国加入新规则谈判增加了很大难度,这也正是我国是否加入谈判的最大顾虑。长期以来,外贸和外资占据我国GDP贡献的一大部分,欧盟和美国分别是我国第一大和第二大贸易伙伴,TPP、TTIP的建力,对我国外贸的发展是毁灭性打击。

2.国际地位削弱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政治地位得到不断提升,在发展中国家中实力是最强的,话语权也在不断的提升,在东亚一体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也巩固起来。美国加入TPP谈判之后,给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增添了更多的政治以及战略意义,也冲击了中国在东亚格局中的地位冲击。尤其是日本和韩国的加入,以及美国正在积极游说泰国,这样中国将在亚太地区被孤立。

(二)中国面临的机遇

1.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借机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需要将TPP作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契机,通过TPP谈判,美国加将强同亚太经济体的经贸往来,并推行自己的贸易主张,建立一个高标准的经济合作平台来符合其经济利益。美国正在凭借其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试图主导亚太一体化的进程。通过TPP谈判可以弱化差异性,制定统一的标准,促进贸易自由化。我国在前期应该持续关注TPP 谈判态势,适时作为列席观察员加入到谈判中。

2、 对我国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形成倒逼机制,促进国内经济转型

多哈回合无法满足美国对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问题的关注,那么它将会借助TPP、TTIP等来推行其主张。美国国内正在积极开展绿色制造业计划,未来绿色壁垒很可能成为我国对美出口的拦路虎。中国应提前做好准备,发展绿色制造业。 新贸易规则将进一步加快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国应该顺应经济发展趋势,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并与美国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

四、中国的应对

1.全面主导周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构建

东亚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往来的重要区域,日本是我国主要的进口来源地,而东南亚各国是我国重要的产成品出口市场。而我国与日本有难解的侵略认知难题,与东南亚各国的领海争端问题悬而未决。尤其是在美国意图布局亚洲,孤立我国的情况下,更不能任由态势恶化。加快推进与东亚经济体实质性区域经贸合作进程 ,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据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借助这一平台,增强自己与发达国家谈判的筹码。 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一带一路”有望形成除大西洋贸易轴心和太平洋贸易轴心之外,新的以亚欧为核心的全球第三大贸易轴心。

2.在WTO 机制内推动全球贸易多边谈判

WTO是当今世界规范全球贸易的唯一国际组织,为广大成员参与并受益于国际贸易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打击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凸显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强大生命力和制度优势。

对中国来说,通过多边谈判把不同的区域贸易协定进行整合化、标准化是最好的选择,让WTO可以重新获得之前地位,推动各方按照巴厘岛会议精神进行实施。

3.密切关注 TPP、TTIP 等发达国家主导的贸易投资谈判的动向,积极应对

目前对我国来讲,接受新贸易的约束存在很大困难。但是 TPP 和 TTIP 的谈判会在某种程度上削弱WTO组织的影响力,我国应该对加入TPP谈判的可行性与可能性展开战略性分析。我国应以上海自贸区为起点,不断扩大,从制度层面上降低同新规则的对抗,同经济发展水平相背驰的规则,应做好谈判准备。既要做好加入谈判的准备;也要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双边以及多边自贸区。

上一篇:试论企业人力资源中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Kazoo To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