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水稳基层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08-24 11:33:19

路面水稳基层的质量控制

随着水稳在公路路面基层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也暴露出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合比不准确、拌和不均匀、摊铺不平整、粗集料离析、碾压不密实、接缝不平整等质量问题,从而形成强度不足、局部松散破碎、干缩裂缝、起皮、松散、裂缝、弹簧、翻浆等质量缺陷。为了保证路面基层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监理必须依据相关规范、标准层层把关,严格控制,重点是控制原材料选择、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施工工艺过程。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稳路面基层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粗集料、细集料、矿粉。为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应加强对各类原材料的料源进行提前确定和检查,在使用过程中按规定频率抽样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中。

2、混合料配合比的工地验证

在进行大面积的正式施工前应根据检测单位的设计配合比铺筑试验段,通过试验段的铺筑,对该配合比进行工地验证,以获得最优生产配合比、合适的拌和时间、摊铺速度、压实机具的组合及碾压工艺、松铺系数及合适的作业长度等一系列控制参数,提出标准施工方法。

混合料的配合比工地验证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控制:①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混合料通常随水泥剂量的增加,强度逐渐增高,收缩性逐渐增大,水泥剂量太大,既不经济、还会使基层的裂缝增多、增宽,从而引起沥青面层相对应的反射裂缝;水泥剂量太小,不能确保水稳的施工质量。②在减少含泥量的同时,限制细集料、粉料用量,由于水泥剂量对干缩性的影响随集料平均粒径的增大而减少,混合料中若塑性细土的含量过大,很容易产生干缩裂缝,并且随细料含量的增大和塑性指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加。③根据施工条件限制含水量,含水量过大,既会出现弹簧、翻浆等现象,影响混合料可能达到的密度和强度,也会增加混合料的干缩性,使结构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含水量过小,混合料易松散,不容易碾压成型,也会影响混合料可能达到的密度和强度。根据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及施工经验,一般情况下拌和物含水量应根据气温、运距和机械碾压性能情况比最佳含水量略高0.5-1%,以弥补混合料运输、摊铺和碾压过程中水分的损失。

试验段除强度及几何尺寸满足要求外,现场钻芯取样的完整性也是控制的关键环节,试验段宜选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碾压组合,必要时可调整水泥用量及含水量试验。

3、混合料拌和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的准备和厂拌设备的选择

开始拌和前,拌和设备的性能决定了混合料的配料精度和均匀性,应高性能稳定碎石拌和机,以保证混合料的级配符合配合比要求,保证拌和料的稳定性,且生产能力应与摊铺能力应匹配。拌和场备料应满足7天的摊铺用料,以保持材料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2)严格控制水泥剂量

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摊铺机的特性考虑施工时各种损耗,以确保水稳基层的质量,但应控制不超过5%,以减少混合料的收缩性,不得以提高水泥用量的方式提高路面基层强度。并记录每天的实际水泥用量、集料用量和实际工程量,计算对比水泥剂量的一致性。

(3)严格控制含水量

每天开拌前,根据气温情况及运输距离及时调整拌和用水量的大小,以达到预定效果。为确保混合料质量,出料时取样检查是否符合设计配合比,进行正式生产之后,每1~2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抽检其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

4、混合料的运输

运输混合料不宜采用大吨位的自卸运输车,装料前将车厢清洗干净,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在卸料和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中途停车和颠簸,以确保混合料的延迟时间和混合料不产生离析。还要根据运输距离和天气情况,考虑是否覆盖,以防水分过分损失及表层散失过大。运输车辆的数量按现场、拌和场运输车辆的运输情况考虑。

5、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应按控制线匀速行驶,并尽可能少收料斗。试验人员要随时检测成品料的配合比,并及时反馈至拌和厂;设专人铲除因离析产生的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此项工作必须在碾压之前进行,严禁薄层贴补;如因故中断2h时,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按横向接缝处理;基层分两层摊铺时应在摊铺上层前,进行表面拉毛或洒水泥净浆处理。

6、混合料的压实

(1)压实工艺

混合料摊铺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应及时根据试验段确定的碾压工艺,用轻型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碾压段长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的长度及气温情况确定,气温高时,水分蒸发快,缩短碾压段长度,反之,可适当延长碾压段长度,一般以40-50米为宜,过短则易造成平整度较差。

(2)检查控制

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同时基层没有明显的轮迹,路拱横坡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试验室成型强度和7d现场钻芯成型情况及强度判定基层效果,根据气温情况调整和确定钻芯时间。

7、养生及交通管制

每一段碾压完成并在压实度检测合格的同时,应立即开始养生,养生宜采用保水性能好的材料覆盖,建议最好采用土工布,不得用湿粘土、塑料薄膜或草质编织物覆盖。覆盖2小时后,再用洒水车洒水保湿养生。用洒水车洒水养生时,洒水车的喷头要用喷雾式,不得用高压式喷管,以免破坏基层结构,每天洒水次数应视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7天应始终保持水稳层表面湿润。养生期并应封闭交通,养生期内洒水车必须在另外一侧车道上行驶。

基层过冬时,应采取冬季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基层开裂或表面受损,可采取先铺塑料薄膜后覆盖粘土措施,减少和避免因温差过大时产生温缩裂缝。

水稳层的施工,只要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以及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环节,组织管理到位,就能够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资料:

1.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S].行业标准-交通(CSIC-JT),2000.

2.唐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0,(08).

3.李孝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分析[J].建设科技,2010,(08).

4.于文学,费景胜,高艳霞.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J].价值工程,2010,(29)

5.崔健.浅谈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控制――以侯风公路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7)

上一篇:浅谈公园栈道栈桥的施工方法 下一篇:大体积砼温度裂缝控制的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