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时间:2022-08-24 08:01:27

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后,家长不能简单地用惩罚手段来对待孩子的错误,这样做不能从根本上纠错,甚至还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影响其性格发展,养成易怒、任性、容易责怪别人等不良品行。

星期天上午,女儿提出要去楼下小朋友家玩耍。我和蔼地说:“可以,不过,你能保证11点一定回家吃饭吗?”

“妈妈,我一定准时回来。如果我说话不算话,你和爸爸就把我关在门外。”

女儿的话让我感到欣慰,我及时肯定了她的态度。可直到11点半,她还没有回来。

我和丈夫商量着该如何处理女儿的失信。最后,我们达成了共识,这次不训斥,也不打骂,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让她自己认识错误。

快十二点时,女儿回家了,我和丈夫谁也不理她,只管低头吃饭。她默默地观察着我们的脸色,第一次在没有我督促的情况下,独自去洗手。吃饭过程中,她没有挑拣饭菜,也没有剩饭。吃完饭,女儿又一个人去自己房间躺下,盖上被子准备午睡。

我有点担心,女儿到底有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有些希望她能开口说话,到我的面前承认错误。正在这时,女儿忽然从床上跳下来,走进厨房,开始刷洗碗筷。她干得很认真,态度也很诚恳。我和丈夫忍不住相视一笑,知道女儿是在用行动证明自己仍然是个好孩子,虽然今天犯了错。

刷洗完碗筷,女儿在客厅来回走动,期待我们的原谅和肯定。丈夫适时地表扬道:“今天中午的碗刷得可真干净,干得不错。”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看我仍未做声,她乖巧地走过来,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我以后一定说话算话,不惹你生气了。”我顺势告诉她不守信用的严重性,她心悦诚服地点点头,表示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点 评:

案例中的家长,对孩子的错误采取了冷静的态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么,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一般该怎样处理呢?

理智看待错误

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弱,犯错后一般很难马上自觉改正,家长应该耐心等他对错误有所认识。因此,面对孩子的错误要理智和冷静,不能急于训斥。

对孩子有信心

家长有时会忽略孩子的能力,以为他自己认识不到错误。其实孩子思考问题的水准很多时候会超出大人的想像。家长只要给孩子自己分辨对与错的机会,再从旁给予指导就可以达到目的。

适时给孩子肯定

当孩子经过思想斗争,真正意识到错误,并通过各种方式表示悔过时,家长要适时给予孩子肯定。要知道,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承认它需要很大的勇气,家长的一句表扬或者一次点头,都会让孩子感受到爱护,感觉到父母对自己过错的原谅和对他继续做好孩子的期待。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孩子会认为父母已经对他失望,或是不再爱他,这样只会让孩子学会暂时的依从,而不会从根本上改正错误。不及时接受孩子的认错,容易让孩子弱小而敏感的自尊受到伤害,甚至会使家长的威信大打折扣,对以后的教育造成不良影响。

及时说服教育

接受了认错,家长还是要委婉地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几句点睛的话,或是一个含有寓意的小故事,让孩子从根本上认识自己错误的严重性,并积极改正。

总之,对待孩子的错误切忌冲动、粗暴,要相信孩子,给孩子思考的时间,让他自己分辨对与错。这样,教育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帮“小气鬼”做“扩胸运动” 下一篇:疏导孩子过强的购物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