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堂“纯粹”的语文课

时间:2022-08-24 07:15:08

上一堂“纯粹”的语文课

摘要:现在,许多语文课堂变了味,老师和学生不像是上课,而更像是在进行一场“表演”。让语文课回归它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上一堂“纯粹”的语文课。

关键词:语文课 语文味 人情味 脚踏实地 重视阅读

不知道什么时候,语文课让人觉得变味了,它变成了更像是一堂表演课,教师是导演兼编剧,而学生则是负责配合表演的演员,这出戏或让人觉得慷慨激昂,或让人热泪盈眶,可听完一堂课后,却往往不记得教师在这节课中要交给学生一些什么知识,使课堂流于形式,华而不实。

而这种课的出现,也正是因为我们的评价课堂教学的标准出现了偏差,很少有人注意在这一堂课中教师教了什么?学生又学会了什么?所以,老师们就投其所好,在课堂上“吹拉弹唱”、“嬉笑怒骂”,为了“娱乐”观众而上课,为了迎合评委而上课,彻底抛弃了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这一基本原则,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难道我们还要在这条“歧路”上越走越远吗?我们应该让语文课回归它的本质,上一堂纯粹的语文课,不要让乱花迷了眼。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纯粹的语文课呢?

一、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可以说是语文的灵魂。而现在许多的语文课上,我们很少能够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多媒体课件当中的音频、视频取代了学生、教师的朗读。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欣赏名家诵读本是非常好的一种尝试,但它不应该也不能代替学生去读。学生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则对其理念的最好诠释。很多老师不愿意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没有“效果”,不吸引人。其实,朗读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有那么多种朗读的方式、方法,只要运用得当,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阅读的魅力远远超过那些华而不实“表演”,真的很希望回到那个书声琅琅的课堂。

而另一方面,就是要回到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上。这是组成一篇课文的基石,也是学习一篇课文必须要攻克的难关,只有吃透这些,我们才能对文章的主旨、精神领会的更好,从而达到升华、拓展。而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跳过了这些基石,凭空建造摩天大楼。经常出现:老师讲的如痴如醉,而学生却是和尚丈二摸不着头脑。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从小处着手,细化知识点,把文章吃透,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二、语文课要有人情味

其实,语文课堂除了要有“语文味”,还要透露出一丝“人情味”。而这就对教师的课堂表现提出了要求,你要能驾于课堂并且还要融入课堂、让学生感觉到亲近,没有距离感,师生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在有些课堂上,老师能够将自己的各种能力表现无遗,仿佛课堂就是他的个人才能展示会。但却是不能够将自己融入学生之中,深入课堂之中,造成了各自为战的局面。

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融入课堂呢?我认为,首先,教师要摆正心态,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老师讲得再精彩,个人能力再强都不能喧宾夺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学习、理解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绽放他们的光彩,变身课堂的主人。

其次,老师要学会角色互换,了解学生的思维方、理解程度,多做预设。如果自己是学生,在老师提出问题时,会如何思考、如何回答、是否能够真正的理解教师的问题。问题要明确,宜精不宜多,要做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还有一些老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有所出入时,就“慌了”,急忙往“正路”上领,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又何必强求。与此同时还要多用一些鼓励的话去激励学生,让他们敢于回答,积极地融入课堂中去,即使回答错误,也要委婉地去表达,不要伤害学生的积极性。

三、语文课要脚踏实地

教书育人,我们实实在在,太过花哨的课堂固然能在一时吸引学生,但在这种新鲜过后,究竟能从课堂中学到哪些又有用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才是对学生更重要的。我们经常告诫学生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学,我们又是否是在扎扎实实的叫呢?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处理,如一个字的字音是否校准,书写是否正确、字义解释是否有所偏差,这都是我们不得不去较真的细节。尤其是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万丈高楼平地起,语文重视的是日常的点滴积累,正是这一个一个的生字,组成了那一部部规模宏大的文学巨著,也正是这不起眼的一个个生字支撑着我们每天的日常教学,离开它我们寸步难行。可是,现今我们的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很“看不起”这种生字教学,努力的拔高、拓展课外知识,将生字教学的时间压缩到最少,更有甚者让一、二年级学生自学生字,在课堂上不予理睬。我很想问这些老师一句话:“如果你的学生量最基本的字词都不过关,你靠什么让他们去理解课文、挖掘文章的深意呢?”。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在基础上所用的时间,决不是浪费时间,它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

四、语文课上要多练笔

其实,课堂练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至于这个练笔我将它分为小练笔和课堂习作两种类型。

小练笔,重在一个“小”字,体现出了它的灵活性。它可以是以造句的形式;也可以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还可以是创设一个小情境的简短写话;甚至是更为灵活的口语交际练习等等。正是这种“无孔不入”的练笔锻炼了学生的创作思维,从小积累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如果说小练笔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么课堂习作则是真正真刀真枪的,大干一场了。课堂习作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作文了,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应用的体现。现在作文课往往是老师给一个题目后,学生便开始独自创作,本应该进行的写前知道消失了,老师只是在作文本上留下几句简短的、大同小异的评语,学生的写作能力丝毫没有提高,只会进入恶性循环。其实,我认为作文课正是展示教师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时候,为学生指一条明路,让后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交流讨论,畅所欲言,进行脑力革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作文也就不是人人避之不及“马蜂窝”了。

五、课外进行大量阅读

也许大家会觉得很奇怪,我说的是如何上一堂“纯粹”的语文课,怎么说到了课外呢?我却认为这个“课外”与“课内”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学生、家长经常问我,如何能够提高语文成绩,我会对他们说多读书。大量的阅读,对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会从中积累好此好句、各种论点论据,理解揣摩笔者的创作思路,提高阅读分析与写作能力。但在课内学习任务较重,留给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在课外进行积累,多读书、读好书更是为学生提供了成长的充足养料,在书籍中我们开阔眼界、拓宽思路为课堂学习提供支撑与保障。

以上便是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点认识,也是一名普通基层语文教师的一些心里话,我真心地希望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弃掉那些华而不实、本不该属于语文课堂的漂亮伪装,还语文课堂以它的本来面目,从我做起,上好每一堂“纯粹”的语文课。

上一篇:上好“小主持人”教学的第一堂课 下一篇:电子白板――打造英语课堂的动感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