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六模块”教学“精讲点拨”的感悟

时间:2022-08-24 06:01:45

对“六模块”教学“精讲点拨”的感悟

摘 要: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讲解无疑要“精讲点拨”。课堂点拨需要教师洞悉学生的思维,动态把握课堂资源,适时地加一把火,或生成拓展出新的知识,或解疑答难。教师的引领相当重要,“点拨”使得师生达到共鸣,教师的讲解无疑要“精讲点拨”。

关键词:“六模块”教学; 精讲点拨; 巧妙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11-001

随着连云港“六模块”教学的改革春风,我们温泉中学也开始了“三精”活力课堂的探索,“三精”即“精学、精讲、精练”,笔者主要在本篇文章中浅谈对“精讲”的理解。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讲解无疑要“精讲点拨”。课堂点拨需要教师洞悉学生的思维,动态把握课堂资源,适时地加一把火,或生成拓展出新的知识,或解疑答难。然而怎么“精讲”?““点拨”什么?如何更好地让“精讲点拨”发挥它“穿针引线”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精讲点拨”呢?

一、对于“精讲点拨”,教师应如何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自古以来,教师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而教师也一直是教学的绝对支配者,以讲授为主。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越来越得到大多数教师的认可。提高自身教学修养,成为当下教师共识。

2.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

“精讲点拨”对教学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学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针对特定的对象——学生,为达到某一种预想的效果而使用的语言。生动、形象、幽默、富于理想情感的语言,就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而枯燥、乏味的语言,不仅学生听得疲惫,老师也吃力。由此可见,精心设计的教师语言,能把抽象的事理讲清楚,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讲清楚,能把静止的事件讲生动起来,启发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研究,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把握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如何出现更好的“精讲点拨”,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在预设中一定要备好教材和学生,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的选择,教师有智慧的在学生感到困惑处,采取适当的教育技巧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使学生积极的解决遇到的困难,如果困难很大,教师应用简洁而到位的语言进行讲解或改变之前教学设计,教师重新换一种思路让学生尝试去解决。

二、课堂教学中,“精讲点拨”的妙用

1.串联新旧知识

现代数学教学观与传统数学教学观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将数学看做“数学活动”,是重“数学化过程”,重“主动获得、自主建构”,本案例从实际情境出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水平探究三角形内切圆圆心的位置,并与三角形外接圆做比较,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内切圆的本质。

案例1:

城区有一块三角形的空地,计划在上面建一个圆形花坛,要求使圆形花坛与三角形的三边相切,这个圆该怎么做?

师:要确定一个圆需要什么条件呢?现在假设有一个圆和三角形的三边都相切,它的圆心满足什么条件?

生: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师:那这个点怎样确定呢?

生:是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

师:实际作图中需要作出三个内角的平分线吗?

生:只要作出两个角的平分线就好。

师:圆心,半径呢?

生:过圆心作垂线段,就可以了。

师:对比一下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作三角形的外接圆有什么不同?

生:确定圆心和半径的方法不同。

2.典型例题变式解析

例题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讲解到位而不越位。精讲不等于少讲,有的老师怕讲的多了,就不是精讲了,而是该讲的要讲深、讲透。精讲过程中应该体现题目的考查内容,对于一个题目要带动学生分析,采用启发的方法把学生调动起来,教师要对一些关键环节重点强调。精选和精讲例习题,选择和设计的问题有启发性、灵活性、综和性,倡导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法,这样例习题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精讲”能重视“通法”的引导、领悟、总结,真正由“一题带一类”。

3.学生思考的导引与启发

“精讲”是老师以引导者身份进行诱导、点拨,以组织者身份让学生展开讨论,以参与者的身份成为合作者。学生会的少讲或不讲,碰到“疑难杂症”,教师循循诱导,适时点拨。

4.画龙点睛的点评与归纳

学生画龙教师点睛,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和谐。

案例2:

师:小华和小兰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字母A、B各表示什么?

生:地点。

问题2:师:阿P和小D看《阿Q的故事》,字母P、D、Q各表示什么?

主:人名。

师:⑴练习簿的单价为0.5元,100本练习簿的总价是多少?

生:0.5×100=50(元)

师:⑵练习簿的单价为a元,100本练习簿的总价是多少?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问题⑵与⑴有何不同?

生:用字母a来表示单价。

师:a在这里表示什么呢?

生:数。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主题——用字母表示数(点睛)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针对课堂中所出现的一些情况予以评价、精讲点拨或调控。对学生完成任务中的精彩表现,不足之处,教师要予以激励性评价和矫正性评价;有些知识与方法,学生难以在现有的认知水平上去认识和体会的,教师要予以精讲点拨、补充。教师的点拨要适时到位,给学生留有消化的空间,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迂回一下,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题,引导学生逐步达成目标。教师还需要把握好点拨的时机、点拨的方法、点拨的力度与点拨的标准。

上一篇:浅谈问题化教学模式在历史一轮复习的应用 下一篇: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