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范文

时间:2023-02-21 15:33:02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GAP; 中药材; 种植; 生态经济学

Ecological agriculture: future of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GUO Lan-ping, ZHOU Liang-yun, MO Ge, WANG Sheng, HUANG Lu-q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ao-di Herbs, 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in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GAP)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we introduced the origin, concept, features and operative technology of eco-agriculture worldwide, emphasizing its modes on different biological levels of landscape, ecosystem, community, population, individual and gene in China. And on this basis, we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nd proposed its development ideas and key tasks, including: ①Analysis and planning of the production pattern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national wide. ②Typical features extraction of regional 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③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and its mechanism between typical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each region and the micro-ecology of rhizosphere soil. ④ Study on technology of eco-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⑤ Extraction and solidification of eco-agriculture mode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⑥ Study on the theory of eco-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Also we pointed out that GAP and eco-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are both different and relative, but they are not contradictory with their own features. It is an irresistible trend to promote eco-agriculture in the GAP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and coordinat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eco-agriculture); GAP;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ultivation; ecological economics

doi:10.4268/cjcmm20151707

现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不但造成农产品质量及安全性下降,也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导致农田蚯蚓等有益生物及微生物数量急剧下降,大规模的单一机械化种植,加剧了土壤恶化的程度,使资源与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全球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隐患成为当今最严重的问题,引发人们对建立在化肥与农药基础上高投资、高能耗的化学农业的反思,并由此产生了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的思潮,继而在农学、生态学、资源学、环境毒理学等相关学科中迅速发展。

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要求“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而资源与环境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就是当代最先进的生态农业。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简称GAP)推行1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基地布局不合理、基地产出中药材占市场份额极小、盲目引种造成道地性消失、地缘经济和小农经济耕作与规范化和规模化不协调、栽培技术不成熟导致一些品种的生产风险较大及比较效益偏低等限制GAP发展的问题。其中土壤微生态恶化及连作障碍是不少GAP基地建设的瓶颈,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可持续生产[1]。分析可知,以上中药材GAP中的问题,或与资源经济相关,或与生态环境相关,均是生态学或经济学中的热点问题。那么,中药材GAP的出路在哪里,如何攻克中药材GAP面临的困难呢?本文围绕生态农业的形成背景、概念及特点等关键问题,探讨生态农业在中药材GAP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及策略。

1 生态农业

1.1 生态农业的起源

绿色革命在带来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为现代农业带来的巨大的挑战,生态农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2]。1935年,冈田茂吉提到的“自然农法”[3];20世纪40年代J I Rodale出版的《堆肥农业与园艺》[4],以及1962年Rachel Carson的《Silent Spring》[5]等均表达了生态农业的思想。1974年,日本成立IEOAM(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1975年,英国成立国际生物农业研究中心;同年,美国建立了Rodale有机农业实验场;1982年,出现了地区性协作研究机构“东南亚大学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网(SUAN)”。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交“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1992年里约地球问题首脑会议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准则[6]。21世纪以来,生态农业的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尤其在德国、美国、英国、日本、以色列等很多国家得到飞速发展,如在美国已有2万多个生态农场。

1.2 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目前国际社会最先进的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作为一个古老而崭新的概念,生态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尚不完全清晰,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对生态农业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自然农法(natural farming)、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生物农业(biological agriculture)等类似概念。以生态学家马世俊为首的科学家认为,“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的简称,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为原理为基础,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以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为指标,应用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设计,通过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农业生产,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达到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循环及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使农业资源得合理用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即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系统方法能力起来的综合农业发展模式”[7]。而卢永根等认为,“凡是把生态效益列入发展目标,并且自觉地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生产中的农业,都可以称生态农业”[8]。这2个概念代表了对生态农业理解中的2种极端,前者强调系统、循环、再生的工程,后者则强调关心生态效益和生态学的理念和立意,2种概念相辅相成,可为不同尺度、不同生产水平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指导。

1.3 生态农业的特点

作为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及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追求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②注重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重视综合经济学;③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减少能源消耗,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产出;④内部组成与结构复杂,形成良性循环,有较强的抵抗外界干扰的缓冲能力和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有稳定和持续发展能力;⑤提倡使用固氮植物、作物轮作以及正确处理和使用农家肥料等技术,副产品循环可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输出,能自我维持。总体来看,生态农业在生态上低输入、能自我维持,在经济上有活力,在环境、伦理道德、审美、人文社会方面不引起大的或长远不可接受的变化[6]。

1.4 生态农业遵循的原理

生态农业的理论主要涉及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此外,由于生态农业通常体现为生态工程的设计管理,因此,系统学和工程学的相关理论也是生态农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一直很活跃,主要包括对生态农业概念、内涵的界定,生态农业特点的分析,生态农业发展中生态策略的研究,生态农业原理的分析,生态农业类型的划分,生态农业技术的提炼及整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构建和推广,生态农业系统结构、功能和能量流动的研究,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及生态农业效益的评价等[2]。生态农业原理是指导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理论,主要如下。

1.4.1 生态农业遵循的生态学原理 ①生态位原理。作为半人工或人工的生态系统,人为的干扰控制使农业生态系统物种单一,从而产生了较多的空白生态位。因此,在生态农业工程设计及技术应用中,应合理运用生态位原理,把适宜而有经济价值的物种引入生态系统以填充空白的生态位,以此实现各层次空间生态位光、气、热、肥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增加生物量与产量;同时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物和稳定性,阻止一些有害的杂草、病虫等的侵袭。②限制因子原理。只有与生境条件高度相适应时,生物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资源,表现出最大的增产潜力。因此,在生态农业生产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③食物链原理。生态农业系统中缩减的食物链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利于能量的有效转化和物质利用,加重环境污染。因此,生态农业生产中,通常会通过利用因食物选择而废弃的生物物质和作为粪便排泄的生物物质,延长食物链的长度,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如林下养鸡,鸡粪喂猪等。④整体效益原理。整体效益的取得要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生态农业强调不同层次上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有机组装和调节,以达到高产、高效、持续发展的目的。⑤互惠共生原理。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共生的现象,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人工诱导多种共生互利关系,加强物质能量的循环,以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⑥生物与环境的适应与协同进化原理。生物不只是被动地受环境作用和限制,也通过排泄物、死体、残体等释放能量和物质作用于环境,使环境得到物质补偿,从而保证生物的延续。封山育林,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合理间套轮作等措施都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⑦效益协调一致原理。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与效益,只有生态与经济效益相互协调,形成良好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的复合生产过程,才能发挥系统的整体综合效益。因此,要将经济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促进资源的利用与增殖。⑧自适应原理。当遇到外界压力受损后,生态系统通过自适应或自组织在一定范围内可逐步回复。因此,调动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目标之一。⑨区域性原理。生态系统类型与当地气候和土壤因子密不可分。因此,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类型,因地制宜,切忌盲目照搬。⑩结构稳定原理。生物与环境协调进化的结果是生态系统内各组分及结构具有稳定性。生态农业要求物质投入和物质输出的平衡,避免由于投入过大造成某种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滞留而带来结构的非稳态,甚至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和解体[9-10]。

1.4.2 生态农业遵循的经济学原理 ①农业资源价值理论。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资产,其开发利用具有经济效应及环境效应,资源开发会付出环境消耗及生态代价。因此,生态农业要寻求经济与生态两者之间的平衡,在获取最大收益的同时,应尽可能减少在资源利用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负效应。生态农业特别注重循环经济的理论,“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产品”是生态农业常见模式。②生态经济理论。生态农业是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有机组合形成的复合系统。生态系统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技术系统作为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桥梁,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生态农业要求生态循环及经济循环过程的良性发展与耦合。③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农业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要求在维持农业高效生产力的基础上,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9]。

1.4.3 生态农业遵循的工程学原理 作为系统设计与工程建设的结合体,生态农业必须遵循系统工程的整体协调优化原理,生态工程的层次结构理论,生态农业工程的系统调控原理(即生态农业工程的自然调控原理和生态农业工程的人工调控原理)等[9]。

1.5 生态农业的常用技术

由于自然环境不同,各国在实践中采取的生态技术不完全相同,国际上主要的生态农业技术有:①立体种植(养殖、种养)技术;②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菌根真菌技术、轮作和保护天敌以控制病虫害);③测土配方施肥技术;④设施农业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日光温室栽培、塑料大棚栽培);⑤有机肥料与农作物秸秆的循环高值利用技术(生物固氮、牲畜粪便、作物秸秆提供氮素营养、秸秆沼气高效生产、秸秆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循环利用、秸秆青贮及氨化技术、秸秆气化及压缩成型技术);⑥现代机械技术(多用园盘形或凿形装置浅耕,不用或少用有壁犁耕作,不翻转土壤);⑦水土保持技术(采用梯田、带状或等高作业,防止土壤侵蚀);⑧田间管理(采用豆科绿肥和覆盖物作为基础的轮作技术,主要通过轮作、耕作、中耕除草来控制农田杂草);⑨抗性品种选育技术(应用作物新品种抗病虫害、抗干旱等);⑩合理牲畜管理技术等[11]。

2 中国的生态农业

2.1 中国生态农业的起源

在我国,自古以来劳动人民积累了大量生态农业的经验,如间作、套作、轮歇地及农业措施等自然的生态农业的经验。1908年F H King主编的《四千年农夫》[12]和20世纪30年代A Howard主编的《农业圣典》2本书均提到了中国有机肥保持地力的经验[13]。如稻田养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吕氏春秋・审时》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14]。《齐名要术》载“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少力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入泉伐木,登山求鱼,手必虚;迎风散水,逆坂走丸,其势难”[15]。其核心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的“三宜”原则。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者对生态农业进行理论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技术力量开展试验研究。1984年初,我国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5月出版了《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11月召开了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经验交流会。1985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是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的里程碑。1991年国家环保部编著的《中国的生态农业》中指出,中国的生态农业是在总结和吸收各种农业生产实践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验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表明我生态农业的理论框架已初步建成[16]。Chen Xinping等[17]在覆盖我国大米、小麦和玉米主产区的153样地开展了基于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的田间试验,证明生态种植在实现了氮素高效利用和作物高产的同时,还降低了氮盈余,从而降低了单位产量的活性氮排放和碳足迹。据报道,在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的同时,我国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地区的粮食总产平均增幅15%以上,单产较试点前增加10%以上,分别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4.5,9.2倍[11],表明生态农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

2.2 中国生态农业主要措施

3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遵循生态规律,结合我国传统农业的优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取得了一定成绩。我国生态农业的主要措施有:①加速太阳能向生物能转化,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②在大力提高种植业第一级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畜牧、水产养殖和其他养殖业,大力发展饲料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加强各种剩余物的综合利用;③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节柴灶,积极开发小水电;④积极推进林下种植、立体种植;⑤促进有机质还田;⑥大力推行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防止农药、化肥对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提高农畜产品的品质;⑦积极推进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的农业结构等。以上做法都有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18]。

2.3 中国生态农业特点及常见模式

2.3.1 中国生态农业特点 作为生态强烈干预下的开发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具有明显地域性,受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双重制约[9]。生态农业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及历史,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发展和推广适宜的栽培模式及技术。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民族众多,文化习俗多样,即使在现代农业得到大规模发展的今天,传统生态农业在我国很多地方仍然是主流的农业生产方式。人口众多,水资源缺乏和生态环境脆弱,决定了我国既不能全面推行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大规模机械化现代农业模式,也不能模仿日韩等国依靠高补贴维护农户高收入的做法。因此,中国生态农业在强调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和多元化发展,体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高效循环统一,重视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的同时,表现出丰富的区域特色[2]。

2.3.2 中国生态农业常见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可被看作是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包括自然、社会因素等的最佳组合,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效益的实体,是资源永续利用的具体方式[19],是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在开展农业生态建设中的具体运用[7],是一定尺度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过程的动态模型,该模型可作为样板进行借鉴和推广[20]。我国大多数生态农业模式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提升的,成功的生态农业模型,可以为相似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成功经验[2]。不同的专家针对不同区域从不同的角度因地制宜提出了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中国生态农业的常见模式有:①立体种养模式,指充分利用气候和地形地貌条件,使不同高度的光、温、水、气、热得到充分利用,如海南文昌的“胶-茶-鸡”复合模式、广东鹤山“林-果-草-鱼”复合模式;②物能(实物/功能)的多层次利用模式,包括以沼气、农副产品加工或生态旅游为纽带的不同形式;③“贸-工-农-加”综合经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闲时劳动力,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较好地解决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矛盾;④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典型的如“桑基鱼塘”,即池中养鱼、池埂种桑养蚕的综合养鱼方式;⑤多功能的污水自净工程系统等[7,18-35]。

其中,骆世明等[31]按照生物层次所提出的生态农业模式最具有代表性(图1,表1)。处于上一层次的生态农业模式基本类型可以与向下各层次的模式套叠,形成复合模式,包括:景观层次上以农业土地利用布局为核心的景观模式;生态系统层次上以组分能量流为核心的循环模式;群落层次上以生物种群结构安排为核心的立体模式;种群层次上以食物链关系设计为核心的食物链模式;个体与基因层次上以品种选择为核心的物种与品种搭配模式。

图1 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及其层级和套叠关系[31]

Fig.1 Fundamental classification of eco-agricultural models and its hierarchical structure

2002年,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反复讨论,遴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列为后期推广的重点。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①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②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表1 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31]

Table 1 Fundamental classification of eco-agricultura models

③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④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⑤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⑥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⑦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⑧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⑨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⑩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36]。

3 中药生态农业

3.1 中药生态农业的背景及现状

中药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中药产业的源头。历史上,中药材栽培一直处于小农经济的种植模式,多数品种种植历史短、规模小,产区局限,栽培技术落后。近年来,伴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药材需求量剧增,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历史上很多以野生或少量栽培为主的中药材开始大面积种植。据估计,全国中药材栽培面积达3 000万亩,常见栽培品种达到200多种[1]。目前已实现人工栽培的药用植物中,95%以上具有连作障碍。中药材的连作障碍不仅表现为重茬,还表现为多年生同种药用植物随栽培年限增加自毒作用显著加剧,如栽培4~5年后的人参随栽培年限增加发病率显著上升。连作障碍导致中药材产量和质量下降,病虫害高发甚至绝收。为克服连作障碍,中药材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不但不能有效改善中药材生长状况,还造成土壤和药材中农残及重金属超标,既危害人民的用药安全,又污染生态环境[36-39]。最近十几年来,GAP的推行,特别是固定产地和单品种机械化的规范种植,导致中药材可持续种植与环境(尤其是连作土壤环境)的矛盾异常突出[1]。

中药生态农业的理念及生产实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由于中药栽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种植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有效恢复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首次支持中药生态农业相关的研究。该课题针对当前中药材栽培中普遍存在的土壤退化,连作障碍严重及土壤农残重金属超标的现象,选择栽培生产立地条件要求高、适宜用地紧张、土壤退化严重、连作障碍突出的大宗常用中药材,开展中药生态种植研究及土壤立地条件综合治理。相关研究初步形成了中药生态种植的技术体系,包括:病原微生物防治技术、自毒作用克服技术、农残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土壤理化性质改良及土壤综合修复等关键共性技术[40-58]。

“有效恢复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是首次在国家层面立项探索栽培中药材立地条件恢复及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的项目,其对中药生态农业的研究和实践起到的作用是重大而深远的。应当看到,相对于大宗农作物生产,当前中药生态农业刚刚起步,中药生态农业的相关理论研究还相当薄弱,成熟有效、推广价值高的生态种植模式尚未形成,高效实用的生态种植技术还有待大量开发。当前,大力宣传和普及中药生态农业的理念,形成中药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是中药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

3.2 中药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及重点任务

生态农业实践的基本做法是:在对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特征,确定对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子,借鉴国内外生态种植的经验和教训,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实用有效的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2]。中药生态农业的思路也大体如是。

据此,从科研的角度提出当前中药生态农业的重点任务,包括:①全国中药材生产格局分析及规划。在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获得大量环境数据的基础上,完成中药材分布区划、产量区划、质量区划;参照大农业规划,分析中药材分布格局,制定我国现代中药农业规划,完成中药材种植分区。②区域中药农业典型特征提取。明确各区域优势特色中药材品种及其生产特点和规律,确认该优势与当地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相关性,分析优势特色中药材品种中药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子。③各区域典型中药材与根际土壤微生态互作规律及机制研究。在各类农业区划内选择代表中药材,开展典型中药材与根际土壤微生态互作规律研究;并运用土壤宏基因组、代谢组等现代技术研究中药材与根际土壤互作机制。④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研究。依据各区域中药农业特征及各类典型中药材的生理生态学特性,综合研究品种筛选、栽培物候期、播种密度、养分平衡、测土配方、立体栽培、间作套作、轮作、中药材与其他农林牧副产业的综合生产等各种实用技术。⑤中药生态种植模式的提取及固化。综合考虑土地利用布局、生态系统组分能量流、生物种群结构安排、食物链关系设计、品种选择等因素,在景观、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和基因等不同尺度不同生物层次总结、提炼并固化经济适用、高效低毒的中药生态农业模式,开展大田推广应用(图1,表1)。⑥中药生态农业理论研究。利用TEEB (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原理[59],分析各种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对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发生率、减少中药材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用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贡献,提出和完善中药生态农业的理论,并指导中药生态农业实践。

3.3 中药材GAP与中药生态农业

中药材GAP与中药生态农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表2),二者各有特点,但并不矛盾。当前,制约中药材GAP生产的关键问题一个是经济学问题(比较效益偏低),另一个是生态学问题(土壤微生态恶化,连作障碍严重),而这两个问题正是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的核心。

表2 药材GAP与中药生态农业的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an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项目目的手段缺点

中药材GAP[1] 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高度关注中药材本身 制定制度、规范、SOP及标准,严格记录,保证可追溯。较大规模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记录过程繁杂,比较效益偏低;土壤微生态恶化,连作障碍严重

生态农业 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利用,关注中药材、环境,及二者的相关关系 借鉴合理的农业生态模式,开展农业生态设计,配合各种使用的农业生态技术,利用循环经济等手段,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实现持续优质高效生产。各种尺度、各种方式的中药材生产 早期技术要求高,需要生态学经济学方面的专业人士进行设计和指导

作为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生态农业将种植生态系统与种植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可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既体现了中药农业生产的科学配置,又体现了多学科多部门交叉合作的现代产业模式。为此,在GAP生产过程中,引入生态农业的理念和方法,按照遵循生态与经济整体统一的原理,在中药材GAP生产中建立生态与经济两者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不仅是有效控制中药材栽培土壤污染及连作障碍,确保中药材产量和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保护中药农业立地条件及土壤微生态,减少农残重金属污染,解决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中药材GAP,发展中药生态农业对落实国家中药农业发展部署,转变中药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生态治理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郭兰萍, 张燕, 朱寿东,等.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GAP)10年:成果、问题与建议[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39(7):1143.

[2] 薛达元, 戴蓉, 郭泺,等.中国生态农业模式与案例[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3] Kristiansen P, Merfield C. Overview of organic agriculture[M]// P Kristiansen, A Taji, J Reganold. Organic agriculture: a global perspective. Colingwood Australia: CSIRO Publishing, 2006.

[4] J I Rodale, Pay Dirt. Farming and gardening with composts[M]. Montana USA: Kessinger Publishing, 2007.

[5] Rachel Carson. Silent Spring (40th)[M]. Boston USA:Mariner Books, 2002.

[6] 金鉴明, 卞有生, 田兴敏. 生态农业――21世纪的阳光产业[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7] 马世骏. 生态工程――生态系统原理的应用[J]. 农业经济问题, 1983(9):46.

[8] 卢永根, 骆世明. 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9, 21(2):1.

[9] 杨京平. 生态农业工程[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14.

[10] 孙治旭. 生态农业的基本知识[J]. 云南农业, 1994(5):38.

[11] 刘德江.生态农业技术[M].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4:116.

[12] 富兰克林・H・金.四千年农夫[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11:6.

[13] 艾尔伯特・霍华德.农业圣典[M]. 李季译.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3:7.

[14] 吕氏春秋[M]. 陆玖注译.北京:中华书局, 2011.

[15] 贾思勰.齐民要术[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16] 金鉴明, 金冬霞. 中国的生态农业[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9, 21(2):10.

[17] Chen Xinping, Cui Zhenling,Fan Mingsheng, et al. Producingmore grain with lower environmental costs[J]. Nature, 2014,514:486.

[18] 骆世明. 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19] 张壬午, 计文瑛, 徐静. 论生态农业模式设计[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1997, 5(3):1.

[20] 吕富保, 王绍仁. 一个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模式的配置结构[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1993(2):58.

[21] 刘彦随,吴传钧. 国内外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与途径[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4(2): 119.

[22] 李新平. 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0, 21(6):341.

[23] 张壬午.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J].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4(4):6.

[24] 王兆骞. 生态农业的发展与生态农业县建设[J]. 新农村,1994(9):6.

[25] 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专家组. 发展中的中国生态农业[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1.

[26] 王东阳, 程广燕, 张永霞,等.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展望[J]. 农业展望, 2006, 2(1):4.

[27] 闵庆文.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J]. 资源科学, 2006,28(4):206.

[28] 李文华, 刘某承, 闵庆文.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J]. 资源科学, 2010, 32(6):1015.

[29] 骆世明. 区域环境与生态农业模式[M]. 北京: 团结出版社, 1992.

[30] 卢永根, 骆世明. 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9, 21(2):1.

[31] 骆世明. 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17):405.

[32] 孙鸿良. 我国生态农业主要种植模式及其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原理[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1996, 4(1):15.

[33] 李金才, 张士功, 邱建军,等.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分类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5):1275.

[34] 王洪涛, 张玉芳, 刘东斌.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与效益分析[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1, 18(3):19.

[35] 汪慧玲, 张茂忠. 西北干旱地区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模式选择[J]. 水利经济, 2004, 22(4):48.

[36] 张国强. 中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J]. 农家参谋, 2004(8):37.

[37] 郭兰萍, 黄璐琦, 蒋有绪,等. 药用植物栽培种植中的土壤环境恶化及防治策略[J].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9):714.

[38] 郭兰萍, 黄璐琦, 蒋有绪,等. 不同化学型苍术根茎及根际土提取物生物活性及化感物质的比较[J]. 中国药学杂志, 2006, 41(10):734.

[39] 郭兰萍, 黄璐琦, 蒋有绪,等. 苍术根茎及根际土水提物生物活性研究及化感物质的鉴定[J]. 生态学报, 2006,26(2):528.

[40] 刘大会, 黄璐琦, 郭兰萍,等. 中药材仿生栽培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 34(5):524.

[41] 杨光, 郭兰萍, 黄璐琦,等. 药用植物的丛枝菌根接种方法研究[J]. 资源科学, 2008, 30(5):778.

[42] 张重义, 牛苗苗, 陈婷,等. 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研究对栽培技术创新的启示[J]. 中国现代中药, 2011, 13(1):4.

[43] 张重义, 林文雄. 药用植物的化感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1):189.

[44] 张子龙, 王文全. 植物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生物学杂志, 2010, 27(5):69.

[45] 周洁, 郭兰萍, 黄璐琦,等.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中药材栽培中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 9(5):34.

[46] 张子龙, 王文全.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9, 11(6):19.

[47] 张丽洁, 张瑜, 刘德辉. 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化学固定修复研究[J]. 土壤, 2009, 41(3):420.

[48] 孙浩, 黄璐明, 黄璐琦,等.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药用植物化感作用与连作障碍的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33(17):2197.

[49] 刘大会, 郭兰萍, 朱端卫,等. 施肥和覆盖地膜对福田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中草药, 2009, 40(5):788.

[50] 王勇, 马承铸, 陈昱君,等. 土壤处理对三七根腐病控制作用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33(10):1213.

[51] 孙玉新, 李永明, 刘德辉. 锰对栽培丹参的生长和丹参酮类物质累积的影响[J]. 土壤, 2011, 43(1):95.

[52] 陈昱君, 王勇, 刘云芝,等. 三七根腐病防治技术研究Ⅰ复配剂拌种(苗)与土壤熏蒸配套技术应用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33(11):1329.

[53] 张雪松, 侯顺利, 高微微,等. 土壤处理对连作西洋参生长及根病发生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11):416.

[54] 杨光, 郭兰萍, 郭晓恒,等. 药用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的选择染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 19(1):53.

[55] 李娟, 黄剑, 张重义,等. 地黄化感自毒作用消减技术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1, 36(4):405.

[56] 吴慧贞, 刘德辉, 王培燕,等. 铜锌不同施用方式对栽培丹参生长和丹参酮类物质积累的影响[J]. 土壤, 2011, 43(5):781.

[57] 杨立, 陈美兰, 邵爱娟,等. 生防菌对药用植物土传病害的抗病机制及应用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21):3188.

[58] 陈昱君, 王勇, 李世东,等. 生防制剂与土壤熏蒸配套技术应用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33(12):1482.

生态农业范文第2篇

创办《东方自然力农业刊授大学》教育章程

一场还生态林的绿色革命和十年巨变

积极审慎推进粮食生产的企业化经营

马克思主义自然力农业学——论人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基本法则绪言

马克思主义自然力农业学——论人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基本法则总序

马克思主义自然力农业学——论人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基本法则序文

马克思主义自然力农业学——论人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基本法则序言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力论

第二章关于自然力在农业生产过程具有决定作用的原理

第三章关于提高土壤养分两种物质循环的原理

第四章关于实现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功能平衡的原理

第五章努力开创中华自然力农业崭新发展的新纪元

第六章关于土地资源养育适度人口及其计算方法的原理

第七章关于科学发展中华自然力农业的方针

第八章关于持久建设雨养有机生态农业的绿色纲要

第九章关于科学治理六种荒漠化及其有序转变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战略和策略

关于吉林省通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经验

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发展趋势

关于转变吉林省农村林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建议

愿为离退休同志的天地养生和祛病保健服务

开发生命潜能的自然疗法

天人合一是科学的养生方法

自然养生的最高境界——规律生活

生物钟符合"天人合一"养生观

洪昭光谈生物钟养生

古人眼中的"生物钟"养生

呵护生物钟有"三诀"

环境与抗衰老

营养素与人体健康

生态环境恶化与疾病

食品安全性与隐患

安全食品新概念

转基因食品与食品安全

触目惊心:黑色"死亡档案""过劳死"越来越威胁中青年人的生命

都市病人——"亚健康明星"

大学生健康知识贫乏

延缓衰老应从30岁做起

阻击亚健康刻不容缓

中年知识分子请您别忘了自我保健

构建中国“WYT”现代农资流通服务体系──迎接世界“WTO”对中国农业市场的挑战

概述我国生态经济学的产生过程与发展趋向

简述南方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发展安全有机食品造福于民

江西生态经济建设与山江湖工程

我国荒漠化形势及防治的对策

《再造中国》读后

中国农业水资源面临的严峻挑战

北京“三盆”还有多少水

向沙尘暴宣战

关于在我国东中西部建设雨养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实施纲要

中国生态农业与立体农业的发展趋向

论用生态环境地质规律根治黄河

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农业集水工程与利用技术

幸福之水洒陇原

用好土壤水

EM在生态农业上的应用

“微水工程”兴农记

生态农业范文第3篇

生态农业在解决当前及今后我国面临的食品数量与质量安全问题及食品可持续供应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取得很大成效。近年来,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和实际应用为现代生态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循环经济理念为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农业是生物的自然再生产和人类的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产业,至今已有约1万年的发展历史,其间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发展阶段。农业的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的贡献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和影响。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再生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必然下降,最终结果将是不可避免地造成农业经济增长率下降。尤其是进入现代农业即“石油农业”阶段之后,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粮食紧张、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构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现今与未来农业的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与新的困境。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以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摆脱困境,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精准农业”、“绿色农业”等多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不断加以实践。“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Albrecthe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1]。循环经济的应运而生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统筹实施,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既有紧密联系,又各有特点。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也可称是一种绿色经济,“点绿成金”的经济。生态经济学为循环经济在资源配置上的优化和实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实践基础,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产品)-资源再生”的闭环式物质流动,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循环经济所指的“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包括再生资源;所指的“能源”不仅是一般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而且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注重推进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以便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实践证明,提升高优水平,满足多样需求,着力资源节约,突出整体协调,强化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持续发展是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核心内容与运作要点。就其内涵与特征而言,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既体现循环经济理念,又符合生态农业的要求。很显然,我国生态农业是根据农业资源问题突出和农业环境问题严重的基本评价和国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运用生态经济学原则和系统科学原理对区域农业进行整体设计和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副业生产,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持久和稳定提高,是按生态工程原理组装起来的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农业使用技术体系,是协调农业和农村全面发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及解决发展与保护矛盾的系统工程,是一个能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高效循环统一的生态经济系统。我国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将生态农业定义为“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以期获得较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2]。我们所倡导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应该是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以最佳方式结合的优化模式,尽管组合形式各异,但都赋予了特定的丰富内涵。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循环系统,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3]。形象地说,在农业循环经济中,发展是目的,经济是动力,循环是措施,立体是平台,高效是特征,和谐是追求,从而形成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统筹协调的新格局,力求在实践运作中,实现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目标。应当强调的是,现代生态农业应以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为强大支撑,以发达的现代型装备为物质条件,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市场经营理念为支持,保障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高效商品率。同时要强化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实现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与此相对应,现代生态农业要适应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供销融为一体,形成多元化的循环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绿色产业体系。 实际上,循环经济的科学理念与成功实践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借鉴,丰富了内容。立足我国国情,倡导循环经济,突出因地制宜,创立不同模式,使良好农学传统与现展要求有机结合。就具体运作而言,要切实把好以下4个环节:(1)系统化,即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农业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中的各种事物、各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以整个地球、整个人类(包括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人类的今天和明天)作为大的生态系统,人及其他生物、非生物是这一大系统下并存的子系统。包括人类在内的系统中的生物成员与环境具有内在的和谐性,并关注系统内外各组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科学规划,统筹协调,使农业生产系统更加合理,更为有效。(2)减量化,即节约资源,减少成本。现代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充分运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高产、高效、持续发展的农业,它是在一种不影响子孙后代需要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这与循环农业的思想内涵相统一,即寻求农业生物与其环境的最适关系,以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调整技术和机构改革方向,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稳定性和持续性,从而确保当代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得到持续满足。(3)综合化,即整体协调,循环利用。追求目标就是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的基本目标都是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4)科学化,即技术介入,有效应用。在生态农业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实施过程中,注重现代高新科技尤其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以便将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高新技术结合起来,依靠科技进步,使以资源为基础的农业逐步转变为节约资源,摆脱资源约束,最终以科技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稳定性和持续性。#p#分页标题#e# 二、现代生态农业是乡村循环经济的重要发展与模式实践 (一)现代生态农业与乡村循环经济的内在统一性 生态经济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它与生态经济既有紧密联系,又各有特点。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很显然,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都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物质循环不仅是自然作用过程,而且是经济社会过程,实质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确切地说,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正是构建现代生态农业与乡村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实践证明[3,4],以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的现代生态农业具有4个方面重要特征。(1)因地制宜建模式。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状况、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样的技术配套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2)高效节能求统筹。依托种养加有效链接为基础,以充分利用土地、水、生物等农业资源以及太阳能、生物能为手段,以发展农、林、牧、副、渔综合性绿色生产为目标,具有良好综合效益。它以节约能耗、大幅度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为手段,使各种有机物和废弃物得以多层级利用,注重变废为宝,减少污染,节约资源,降低成本。(3)整体协调互为利。现代生态农业更加注重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的有机统一。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树立“大农业”的观念,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使各产业之间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形成一种生态与生产协调,长远的宏观利益与当前的微观利益相统一的农业生产模式。(4)持续稳定求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更加注重高优性、绿色度、安全观,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持续性。 (二)现代生态农业是农业循环经济的最佳发展模式之一 借鉴生态工业的运作原理,现代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充分运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建立起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以合理投入获得综合效益。将农业生态工程的食物链和农业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链科学地结合为一体,一方面可多层次综合利用各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产物,创造出市场需要的商品,使价值多次增值;另一方面通过产出或加工链环节,使人工安排的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更加合理,各种有机物和废弃物得到多层次利用,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投入市场,使生态农业长期处于“资源-商品-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因此整个农业生产系统是良性循环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代生态农业包含2个重要内容:(1)内涵丰富,贯穿循环经济新理论;(2)形式先进,应用科学研究新成果。就实际运作而言,它是以合理、精湛的农业工艺和农业生态工程技术,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数量多且品质好的产品,通过物质循环利用与加工使产品增值,再通过提高系统的自身组织能力使自然资源增值,以维持系统生产的高效益,增加农业发展后劲,形成持续、稳定、高产、优质的多元化归一性目标[6]。在全面总结我国传统农业以及现代农业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的概念,目的在于要依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指导下,融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于一体而建立起来的生态合理、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笔者认为,现代生态农业是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在农业领域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的重要实践形式。 (三)基于乡村循环经济理论的现代生态农业创新实践———圣农模式 在国内众多的农业循环经济企业中,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从农业产业化企业运作模式分类,它也是新兴的现代生态农业的创新模式。圣农模式主要集中在实施打造肉鸡主业链,完善生物工程和有机种植副业链的“一主两副”循环环节中,将传统养殖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这一线性物流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模式。通过组织养殖-加工-除污过程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资源的使用量(减量化),把上一环节形成的污染物变成下一环节的原料(再使用),形成循环的一个长链条,最终消除污染,实现零排放的循环发展(再循环)。就生产过程分析,圣农模式的特点是环环相扣,有序循环。“一条主业链”,即以玉米料-豆柏原料-饲料加工-种鸡饲养-苗鸡孵化-肉鸡养殖-商品鸡屠宰-熟食加工-美其乐食品联销经营的肉鸡饲养加工及产品流通主业链。“两条副业链”,即以肉鸡屠宰-下脚料或废弃物的开发利用(鸡肠子,鸡羽毛等下脚料或废弃物生产高蛋白饲料,鸡胆提取胆红素,鸡肠子提取胰蛋白酶)为主生物工程第一副业链;以肉鸡饲养-鸡粪生产生物有机肥-利用有机肥发展种植业(玉米、大豆、水稻、果蔬等)为主的有机种植第二副业链。“一主两副”三条产业链相互间构成横向耦合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网状结构,形成相互间的物质循环。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得到如下启发,圣农模式之所以在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中呈现强劲发展之势,一是经营理念新,二是引入技术新,三是加工设备新,四是管理机制新,五是接口环节新。就其综合效益分析,仅在废弃物的开发利用上,圣农企业将鸡的鸡头、鸡爪、鸡血、鸡毛等下脚料以及蛋壳、鸡粪等废弃物全部回收利用。其中,第一副业链主要对每年企业在肉鸡饲养加工主业链中产生的鸡毛、鸡血、鸡内脏、种蛋壳等废弃物进行回收加工,回收开发动物粗蛋白质2500吨,新增产值1000万元。在此基础上,开发生物工程项目,即投资生产SEM(益生微生态制)、胰蛋白酶、胆红素、多肽氨基酸等生物产品,年实现产值8000万元以上。在第二副业链中,主要利用鸡粪开发生产有机生物菌肥,近3年来总投入2000万元,兴建2座有机生物菌肥厂,带动全县及周边地区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开发。废弃物和下脚料的综合回收利用,既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又促进了企业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走出一条“发展中治理,治理中利用,利用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达到了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通过实地调研,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圣农模式代表了新时期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其充分体现了社会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传统生产力向生态生产力的有效转变。其持续且有序的运作,充分展示了生态友好,具有发展持续性;有效链接,具有技术匹配性;目标多元,具有利益综合性。这也许是圣农模式及其他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成功之处。#p#分页标题#e# 三、促进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结合的发展思路及其对策 (一)加强对现行生态农业改造与优化的思路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具有良好而扎实的基础,然而,由于现阶段其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生态农业总体发展仍显欠缺。因此,必须抓住当今循环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加强对现行生态农业的改造与优化,以促使乡村循环经济与传统生态农业有机结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的提升和转型。就发展思路而言,要以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新设、新体系武装传统生态农业,目标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环境浸染率,减少生产损耗性。为此,要切实抓好3个重要环节。 1.乡村生态农业要向规模化与产业化转型。 我国大多数生态农业是在原来的单家独户的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规模小、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低,因而很难发挥出规模效益。因此,加强对单家独户的小农模式的调整和改造,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推行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就是说,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生态农业必须走产业化道路。生态农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化转型包括土地的适度集中,农户的组织形式,农业生产过程的高效管理模式,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之间的藕合与产业链的构建等。目前,一些地区已形成了一些较为成功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如“公司+农户”模式、“公司+基地”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农业股份制模式、农民专业协会、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发展模式、农工贸一体化模式、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模式等。 2.乡村生态农业要向无害化与标准化转型。 从总体上讲,生态农业注重物质的循环利用,对环境的污染一般较小。然而,一方面,我国许多生态农业模式仍然很粗放,在生产过程中尚没有达到清洁生产和无害化生产标准,如养殖业与种植业相结合的许多生态农业模式中,大量的养殖废弃物通常没有经过检疫和无害化处理而直接用于肥料或水产养殖的饲料(如猪-鱼模式、猪-沼-果模式等),结果势必造成农产品卫生质量问题。同时,大量的有机废物进入水环境,也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显然,这些是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另一方面,生态农业还必须走标准化的发展道路。现有的许多生态农业模式缺乏标准化与可量化的结构比例,缺乏较为严格的技术规范,有很强的人为性、任意性和粗放性,不利于生态农业的标准化生产,不适合生产过程与生产质量的管理,也不利于生态农业的示范与推广。 3.乡村生态农业要向多元化与市场化转型。 除了生产功能以外,生态农业具有不可比拟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和生活功能,这些多元化功能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应大力加以开发利用,以提升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如一些地区借助生态农业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与科普教育,以获得多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生态农业也必须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国内和国际2个市场,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农业品牌。只有这样,生态农业才具有可持续的发展动力[7]。 (二)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生态农业跨越的发展对策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应用循环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适时嫁接于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之中,进而深入探索具有现代农业特性,蕴含生态农业精华,贯穿循环经济内涵的现代生态农业。毫无疑问,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结合的生产体系优化构建,是对传统农业发展观念、发展模式的一场革命,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就具体对策而言,可以从以下7个方面着手。 1.完善制度保障,实施环境管理。从国外推行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来看,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保障体系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对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财政投入,建立现代生态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现代生态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2.实行科学规划,实现整体协调。现代生态农业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发展模式。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大,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既要考虑整体布局,也要考虑地区特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建设最佳的现代生态农业系统,使各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 3.加强技术研发,加速成果转化。循环经济的运作十分注重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和产业清洁生产,提倡在信息化基础上组织产业生产。因此,研究开发环境友好、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实施现代生态农业的基础,而加速这些技术成果的转化则会极大地推动现代生态农业和乡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前,现代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及相关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农业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等领域。 4.借鉴成功经验,推行规范管理。国外在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行循环社会方面已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有选择地吸收其成功经验,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经营管理方法和农业生产技术,可结合我国已有的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形成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同时,农业生产还要积极与国际标准化接轨,如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有机食品质量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现代生态农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5.推进产业经营,促进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根本取向,也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多渠道、多形式地筹措发展资金,并结合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便于区域内相关产业之间的耦合,同时,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也会加快农业产业化升级,两者相互间协同发展,必将促使我国农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8,9]。#p#分页标题#e# 6.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识。当前人们普遍对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了解还不深入,更谈不上去自觉实践。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介的宣传作用,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发展生态农业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现代生态农业观念,建立绿色生产、适度消费、资源永续利用的公共道德准则,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扶持政策,掀起现代生态农业与乡村循环经济建设的高潮。 7.要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多元投入。要重视现代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示范和推广工作,加大对农民从事生态农业建设的财政补贴力度,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对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农户和龙头企业给予贷款支持。按照责、权、利相结合,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现代生态农业家园建设活动,实行多元投入,以扩大资金来源。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产品标示制定,鼓励公众购买绿色产品与推行绿色消费。

生态农业范文第4篇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全球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建设起来的,既促进生态保护又依赖良好生态环境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农经生产经营体系。生态农业包括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所谓绿色农业,是指按照规定有限度地使用化肥、农药、植物保护剂等化学合成物的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的是有助于公众健康的无污染产品。有机农业则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也不采用转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前者是要求有所放宽的生态农业,而后者是要求更为严格的生态农业。

痛定思痛,“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被看好

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农业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致使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化肥、农药等,不仅诱发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还导致粮食、蔬果、畜牧产品等残留的有毒成分增多。就实质而言,这是一场人、社会与自然环境间关系失调的严重危机。痛定思痛,人们意识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起初只是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需求,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到了30至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等地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后,各种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旨的替代农业思潮开始出现。法国、德国、荷兰、英国等西欧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与此同时,日本也提出生态农业发展计划,把重点放在减少农田盐碱化和农业面源污染上。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地位。至此,建设生态农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的共同选择。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积极研究和探索绿色食品生产。

生态农业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农业经济体系转型的必然产物。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由单一向综合,由粗放向集约,由高碳向低碳,由污染向环保,由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综合“质量效益”转型。在必然转型的基础上,形成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前景广阔,全球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达625亿美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从发展规模来看,全球共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统计,截至2009年,全球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达3200万公顷。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

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其生态农业种植面积600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19%;中国生态农业总面积约450万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西班牙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180万公顷,居世界第三、欧盟第一。

全球生态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达到625亿美元,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等国消费量较大,产品种类涵盖农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目前,欧盟自产生态农业产品供不应求,有近60%的缺口需要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其中阿根廷和中国是其主要供应国。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前景可谓越来越广阔。

与常规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5个特点:一是综合性,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全面规划、顶层设计、优化结构,促进各产业间协调发展,实现强农兴粮富民和环境优化;二是多样性,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经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多种优势,促进多样化发展;三是高效性,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质量效益;四是安全性,提高农产品质量,向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五是持续性,把农业生产经营和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后再利用,有效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政策扶持,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必不可少

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全球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主要潮流。新世纪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绿色农业发展,被世界可持续农业协会评为“全球可持续农业发展20个最成功模式之一”。然而,与部分发达国家相较,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仍存在很大差距,各国先进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对生态农业采取积极支持政策,是发挥长效作用的措施。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政策,支持生态农业发展:把发展生态农业资金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实施税收优惠减免措施,对生态农业先进者给予奖励等。在德国,政府建立和实行多种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直接支付、限额交易支付和直接交易支付等。德国实施补偿方式,大多通过项目对向生态农业体系转型的农场主提供资金支持,并多与相应环保措施挂钩。

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科研和教育,是增强生态农业发展动力的关键。很多国家非常注重以现代科技为依据,密切结合生态农业科研与教学、推广。也有许多大学、科研院所定向培养生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自2002年起,美国政府就实施有机农业研究和推广计划,2003年以来的10年间共提供经费9300万美元,资助重点包括有机农业环境及效果、有机农场生产与社会经济状况、利用田间试验方法鉴别有机产品特点等。

加强生态农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发达国家就生态农业的生产、产品质量和销售等建立了相关法规体系。美国制定了《有机食品质量法》,加拿大制定了《加拿大农产品法》《加拿大谷物法》等,欧盟颁布了《欧共体生态农业条例》。在欧盟相关法律基础上,德国制定了本国的《生态农业法》《土地资源保护法》《垃圾处理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让生态农业发展实现了有利的社会外部氛围及内部“软环境”整合,对其健康发展发挥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生态农业范文第5篇

1.1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示范点

随着余杭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全区已建立了几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示范点。如径山镇浙江蓝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将公司的生猪养殖场产生的粪便污水通过干湿分离,将发酵过的干粪用于蛆蝴养殖,把养殖的蛆躬}作为公司甲鱼的饲料,形成一个良性生物链;同时经过沼气池厌氧消化处理猪粪水,将沼液、沼肥施用于黑麦草,喂食湖羊,又是一个良性循环。位于运河镇的兴旺蔬果公司利用大棚养猪,通过蔬菜与猪呼出的c仇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产生氧气反作用于肉猪,达到菜壮、猪肥,减少了菜、猪虫病害的发生,而猪粪污水通过千湿分离和沼气池处理,成为蔬菜的优质有机肥源。

1.2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全面启动

自2003年余杭区启动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以来,已立项批复了余杭绿景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余杭竹园观光休闲园区、高新农业示范中心休闲观光园区等6个休闲观光园区建设项目。

1.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余杭区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目前全区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初步建成,建立了11个病虫观察点,为指导农民适时、准确用药、减少损失,起到良好作用。全区农田土壤质量监控体系基本构成,正开展土壤地力、肥力监测和低产田的改造。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进人实质性建设。通过省级无公害基地认证5(众h矛;省级绿色农产品9个。

1.4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已见成效

自2(X瞬年余杭区制定畜禽禁、限养区与非禁养区以来,关停与搬迁了禁养区内6家万头猪场,禁养生猪3.5万余头,搬迁奶牛场两家,计276头,并成功实施临平建成区等地散养户生猪禁养近万头,同时对华东家禽交易中心和杭州昌兴养殖场等十八家单位进行污染治理。对一般规模养殖场进行了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的污染治理,推广“猪一沼一作物”这一生态模式。

2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思路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破坏农业可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和持续发展之目的。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生态农业长期追求的目标。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总体思路:一是要立足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障人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生态农业的建设对策

余杭区生态农业建设刚刚起步,虽然已有成效,但不足和缺陷还是明显的,农业面源污染严重,低毒、低残农药和生物农药普及不j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堪忧,等等。因此,必须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加快余杭区生态农业建设。

3.1建立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

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必须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人真正发挥作用;进一步理顺管理和运行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人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普及,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2加紧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

进一步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体系,稳步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技术,积极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行生态功能强化和环境污染预警控制。

3.3全面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生态农业范文第6篇

所谓生态农业是把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以及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有机结合的一项新型综合农业体系,也就是说生态农业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它的涉及范围广泛,并且会随着经济和环境的改变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而这些制约因素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来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

1生态农业推广过程中的几点制约因素

1.1农民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意识淡薄

由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投入大,获效时间长等特点,大部分的农民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根本不愿意去开发新的农业资源,也不愿意使用新科技,只是一味的保持现状,也就是说那些能速见成效的措施是农民愿意接受的,而那些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措施却很难得到应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民的意识不够到位。

1.2农村科技实力不足

众所周知,科技是一种生产力,农业的发展当然也主要依靠于农业科技的开发和利用,也就是说农业科技的实力越强,生态农业的发展就会越快。目前对于我国来说,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完善,导致我国农业科技的整体实力不够强大,对于生态农业这一系统性的项目,连简单的照猫画虎去借鉴经验对农民来说都是十分困难,更不要谈什么成功了,所以说农村的科技实力不足,直接制约了我国生态农业的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

1.3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尚处于发展阶段,由于其具有见效周期长这一特点,往往会在资金方面出现短缺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财政支持,但是有一点要知道,政府的财力也是有限的,往往要同时支持很多的项目,不能做到资金的准确到位,这就导致了生态农业因资金不足而难以继续进行下去。资金缺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没有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生态农业都将会遇到困难。

1.4组织建设不足

在我国生态农业的推广过程中,组织建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面前,组织机构不够完善,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困难,还有些组织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独立的进行,不顾全大局,这样往往会造成某些项目的决策和支持力度跟不上进度,对于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而言,这种组织建设不足的现象很是凸显,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1.5生态农业政策不够完善

各个项目的实施和发展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所谓的政策支持,也就是说帮助项目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实施,仍然需要完善,在有些方面由于这政府政策的不到位,使得农民对农业资源的认识不够,导致资源不能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还有就是在农产品的价格方面,有时候也能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对政府而言,要严格发挥其政策措施,控制好农产品的价格,保障生态农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1.6农业推广人才匮乏

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已经迈入了关键的历史时期,在新的时期要面临新的挑战,也就对我国生态农业的推广人才有了更高要求。生态建设不仅需要高素质、高能力、高技术的三高人才,而且需要强有力的推广团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比较久远的历史,政府方面对此也是非常重视,但是生态农业仍然没有在全国得到有效推广,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生态农业的推广人才匮乏,缺乏好的推广团队,也就缺乏了发展的基石,也就是说生态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增加其推广人才的培养和利用。

2加大我国生态农业推广的几点措施

2.1提高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认识

农民对传统农业的认识往往只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其实社会效益的低迷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都会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只是农民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要加大这一点的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农民意识教育活动,通过思想教育使农民在认识上得到提高,从而增强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在全面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提供动力,为生态农业的发展营造好而适合的氛围,最终实现让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到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设中去。

2.2完善生态农业的保障体系

完善生态农业保障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发展政策,从而增加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对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推广组织奠定基础,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开发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管理体系的完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2.3加快农业新技术开发和利用

生态农业注重的是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在提倡农业发展信息化的基础上,充分的开发新技术和利用新科技是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就是说研发新科技是实现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要想更进一步的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一定要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2.4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目标就是将农业产业化发展,这也是推广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全方位的筹集资金,结合当地农业资源和环境资源优势,重点培养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农业同时也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所以说将两者有效结合,共同发展,才能真正的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

2.5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生态农业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

根据"生态立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以技术创新为主线,以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实施星火项目为基础,以星火示范为重点,继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和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以推进生态农业效益农业产业化为方向,加速生态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加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按区域化布局、市场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和星火支柱产业,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基本思路:

1、发展名优产品,培植支柱产业。以生态效益农业和形成区域特色为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加速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及省本高效栽培技术的配套推广,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实现生态产品优质化、多样化,打响生态示范区安全农产品品牌。同时,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提高深加工能力,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的科技开发和经营体制,培植生态农业支柱产业,加速生态农业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

2、加强技术集成,做好典型示范。要大力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引进技术和人才;安排好星火项目和各类配套项目,加强技术集成,做到需要什么,研究和引进什么,推广什么。特别重视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要以生态农业星火示范园区、星火示范乡为重点,做好典型示范,扩大幅射,促进全局发展。

3、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本,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和科普工作意见,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手段,大力宣传现代科技对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作用,宣传星火计划的宗旨、作用、意义,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技意识;要结合成人教育、职业培训、扫盲工作、绿色证书培训,大力搞好星火培训,青年农民的年培训面达50%以上,五年中培训总人次不少于1万,大面积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要通过各级各类计划项目实施,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到位率,使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星火密集区建设中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等三大环保方针;严格执行"森林法",做好封山育林,发展生态林;严格执行"矿产资源保护法",做到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相结合;保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重点开发绿色产业、绿色食品和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把部级星火密集区建设与部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二、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发展目标:

按照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方向,通过培植1个生态农业星火支柱产业及其农业龙头企业,建设1个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培育1个生态农业星火示范乡,实施10项市级以上星火项目,到2005年实现新增(累计)工农业产值2亿元,新增利税2000万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具体目标为:

生态农业星火支柱产业-茶叶,实现产值0.59亿元,利税590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31.11%和96.66%;其中龙头企业奇尔茶叶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000万元、利税1200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50%和2000%。

山后高效水干果生态农业星火示范园区实现产值元,比2000年增长143%,示范作用更加突出。

澄照乡生态农业星火示范乡,实现产值600万元,比2000年增长50%;实现财政收入75万元,比2000年增

长50%;农民人均收入比2000年提高1000元以上。实施10项市级以上星火项目,新增产值(销售额)5000万元,利税500万元。

三、主要措施和保障体系

为确保我县**星火计划达到预期目标,不仅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工作思路,而且要有强有力的思想、领导、政策、资金,科技管理等保障体系。

1、强化宣传力度,提供思想保障。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我县**星火计划的发展战略、宗旨、意义和实施星火计划的好典型好经验,使广大干部群众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对星火计划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树立起抓星火计划就是抓农村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增强依靠科技发展生态农业,自力更生实现富民强县的信心。营造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各部门大力支持、共同谱写星火燎原之歌的氛围。

2、强化政府行为,提供组织保障。**星火计划要紧紧依靠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各级领导要把星火计划纳入政府日常工作,作为农村科技、经济的重要任务和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依托和基础来抓。县里要建立以县长任组长,科委、经委、农办、农业局、林业局、水电局、财政局、银行等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有关乡(镇)都应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与工作班子,切实加强对星火计划的领导与协调,为**星火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3、优化政策环境,提供政策保障。大力宣传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扶持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主要是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速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扶贫攻坚计划加快山区经济发展若干政策》以及省政府《关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促进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同时,县有关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地方性的优惠政策及配套措施,为星火计划的实施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4、增加资金投入,提供资金保障。要充分挖掘潜力,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则,采取政府出资、信贷融资、群众筹资、以劳代资等多渠道投入,积极组织人民群众、企业、团体增加资金投入,使之成为投资主体。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逐年提高科技贷款的到位率,到2005年,科技贷款占信贷总规模的比例达到8%以上,使之成为投入的主渠道。各级政府要确保每年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逐年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科技三项经费在

科学事业费中的比例要达到50%,县科委要将30%以上的科技三项经费用于星火项目,县财政还要为星火计划的实施安排一定专项经费。示范乡和农业龙头企业应增加科技的投入,企业提取的科技开发经费不低于销售总额的3%。

5、做好科技服务,提供科技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腾飞,归根到底取决于广大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与人才培养。要在加强技术培训基础上,积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组织不同行业、专业领域的科技力量,多兵团联合作战,实现专业互补,优势互补。大力开展科技协作攻关,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先进实用技术。同时,做好企业家与科学家、技术专家的结合,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销售人才、农村科技星火带头人与龙头企业、示范农户的结合,发挥人才的整体效应。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引进生态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提供科技信息和咨询服务。建立和健全科技信息网络和推广网络,把试验、培训、推广、服务、信息咨询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综合服务功能。

生态农业范文第8篇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是建设以农用沼气为纽带的各类能源生态模式,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家庭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多年来通过我们坚持不断的努力推广和示范户反复实践,在我县逐渐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将农民生活、生产和生态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在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概论

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是依据生态原理,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畜牧业、种植业等科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优化整体农业资源使农业生态系统内做到能源多级利用,物质良性循环,达到高产、优产、高效、低耗的目的,是一项可持续农业技术。

1.沼气生态农业技术的基本原理。

北方模式的发展及其基本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建设为纽带,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庭院和田间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组合在一起,构成能源生态利用体系。从而在同一块地上,实现产品和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能流、物流良性循环,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技术措施。

根据生产结构和配套技术的组成,又可分为“三位一体”和“四位一体”模式。以“四位一体”为例,该模式的基本要素是:建一个坐北朝南的日光温室,通常200—600m2,日光温室内部,西侧、东侧各建一个20m2的畜禽舍和一个1米2左右的厕所,畜禽舍下部为一个8—10m3的沼气池。

北方模式是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农作物栽培室都在日光温室内,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日光温室的作用就是为沼气池、畜禽、温室内的农作物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从而一改过去北方沼气池半年使用半年闲,且冬季极易冻坏的弊病,达到全年正常运行产气,改变北方冬季土地闲置的状况,变淡季为旺季,变无收为有收,改变北方冬季畜禽由于御寒导致能量损失过大,光吃食不长膘的状况,缩短出栏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日光温室是利用甲塑料薄膜的透光和阻散性能,并配套复合保温墙体结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同时保护和阻止热量及水分的散失,达到增温、保温的目的。使冬季室内、外温差可达到30℃以上,从而使北方模式内的温室果菜后季节生产和制取沼气更加可靠。同时,饲养的畜禽也能为温室提高温度。

2.沼气生态农业技术的作用。

有机物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炊事、照明、发电等多项生活生产活动。同时沼气发酵的残余物,沼液和沼渣可以开展综合利用。用于种植和养殖业。如:种果、种菜、浸种育苗,培养食用菌,饲喂 畜禽,养殖可以起到改善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及其防寒抗病能力的作用。

沼气生态农业技术使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变革了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高效化,农村环境清洁化和农民生活文明化,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因此,在北方农民称沼气池是“小康池”“致富池”“聚财池”。

研发沼气能源,节约生活用能,沼气一种优质燃料,其热值为2.8×104—2.77×104J/m3,与空气混合燃烧时温度可高达12000℃由于沼气灶的热效率约是煤炉热效率的3倍,因此每立方米沼气相当于3.3千克原煤,可使65千克水从20℃煮沸,在北方地区,一个8m3的沼气池常年运行,可产300—400m3,基本满足一家四口日常炊事、照明的需要年节约资金200元左右。增加饲料来源,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促进养殖增收,在模式系统中,人畜粪便经过厌氧发酵所产生的沼液和沼渣是优质的饲料添加剂,可以加快动物体内肝糖,肌糖的积存,减少发病率,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畜禽质量,缩短出栏时间,从而增加沼气户的养殖效益。以养猪为例,在北方地区,模式通过为猪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饲料添加剂,使猪的育肥期由过去的10个月缩短到4个月,料肉比由过去的5:1减少到3.5:1,每年可以多出栏1批。据调查,沼气户人均猪肉产量比非沼气户高2.8倍多,人均牧业收入高2.7倍。提供优质沼肥促进种植业增收,沼液和沼渣是优质、高效、无污染的有机肥料,可以用于基肥、追肥、叶面肥和浸种起到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病能力的作用。模式生产的果、菜品质好,口感好,色泽好、无污染,在市场上具有很好的竞争力。

3.沼气生态农业技术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开发可再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沼气的发酵原料来源于人畜粪便和农业废弃物,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北方沼气池可年产沼气300m3节约的薪柴相当于0.2公顷薪碳材一年的生长量,一口沼气池便可保护一片青山。山区若有20﹪的农民使用沼气池,则封山育林便有了保证。因此推广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是保护山区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2)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每个6—10m3的沼气池年可提供沼肥16—20m3,沼肥中富含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氧、磷、钾等元素,且病菌虫卵大部分被杀死,是理想的无公害肥料,具有无污染、高效培肥地力的作用。因此沼肥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做到种地养地,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正是凭借这些优点,沼气生态农业技术使原来闲置的农户庭院土地变成高效的商品生产基地,使低产田变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保护地,使“四荒”治理同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因而成为农业向深度和高度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沼气生态农业技术带动农民生活的文明进步

1.改变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实现农村生活用能高效化、清洁化,农民用了沼气后降低了劳动强度,解放了妇女劳动力,同时,高效、清洁能源的实用使农民从传统的生活方式向健康、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转变,有利于农村小城镇建设。

2.优化农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净化环境,使农村废弃物达到无害化程度避免对地下水源的污染,对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具有不可低估的贡献。

生态农业范文第9篇

低碳农业是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改善全球气候条件而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农业,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新特征,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功能的新型农业。是一种比广义的生态农业更广泛的概念,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还要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结合、发展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使农业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协调,形成生态与经济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笔者认为,根据目前全球的能源、气候、生态状况,把这两个概念可以合起来,即为低碳和生态农业。低碳和生态农业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低四性”。低耗:农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少使用消耗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尽量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再生能源。低排:农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少排放二氧化碳、污水和其他有害物质,尽量采用循环利用、综合利用、生物技术等手段实现减排和零排放。低污:农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少产生污染物,把实际产生的污染物通过生物技术、循环利用等手段变污为宝。多样性和综合性。依据生物多样性法则,以及农业在自然和社会两大生态系统中的特殊功能,结合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品的多样性,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性和统一性。依据保障供给、调节气候、涵养生态的要求,农业产业要从盲目地追求数量和掠夺性生产,转到追求质量和数量的统一以及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来;从注重单一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转到十分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上来。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强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维护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相互平衡。

2发展低碳和生态农业遵循的原则

2.1减量化原则

发展低碳和生态农业实施“六节约”:节能、节肥、节水、节药、节地、节种。

2.2生物多样性原则

尊重大自然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尊重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实现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发展,达到生态平衡和需求平衡。

2.3种养结合原则

合理的种养结合是动物和植物生物链有机结合、农业生态实现平衡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农业生态化和低碳化自我调节的自然机制。因此,要走立体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子。

2.4综合利用原则

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弃物、排泄物,极大多数是生物质、有机质,而这些生物质、有机质恰恰是另一种生物体的营养物。因此,综合处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废弃物、排泄物,是低碳、生态的必然选择。

2.5效益统筹原则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是每个产品生产追求的目标,必须统筹兼顾;当三者存在矛盾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生态效益或社会效益,再考虑经济效益。

2.6因地制宜原则

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动植物的就地适应性也不一样,低碳和生态农业应尊重宜种宜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3建设低碳和生态农业的几个重要环节

发展低碳和生态农业是余杭区环境立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余杭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余杭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建设低碳和生态农业的任务艰巨,为此,要围绕部级生态区建设,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污染控制与治理并举、产业发展提升与环境保护结合,努力建设低碳和生态农业,促进生态环境、百姓民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笔者认为,余杭区发展低碳和生态农业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3.1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

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显示,余杭区由于化肥施用形成的总磷和总氮的排放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必须采取措施遏制农业生产中化肥的施用量,改进施用方法。2007年余杭区开始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对大田耕地土壤地力状况进行了测定并分等定级,根据各地区的土壤地力条件定单式研制配方肥,提高了施肥的针对性,有效地减少施肥强度,控制化肥污染源排放。下一步,要综合评估近三年测土配方施肥的成效,研究改良方法,研制新型配方肥,加大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全区测土配方施肥的综合效益。

3.2积极推广清洁生态养殖

一是推广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养殖模式,新建标准化生态畜牧小区、生态场及畜禽功能区;二是推进黑鱼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开展杂交鳢苗种繁育技术攻关及本地化生产,推广甲鱼、黑鱼等水产品清洁生态养殖模式,严格控制临平地区温室甲鱼养殖规模,结合城市化发展,逐步压缩现有温室甲鱼的养殖规模。继续加大外荡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促进渔业资源修复和水环境改良;三是全面落实畜禽禁养长效管理机制,巩固禁养成果。调整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范围,适当扩大禁养范围。

3.3开展养殖业废弃物综合治理和利用

通过项目建设,积极推广循环利用型、立体开发型等种养结合模式,大力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重点对生猪规模场进行污染治理。继续推进沼渣沼液肥水灌溉项目,引进推广畜禽粪便生产微生物有机肥工艺,促进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到2012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3.4开展种植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一是加大秸秆还田力度,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如秸秆氨化后喂畜、秸秆生产复合板材、秸秆粉碎加工再利用、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再利用等。到2012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二是积极开展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逐步形成经营单位折价回收、镇乡街道或片区集中存放运输、部门监督协调的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机制。

3.5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合理用药技术

开展植保统防统治服务,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适时适期用药,减少农药施用量。继续大力实施“肥药双控”工程,依靠科技,优化肥料配比和农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控制肥料农药施用强度。

3.6适度稳定水稻种植面积

权威研究表明,水稻田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水源涵蓄保持、固氮能力、土壤有机质保存、人工湿地作用、净化污染物等。因此,应高度重视水稻和水稻田在粮食安全和环境友好中的重要作用,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努力保持“喜看稻菽千重浪”优美的田园风光,使水稻田不仅提供粮食,还使其在环保和生态方面为人类造福。

3.7加快农业“三品”认证

努力提高“三品”农产品比重,到2012年全区建设提升无公害基地120个,新增无公害基地75个、绿色农产品基地6个、有机农产品基地13个,累计新增农业“三品”种植基地面积10.5万亩,全区通过认证面积达到39.6万亩,且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60%以上。

3.8推广立体循环种养模式

生态农业范文第10篇

1.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生态农业科技含量不高乡镇农业科技人才不足,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还有许多关键技术尚需解决,主要包括土壤生态培肥与地力维持技术、水土流失控制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环境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科研与技术服务等产业支撑体系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农业科技人员不足,加上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十分有限,一些现代的基本种植、养殖、加工技术还没有普及到广大农村,科学技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未发挥。因此大部分地区的生态农业依然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科技的落后大大地制约了生态农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2.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生态农业的发展初期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撑。目前,全县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发展资金缺口较大。资金的短缺导致生态农业的财力投入不足。首先是政府的财政投入有限,其次是企业和农户尚未成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主体,第三是缺乏信贷等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的贷款支持,尤其是农户投入普遍偏低。有个别贫困户连必备的生产资料都买不起,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积累,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从调查的村、户来看,农业投入水平偏低,绝大多数农户投入生产性资金只用于基本农业生产。从投入的生产领域来看仍侧重于农田投资和粮食生产。从事畜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的投入不足,农业再生产类型简单化,扩大再生产的经济支撑力有限。

3.生态农业商品化程度低,产业化水平低从调查的村、户来看,多数农户仍以自给自足性经济循环为主,生态农产品以满足农户家庭生活需求为主,用于市场出售的量很少。特别是生态畜牧业产品和经济作物,以仅仅满足农户的需要为限,生态粮食作物商品率相对较高,但总量仍然偏少。由于商品化程度低,农业经营资本增值迟缓,许多农户靠外出务工、经商取得收入,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投资热情。此外,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基本上以农户为生产单位,缺乏有组织的大市场引导,生产经营组织分散无序,规模种植和集约经营效益差,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同时,生态农业的产业链短,经济效益低。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科技含量低,加工程度低,经济效益低。在这种背景下,要把生态农业做大做强,真正成为拓展农产品需求的新增长点,就必须走一体化的经营道路,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

二、围场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办法

1.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要在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前提下,依靠农业新技术革命,按照品质优良、规模适度、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的目标要求,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供需平衡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发展无公害的水果、蔬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并形成优势产业,提高农田产出效益。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充分考虑和利用种养业之间的链条循环关系,致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庭院生态农业。

2.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相结合一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水利设施配套、建立农业生产信息网络等措施,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把建设生态农业与美化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依法保护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的前提下,做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作,改变农村能源供给,治理工业“三废”,控制水土流失,防止水土污染,减少农业灾害。

3.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相结合重点围绕提高食物生产质量、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控制常规化肥、农药的用量,推广生物良种、生物肥料、无残毒农药的使用面和技术应用;在有条件的地方划定一些区域进行无土栽培、无农药化肥栽培和生物饲料养殖示范,依靠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成果,提高农作物和畜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业生产的直接成本;按照绿色食品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和山野菜的系列加工,努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开辟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4.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围绕以休闲旅游产业为引擎、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商贸物流为动力、以清洁能源为支撑目标,实行四业相互渗透和相互推动,促进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把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同开辟农民就业新渠道、实现农产品价值和增值结合起来,依靠生态农产品的物流,带动起人流、资金流、信息流,走出一条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城乡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同步推进,兴业富民同时启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来。

5.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相结合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设生态农业必须加强广大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同时,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由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以及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必然促进广大农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经营思路、市场意识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建设生态农业的过程就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过程。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手段,使更多的农民拥有通往生态文明时代的“绿色技术证书”。

上一篇:农业税范文 下一篇:农业保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