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背景下创建世界一流中学的启示

时间:2022-08-24 11:53:34

信息时代背景下创建世界一流中学的启示

摘 要 在教育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世界的眼光,在清晰了解自身教育的发展水平的前提下,紧跟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就中国而言,借鉴国外一流高中的办理理念与经验,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中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信息时代 一流中学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9.2 文献标识码:A

Inspiration to Create a World-class High School

in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Age

LUO Xuhui

(First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23)

Abstract Under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of educa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our educators must have a world vision,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in the education of their premise, keeping the world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for China, the high school class from abroad concepts and experiences, provide new ideas for China to build a world-class high school.

Key words information age; World-class High School; education

在教育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世界的眼光,在清晰了解自身教育的发展水平的前提下,紧跟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学校,必须扩展视野,放眼未来,争创世界一流的中学。教育事业作为整体在国家改革和发展中起到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如果把教育比作金字塔的话,基础教育是塔基,高等教育(或称为大学教育)就是塔尖,世界一流的大学不是空中楼阁,没有世界一流中学,难有一流大学。我国正在努力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前进,就必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中学。但是,创建一批世界一流中学并非坦途,这条道路上必然布满荆棘,如何在荆棘中前行,最终走向世界一流中学,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1 我国需要建设世界一流中学

世界一流中学的创建并非空中楼阁,也并非偶然事件。这首先表现在我国需要世界一流中学,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世界一流中学的创办都有明确的文件规定,为世界一流中学的创办提供了政策保证。

1.1 国家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优良教育的要求。特别是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内容和方法陈旧,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基础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存在种种困难;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教育培养出来的,与世界接轨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等等,都迫切各级各类学校加大实施教育改革和创新,创建高水平的学校,为培养适应世界发展水平的人才而不懈努力。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高中教育成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重要阶段。此外,《纲要》特别提出,坚持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的基础性意义。

1.2 地方政策

在《湖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发挥科教优势,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中学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湖北省作为全国的教育强省,在基础教育方面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创办出了全国一流的中小学。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教育资源丰富,但是在《武汉市“十二五”教育规划》别提出,大力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使高中教育成为培养创新人才,适应社会和未来发展的人才。无论是从国家教育政策还是湖北省或武汉市的教育规划纲要中,都能看出中学教育已经不再成为全力普及的义务教育和拥有广泛自的高等教育之间灰色地带。在一个激烈竞争的全球化时代,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放弃中学教育,就是放弃未来。

2 世界一流中学的特征

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晰的今天,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在相互的交往过程中,既能不断增加各国之间的友谊,也能体现出各国之间在各领域的竞争;然而,世界各国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直接途径,毫无疑问,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关心的头等大事。从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出发,不难发现这些国家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

2.1 历史传承悠久

美国的教育一直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美国高中教育更具有其特色。美国高中包含公立和私立,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中学大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些学校的创建时间较长,学校培养出许多杰出的校友,这些校友同时在学校发展,以及学校发展上发挥着积极和巨大的作用。

美国东北部著名的私立高中十校联盟(又称为“小常青藤”),这些学校基本都成立于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学校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积累。在英国,这一特征更加明显,英国中学在世界上享誉盛名的莫过于英国公学。英国公学产生于14世纪末期,到17世纪英国已有九所著名公学,学校风景优美,散布在各处的校舍,高低错落,形式各异,透出一股古典庄严的美。这种富有人文传统和自然气息的校园规划与建筑,凝聚着丰富的精神财富,凝结着历代师生的价值观,而具有浓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校园物质文化又进一步构成了独特的校园精神文化,使学生在古朴而典雅中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十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治学环境和校园风气。

2.2 办学理念先进

学校的理念是我们对学校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学校与外界之间关系的规定,以及内部管理及运转的哲学基础。由于美国大学是根据学生自主申请来录取,那么美国高中的办学理念大多数是从德智体全方位去培养学生,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正因为如此,美国高中不分文理科,总体而言,素质教育是其办学的中心思想。学校的办学目标是,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个性、社会和智力上得到发展。安多佛菲利普斯学院,寄宿制高中,培养来自不同文化、种族、经济社会和地域背景的有知识水平和正直的人才。学术目标是培养在文理传统内的不同领域的人才。学校教师引导学术在掌握技术,获得知识和批判性、创造性和独立性思维。学校致力于帮助年轻人发掘他们的潜力,不仅在智力上,而且在艺术上,审美上和道德上,使得他们能过上有责任和完满的生活。

2.3 师资队伍一流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一流的中学必须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为了实现卓越的办学目标,许多学校把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为办学的基本理念,广延名师。英国的哈罗公学,和所有公学一样,校内管理均由校董事会来进行,董事会一般由10到20人组成,除4到6名成员由董事会任命外,其他分别由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首法官、皇家学会、当地郡长等推举任命。董事会对校领导、教师有很高的要求。历届公学校长中有不少人受过公学及牛津或剑桥的良好教育并经过非常严格的选拔,都工作勤勤恳恳,为教书育人呕心沥血。哈罗公学的教师主要来自英国著名学府,其中不少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学校的教职工队伍庞大,经验丰富,分工协作,具体工作细致入微,有充分的精力照顾好每一位学生,为学生服务,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这些教师们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导师。

2.4 办学经费充足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经费支持。世界一流中学的办学经费要远远高于一般普通的中学,一般年度经费在数千万至几亿美元左右,其中社会各界及校友捐赠占有较大比例,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除了公立中学的经费是由联邦或国家财政部门专门拨款,几乎所有的私立中学的经费都来自社会及校友捐赠。这种融资渠道与我国基本依靠政府教育经费有一定的差距。

以安多佛菲利普斯中学为例,每年来自学校著名校友的捐款达到几亿美元;英国的许多公学,更是有源源不断的校友及社会捐赠。这些充足的资金保障了学校不断更新硬件设备,还可以高薪聘请著名人士来校任教,使得学校无论是在硬实力上还是在软实力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学校成为一流的中学奠定了扎实基础。可以这么说,拥有比较充足的办学经费是世界一流中学的特征之一。如安多佛菲利普斯中学拥有七亿六千万美元的捐助基金,是美国第三最富的高中,学校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家庭提供财政帮助,40%的学生能够得到财政援助。

3 启示与借鉴

3.1 更新教育理念

理念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观点。与物质形态的物品不同,理念与文化一样,具有非实在性,但是却又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与行为模式。办学理念对办学起着定向的作用,这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办学者来讲,对学校进行任何重大的改革,从本质上讲就是对学校进行重新设计。这一设计是否成功,首要的就在于是否形成了明确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给予学校一个未来发展的远景。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服务的,而人的发展也是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紧密联系的。因此,科学地分析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及其对人才素质、对学校职能的新需求,是产生先进的办学理念的基础。学校的办学理念既要体现宏观大背景的要求,又要体现国家、地方的发展要求。学校的定位,是先进的办学理念所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3.2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创新是新世纪对人才的终极要求,也是创一流中学的生命力所在。在中学开展科研有较多的困难,如教师科研意识不够、科研能力不足、科研资源不充裕、科研成果转化困难等。因此,转变思维方式,提升科研能力势在必行。科研在本质上是知识生产的活动,而中学教学在本质上是知识传递的活动,知识生产与知识传递是两种不同的活动,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如何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实现科研活动从大学到中学的下移,是问题的关键。但是,从另一个维度来说,中学校园是教育事实、教育现象最为丰富的地方,教师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发生校园里,开展科研活动也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素材可以参考,因此,中学科研活动可以从实践出发,采取教育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对实践进行反思,提炼出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教育思想。

3.3 拓宽筹资渠道

作为具有依附性、非生产性的教育事业而言,充足的资金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我国的公立中学基本上都是依靠政府拨款,虽然校办产业也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但是(下转第64页)(上接第8页)对于整个学校的发展而言,也仅仅是杯水车薪。如何拓宽融资渠道对于我国中学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建议着力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专业筹款基金管理队伍,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办学经费。但是,除了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规划之外,最为重要的是要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国外中学有很大一部分经费来自校友捐助、其他形式的社会捐助,这是我国中学比较欠缺的一个环节。校友捐助、社会捐助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成果、学校的社会效益有密切关系,因此,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影响力有重大帮助,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社会影响力的加大又能吸引更多的经费来源,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

[2] 闵维方.关于一流大学建设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26-31.

[3] 刘宝存.如何创建研究性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03(2):67-70.

[4] 宋官东.国外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4(5):16-18.

上一篇:浅析传统游戏的价值和拯救措施 下一篇: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校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及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