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像小豆豆一样长大

时间:2022-08-21 09:08:33

近日和女儿一起读日本作家、联合国亲善大使黑柳彻子女士的自传体小说《窗边的小豆豆》,有和夏尊读《爱的教育》一书差不多的感触。他说道:“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的确,做了多年的教师和母亲的我,也看过不少教育类的书,读这本书的感觉却很复杂,搀杂着快乐、感动和惭愧,甚至和女儿一样,对小豆豆的学校产生了向往。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一所新的学校――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书中所描述的学校,已近于理想的境界,给我的感觉是意料之外。女儿看了也连连惊呼:“妈妈,我多么希望生活在这样的学校!”“我要像小豆豆一样长大!”

确实,巴学园是一个可以令全世界学校都汗颜的地方。就拿小林校长来说吧,他在与小豆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竟认真地听一个6岁孩子絮絮叨叨地讲了4个小时,直到这颗有着强烈说话欲的“怪味豆”再也讲不出新的东西再也不想讲为止。这个惊人的举动,神奇地治愈了小豆豆上课喜欢站到窗边的毛病,从此以后“竟然能端端正正地坐在最前排的座位上了”。小林先生专注的倾听使小豆豆感到了自己的重要,感到了自己正在被信任,被喜爱,被关注,这种感觉谁都不能拒绝,更何况是一个渴望鼓励和肯定的天真烂漫的孩子呢!

读到这里,我不禁问自己,有没有如此认真地听女儿说上哪怕十分钟的话?女儿有时想向我说点什么,我却觉得她太幼稚,甚至有点烦,便表现得有点心不在焉,事后往往拿工作辛苦作为自己开脱的理由。仔细想想,很多家长其实真的很爱孩子,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却总埋怨“现在的孩子很难教育”、“不和家长交流”,其实孩子不是不想和大人交流、沟通,只是没有人愿意去听他们内心的话。所以,孩子向我们关起了自己的房门,关起了自己的心扉。爱,其实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程序,有时仅仅就是给予一次表达的自由,给予一次被人倾听的机会。

巴学园的的小林宗作校长,为了让身体有障碍的孩子消除自卑,没有说“请这些同学不要自卑”、“大家要互相尊重”这样空洞的大道理,而是组织大家“郊游”,让这些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自己比不上别人”的“劣等意识”;为了让身体矮小的高桥“树立自信”,校长专门设计了一些适合身材矮小者参加的运动项目,结果是运动会所有项目的第一名都是高桥;为了让孩子在吃饭时专心,不说“不许说话,认真咀嚼”,而是让孩子们在饭前唱“好、好、嚼呀!”的歌曲……

这些设计煞费苦心,看起来却非常自然,其效果又是那么的好。教育无痕,是一种教育智慧。

想想我自己: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总是说“有许多上不起学的孩子……需要我们的资助。”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先说“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养你的父母吗?”为了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先说“为了加强体质……”越是想给孩子多讲点道理,孩子越是不认帐,好像也和我更疏远了。

真的感谢《窗边的小豆豆》,是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在这本书里,我读出了怎样去面对一个孩子的行为,读出了该如何理解和尊重孩子。所以,与其说这本书是关于童年生活的回忆,不如说是一种教育方法的实例展示。书只是引子,我们作为家长,却应该去承担思考的责任。我想,这是本天下父母都应该读的书。只愿,通过这本书,有孩子的人都能得到某种启示与感悟。

上一篇:和儿子一起跳绳 下一篇:美好的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