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囿与推进路径

时间:2022-08-24 12:29:55

新常态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囿与推进路径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引领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定位存在认识误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陈旧、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和校内外协同机制、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在新常态下的引领作用,应把握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变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知识课堂”走向“能力课堂”;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打造“政、校、企”多主体协同的创新创业支持平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有效“聚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后备支撑;构建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促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新常态;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困囿;路径

作者简介:陈诗慧(1986-),女,湖北仙桃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张连绪(1963-),男,河北高阳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院长,二级教授,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职素质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大学生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州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常态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改革路径研究”(编号:2017A07),主持人:陈诗慧;2016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一般项目“广东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改革路径研究”(编号:GDGZ16Y004),主持人:陈诗慧;2016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工匠精神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编号:2016MZXQ17),主持人:齐立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4-0071-07

一、新常态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步入深度的调整期,产业发展中的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劳由产日趋专业化、产业结构走向高端化,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一种新常态的阶段。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向合理化的区间,必须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助推经济社会改革的战略支点。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下,保障经济增长稳中求进、行稳致远方面,固然需要具备“有所作为的进取心、居安思危的平常心、攻克难关的自信心”,但核心还在于能否有效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势头,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1]。基于此,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双创”就此成为当前我国一股社会热潮,助推我国经济发展砥砺前行。而推动社会创新创业,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而且还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积极行动起来,以创新创业支撑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我国经济方向实现转型升级,要从传统上的资源要素指向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进行过渡和升级,积极培育创新型经济,以创新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必须以技术革新为手段,核心在于培养推动科学技术优化升级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职作为我国高级技术人才教育培养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输送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社会重任。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中,高职应主动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创新驱动战略要求的创新创业人才,走出一条优质高效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从当前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来看,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还较为滞后、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尽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不高。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历程来看,经历了一条典型的以政府推动的发展之路,深深打着政府政策主导的烙印,在方向选择上经历了由“以创业带动就业”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转型的过程[3]。国务院于2015年5月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我国高等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较为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与专业教育相脱节,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不高”。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链深度融合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切要求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创造出更大的理论成果,探索出更多的实践经验[4]。不论是国家层面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是社会层面的“双创”热潮,都对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高职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都应对此加深认识,要充分认清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所提出的紧急应对措施,也不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而提出的权宜之计,更不是强派的临时任务,而是高职院校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创业能力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引领经济社会新常态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囿剖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偏颇,陷入认识误区

当前,针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从高职内部来看还是外部而言,对其普遍缺乏科学的认知和理解,在其内涵和价值取向存在着多重认识误区,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开展,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把创新创业教育视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新手段。部分高职院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简单地定义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部分,创新创业教育被严重的扭曲和泛化[5]。并且在创新创业教育内容选择上,主要以创业理论知识传授、创业技巧培训、职业技能教育为主,忽视了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在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的选择上,片面地以就业率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考核评价的核心指标,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被狭隘化,没有真正理解创新创业精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难以科学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第二,把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催生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不可否认,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提升人的发明创造能力的作用,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素养的培育。就此而言,学生个体在思想以及行为中具有质变性的首创活动都属于“创业创业”范畴,如果仅仅关注现实中的创新创业成果而忽略了学生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理念创新,无疑偏离了高等教育的主旨。

第三,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开来。创新创业对个体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准、知识面有着较高要求,如果受教育者没对专业领域知识深入理解掌握,缺乏专业知识支撑的创新往往是哗众取宠,创业则会犹如沙滩上的城堡,与专业教育相脱离的创新创业教育只会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陈旧,难以满足“双创”时代的发展要求

现阶段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提升受教育者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水平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以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启迪创新精神为主导的创业教育模式;三是以提升受教育者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主导的实践教育模式,侧重为学生提供条件支撑,如实训基地、政策倾斜、智力服务等。这三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虽然都突出强调了受教育者在创新创业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且各有特色和效果,但短板也非常明显,就是在具体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设计上往往仍以教师传授为中心,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很大程度上保留着明显的应试教育痕迹。在这种陈旧的教育模式主导下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创新创业精神缺乏、创新创业能力薄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难以适应“双创”时代的发展需要。除此之外,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上模糊不清,重视程度不足,而更为关注面向全体学生具有普适性的就业指导教育,仅仅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部分[6],如许多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或者主要以讲座形式进行,尚未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善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师资的安排上往往是依托于关联性专业的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尤为缺乏专业化的师资力量;在创新创业实践层面仅仅停留于校园内的创业设计大赛、商业模拟竞赛等表面化的方式,与现实中的创新创业情境相脱节。

(三)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短缺,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

首先,缺乏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资源。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教师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也是决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7]。m然近几年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了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对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其中一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创业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以期培育、汇集创新创业领域的专业人才,但目前这类尝试由于缺乏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的配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设施资源不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教育类型,需要完善系统的教育基础设施支撑,但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建立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以及政府主导建设的大学毕业生实习实训基地大多以满足专业学科大学生的教学实践和毕业实习为目的,远远达不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要求。总之,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设施资源短缺已成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掣肘因素。

再次,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材资源较为匮乏。以美、英、德、日、澳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方面已经比较成熟,普遍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大学创新创业教材。与其相比,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尚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材建设较为滞后,现有的教材专业化层次不足,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且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材的选择上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难以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最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制度性体系资源不足。目前,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尚未建立完备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创新创业学科建设较为滞后,广大高职院校并未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游离于高校主流教育体系外,成为一种边缘性教育类型[8]。如此以来,极大地降低了全校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且在具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突出,在教学安排上随意性和临时性较大,无法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有效聚合。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异质性偏差,缺乏有效的校内外协同机制

从外部来看,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界的联动不足。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类型,不仅需要高职院校自身付出努力,还需要将政府以及市场主体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构建起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强大外部支撑。从本质上讲,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涉及到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创业者个人、社会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系统化教育,面对的是一个由多方主体共同组成的“异质性网络”[9],而不同的主体往往有着迥异的利益诉求、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由于在不同主体之间缺乏一套有效的协同机制,而使得异质性偏差无法得以消解,最终导致多元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协作性不足。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来看,现阶段各类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事业中发挥作用的最大障碍是价值观的冲突[10]。化解价值观冲突的关键在于构建所有创新创业教育参与者的共同价值观或愿景,形成共识,才能有效调动其各方参与者的积极性,集中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的各类资源。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尽管一部分高职院校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但却普遍缺乏与外部社会主体的合作协同机制,尚未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的校企一体化培养机制,导致高职院校与产业界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的合作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

从高职院校自身内部来看,其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不足。近些年来,虽然许多高职院校以创新创业为中心加快了推进综合教育改革的工作力度,力求在本校既定办学定位、教育方向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将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作为高职院校重要发展目标。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由教务部门主导的,其拟定的行政文件无法对学生处、二级学院、团委等部门形成有效指引和约束,更无法调动社会企业的积极性,使得相关措施无法落到实处。具体体现在:其一,高职院校没有形成对教务处、团委、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制度,并且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组织保障,使得在校内职能机构和教学部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步调不一;其二,校本部和二级学院之间,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存在着分歧,在具体的教学改革上的意见不统一,如创新创业教学平台建设、市场信息调研、教学模式、教育设计论证等层面均难以将学校教务和二级学院教学融为一体;其三,在顶层设计层面,许多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缺乏完善系统的制度规定,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果的评估上,存在着过于重视创业率和成功率等片面指标的问题,长期以来都未能得到有效改观。总之,由于校内外协同机制的缺失,使各方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陷入异质性偏差当中,导致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对此,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将各方主体合理、高效地联结在一起,以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层次、多维度、立体化系统,是摆在每一个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五)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完善

从当前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估情况来看,尚未建立专业化的评估机制,而是将传统专业的评估方式和评估指标进行简单的移植和复制。具体主要表现在:第一,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与专业教育质量评估混同,将专业教育评估中的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评估、学生满意度评测、学生成绩分析等传统评估方式移植到创新创业教育上,而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实践为导向的学科特征。第二,将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估片面地理解为对大学生整体创新创业成果的统计和评价[11]。这种机械僵化、形式主义的评估体系完全无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复杂性,一方面降低了其评估结论的可信度,丧失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估工作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失去了总结反思的机会,贻误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进程。

三、新常态下推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径

(一)把握好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内涵

由于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缺乏准确的认知,而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沦为简单的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术指导,大大降低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质量。只有首先准确、清晰地界定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正确理解创新与创业内在关系,破解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理论盲区,才能真正找到持续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健康长远发展的动力因子,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提质增效开创新局面。

准确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内涵,应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是传统的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升级和有机融合,并非两者的简单叠加。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表现就是由原先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上升为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12]。后者与前者有着根本的区别在于“创新创业”着重强调在进行创新实践的同时力求把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或者现实经济价值。其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将工作重心工作放在对受教育者的创新创业意识、精神以及思维的培育启发上。虽然近年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和训练重视度不足,实际上,创新思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个体只有具备了批判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辩证思维等强大的多维度、系统性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第三,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广大大学生群体的大众型教育,是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素质教育。对此,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培养出高素质综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变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知识课堂”走向“能力课堂”

高职院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利用当地的各类资源优势,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区域经济特征和发展水平建立起有特色、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学校层面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创新型拔尖人才,承担起建设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重任。地方普通高校要重点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受教育者的新创业知识以及训练大学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从区域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更为发达,民营经济十分活跃,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充分利用外部的便利条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解决社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京津翼地区在新兴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且集聚了国内最为优秀教育资源,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主,科学引导大学生从事技术型或文化型创新创业;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传统产业比重大,大学生创新教育教育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和社会环境,不断引入创新创业元素。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主要以学科专业知识的讲授为主,是典型的“知识课堂”[13]。虽然知识的掌握是个人能力形成的基础,对于个体的成长发展十分重要,但知识的最终价值应当体现在个体通过知识学习获得的综合素质的沉淀与实践能力的提升,而非知识掌握本身。而我国人才培养中的“高分低能”现象已经充分证明了传统“知识课堂”教育存在着难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局限性,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受教育者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自我驱动能力的开发。对此,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应找准改革方向,努力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型,树立起“以人为本、能力为重、知行合一”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实现教、学、做的高度统一。首先,可在线上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虚拟仿真中心,开设助学类、训练类与模拟类三大创新创业仿真实验,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其次,在线下建设创新创业研究实践平台或实验室,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取代传统的书面考试;第三,强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体制机制,将企业的经营资源和行业经验引入校园,让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贴近社会生产,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联合培养模式,实现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由“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的有效过渡,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三)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有效“聚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后备支撑

首先,强化师资资源建设。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完善、组成形式多样的高水平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综合性较强,需要教师既有专业领域知识、又有创新创业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和从业经历。因此,要提升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必不可少。一是,要加强对原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的能力提升培训,可以以举办讲座、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学术交流会、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素养以及教学实践能力。二是,在做好内部创新创业师资培养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外部引进,打造一支雄厚的“双导师制”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在高职院校内部选拔一批创新创业学术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为创新创业教育培育骨干力量,另一方面,可以专门聘请在创新创业领域有所建树的社会性人才兼职任教,充实到现有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中来。第三,要注意发挥大学生辅导员贴近大学生生活的优势,通过系列活动、创业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总之,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其次,加强专业课程资源建设。打造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的完整、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学科[14]。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充分体现出创新创业学科的综合性特征,既要把创新创业理念深度融入进日常专业教学工作当中,还要注重课堂学习和实践环节的有机统一。另外,打造高质量的本土化教材和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重要内容,政府和高职院校应以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调动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建立起适合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实际的高职创新创业学科体系,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第三,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资源建设。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打造全面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实践活动为指向,建立起集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实验、创业设计大赛、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实习等为一体的连接桥梁。同时,还要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器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与社会性资源有效整合。西方发达国家往往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卓有建树,主要与社会各行业企业的强力支持有关,行业企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支持、实践机会、实习岗位方面都有着较为充沛的资源,为其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我国应借鉴其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搭建更大的舞台。

(四)加强顶层设计,打造“政、校、企”多主体协同的创新创业支持平台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协同配合,应着力构建由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构成的协同育人平台,充分发挥各方的协同育人效应,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持。高职院校要积极与各级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加强与地方企业经济体交流合作,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多方主体合理分工、协调配合,弥补高职院校自身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有限、资金不足的短板[15]。首先,政府应加大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税费减免,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舆论,营造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其次,强化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调动社会性力量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利用企业的平台资源优势,与高职院校一道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教学方案设计、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通过校企之间的密切配合共同助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发展。

高职院校在强化与外部主体协作的基础上,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顶层制度设计,强化校内主体之间的协同,以创新创业制度建设为抓手集聚校内各方主体力量和资源,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内协同网络。努力调动二级教学学院、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校团委、宣传部等各部门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统一各部门的工作步调,加强各个组织机构、部门的协调合作。

具体而言,应从机制建设入手,完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制度设计。首先,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导班子建设、组织架构设计、人员配置、具体实施、考核评估等方面做好制度设计和安排,可以成立专门组织机构进行领导,如“创业教育委员会”,通过其制定立足于校内外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目标、规章制度、实施办法,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和工作统筹力度。其次,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机制。完善创业指导服务制度,实现教学资源有效整合,逐步解决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内的师资力量薄弱、优质教材缺乏、基础设施滞后等“痼疾”。第三,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按照目标统一、资源共享、权责明确、分工合作的原则,将高职院校内部各组织机构、各职能部门的教育资源调动和整合起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施、创新创业服务指导、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创新创业氛围形成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五)构建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促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

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教育,传统的专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无法真实反映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成效。对此,在创新创业教育u价指标的选择上,既不能简单片面地以企业创办数量、创业大赛获奖数等指标作为为评价标准,更不能僵化地沿用传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而是要以深入的调查研究、理论分析为基础,构建一套符合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特点的质量评估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点在于必须系统、全面、科学地分析各类要素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16]。一方面,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划分进行分类评价。具体而言,以创业知识教授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可以沿用传统的一般专业学科的教学评价方式;以实践性、过程性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宜采用交互式、跟踪式的评估方式;以差异化、个性化辅导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则应依据创新创业成果的质量、数量等标志性成果来进行评价,同时,考虑到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具有成长性和周期性,因此应采用五年左右的创新创业成果数据为评价依据。针对不同教学模块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关键在于准确界定不同教育类型的方向和特征规律,并以此有针对性地设计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另一方面,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评价。根据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情况,可以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系统性评价,如对涵盖创新创业课程的整体教学方案评价、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入度的评价、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建设成效的评价、对校内外各类资源整合程度和效果的评价、对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形成的评价等等。总之,通过建立完备的创新创业评价体系,更好地发挥“以评促改、以评促教”的作用,共同提升我国高职创新创业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良军.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常态[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5):25-29.

[2]杨芳.不再让学生对创新创业心存畏惧[J].中国高等教育,2015(17):20.

[3]王占仁.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特性与发展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2016(3):56-63.

[4]张天华,刘艳良.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综述及问题对策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9):57-60.

[5]张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2014(3):48-52.

[6]马永斌,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99-103.

[7]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5):64-67.

[8]栾培新,盛春辉.STS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的建构[J].山东社会科学,2016(3):150-154.

[9]卓泽林,赵中建.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4-71.

[10]李月云,杨文艺.强化协同: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2):56-60.

[11]吕晨飞.创新创业教育三大断层与教育闭环的构建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2):108-114.

[12]李亚员.创新创业教育:内涵阐释与研究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6(4):83-87.

[13]郭庆,海莺,赵中华,刘涛.打造线上线下大实践平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5):4-6.

[14]陈航.人文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路径探索[J].教育评论,2015(9):72-75.

[15]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7):75-78.

[16]李月云.新建本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策略――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5(23):53-59.

上一篇:多用户协作网络中的中继和频谱分配方案探讨 下一篇:频谱资源重规划在未来移动通信中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