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时间:2022-08-24 01:25:40

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 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生态农业建设和可持续经营管理,又是推进新世纪我国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是农村与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关键词]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396-01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和农村实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仍然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多强调经济可持续性,而忽视农村生态与社会的可持续性。二是21世纪既是生态文明时代,又是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时代,即“三位一体”的新时代,从而使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三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目前规模不大,覆盖面范围比较小,在整个农业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因而还没有成为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四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建设还存在许多函待解决的难题,比如经营规模不大,劳动力投入太高,产业化水平很低,技术体系不完善,观念理念还比较落后等。五是近年来对农业提出了高度商品化、高度生态化等要求。基于此,我们对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研究。

一,加强对相关生态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落实,注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民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曝光,公众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关心。作为全国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近年来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先后出现“毒白菜”、“毒大姜”等备受社会关注的事件。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食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出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落实,对出现的问题严格查处、依法办事,切实保证从源头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让老百姓都吃上质量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进一步完善市、镇(街道、市属开发区)、企业、重点市场四级质量监测网络,重点加强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执法中队和检测室建设,配备检测仪器设备,落实固定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加大对蔬菜生产基地、大中型超市、蔬菜批发市场等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的频率和次数,确保主要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9.8%以上。全面落实农药、兽药、饲料登记备案和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农业化学投入品生产、经营、鼓励发展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监管,保障农(畜)产品质量源头安全。

二,加大投入,提高生态农业相关科技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农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农业。所以,生态农业建设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和整体效益。要加强与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争取新技术新品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加生态农业技术手段的有效供给。如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来开发研究生态农业技术,注重可操作性和使用性;各级政府要增加对生态农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大力营造崇尚科技、应用科技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励农民能手、企业等力量进行技术开发的积极性;要建立生态农业技术需求的内在扩张机制;要尽快建立健全新科技推广系统等。

同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协会、农业大户等组织或个人加大科技投入,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研发,落实自主创新的各项税收政策。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蔬菜产业项目为契机,加快市育种育苗中心建设,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组织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增四改”、水果标准园建设等项目,加快优质专用小麦、特色蔬菜等新品种推广,加快推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转化应用。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生态农业发展的社会氛围,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迫切需要理念上的更新。虽说生态农业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真正了解生态农业的人数极其有限。为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具体实践中,要把一般性的宣髌占坝氲湫褪痉督岷掀鹄矗建议在生态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建立融教育、娱乐、生产、消费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并在有关传媒开设“生态农业”专题,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宣传营造生态农业发展的社会氛围,逐步使社会各方面形成共识,进一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当前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生态农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来营造好的发展氛围,引导好的舆论导向十分重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示范带动、典型引路、突破山区、全面发展’,,继续实施市抓示范园、镇抓示范区、村抓示范户运作模式,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平台,组织开展水果、蔬菜、小杂粮等绿色、有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宽生态农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目前,生态农业发展受到规模、基础设施、水利等方面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山区乡镇客观地理条件限制较多,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步伐。下一步,应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包村扶贫资源整合力度,建立专项包村扶贫、行业包村扶贫、社会包村扶贫“三位一体”的大包村扶贫格局。建立完善包村扶贫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把包村扶贫工作纳入各部门单位年度考核范围更好地调动包村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资金和技术投入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源泉,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一定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对于当前农业投资短缺及机制的不足陷,我们一定要创新农业发展的融资渠道,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而且,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生态农业的公益性属性,要建立一个开放的投融资环境,要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有机结合的生态农业投入机制。

此外,通过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效应带动,提高竞争力。要建立完善生产标准体系,制定主导农产品有机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产学研联合,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组成有机农业技术顾问团,帮助解决有机生产技术难题;建立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深入开展品牌创建。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坚持把自然条件、生态优势和产品质量有机融合,统一包装策划,多渠道、全方位宣传。积极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绿色食品博览会等高层次会展。

参考文献

[1]杨武德.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2]刘朝瑞.我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探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上一篇:美国南海政策新发展与中美亚太共处 下一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复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