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回归本色的语文课

时间:2022-05-08 12:50:25

一堂回归本色的语文课

【摘 要】现在的语文课片面夸大语文课的人文性或片面夸大语文课的工具性,把语文课当成实践课、品社课来教学的情况时有出现。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浙江省中西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上,沈大安老师指出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将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目光聚焦在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

【关键词】朗读;情感;感受

在“吼山杯”课堂教学比武中,我聆听了应老师一堂以“读”贯穿始终的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是一堂有着浓厚语文味的语文课,在上课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充分朗读来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来唤醒童心童真,来感受情感的激荡。

一、琅琅的读书声在课堂上回荡

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训练。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健。古人也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语文课中读之重要。通过读来解决学生语感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品味感悟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和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领会作者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如果学生只是在机械的、形式主义的朗读氛围中就会对朗读失去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调动丰富有效的朗读形式,来指导朗读。应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朗读形式,让每位学生充分朗读,首先是带上感受读“曾经,泥泞,脚窝,荆棘,花瓣,晶莹,年迈,需要,寻觅”这几个词语,理解“寻觅”一词后又出示了课后读读记记的几个带着自己的感受的短语理解“四处寻觅”什么意思?在指导朗读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一句时,让学生逐个朗读,这一环节应老师由读准词到读准短语再到引出句子,这个句子也是应老师设计中一个穿连文章的关健句,通过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再通过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让多位学生进行反复朗读。这样从读准字词到有感情的地读短语到句子,层层递进,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组织教学,尊重了学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原则,奠定了整堂课的感情基础。接着,应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到课文中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随机出示句子,(2、4自然段)板书:小溪、小路。指导朗读“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自由朗读选择其中一小节,配上动作读出小溪的“长”,小路的“弯”,然后配乐朗读出示的两句话直到背诵这两段。这一环节的设计,应老师抓住文本特点,根据两段文字句式上的相似,用词上的准确,通过读通、读准、读得有感情等多种形式的从读到背,循序渐进,既让学生发现了文本的特点,又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文本,熟记文本,为后面精读2、4自然段作准备,提高了课堂效率,真正做到了“轻负高质”。

二、激荡的情感在课堂上流露

生活中的人文之美、人性之美、人格之美在我们丰富的阅读材料中流淌,充实着丰富多彩的人类生存的世界。知识对孩子确实重要,但情感价值的体验也非常重要。缺乏感情体验的融入,知识或许在大脑中留下痕迹,但无法在心灵中留下震撼。因此,把握课文的文学特性,注重情感的激发与感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就是说语文课要具有“人文性”要让学生带着感情读课文,要让丰富的感情激荡在课堂上。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这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描写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应老师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组织教学。在应老师的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之后,告诉大家,为什么能读得如此有感情,因为老师脑中有支画笔,老师边读边在画画,随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出示:我看到那蒙蒙的细雨,淋湿了_______ ,淋湿了_______,看到这情景,我多么想对雷锋叔叔说:“_______!”接着通过“脚印”与“脚窝”的比较,想象为什么会有这么深深的脚印?“雷锋叔叔正在这泥泞的小路上,_______地前进前进。”指导朗读。应老师抓住词语的对比,让学生透过脚印,看到的是雷锋叔叔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

在教学(第4段)时,应老师用以“荆棘“为切入点,问“什么是‘荆棘’?并出示“荆棘”图。“被荆棘刺的感觉如何?”出示“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心里会怎样想?会有怎样的感受?”这正是应老师在让学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让学生对雷锋精神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教学看似简单却很精炼。使呆板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一段段动听的旋律。

三、率真的儿童味在课堂上的流淌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一个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关注儿童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心态和儿童交流,尊重儿童的个性,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只有这种宽容的心境才能使儿童个性之花绽放。儿童是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在课堂上让儿童真情流露,童心飞扬真是语文课堂以人为本理念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尊重儿童的独特体验的同时,价值观的取向也是不能忽视的。教师决不能因儿童个性的自由释放而迷失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儿童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重视儿童情感的融入,让儿童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儿童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应老师在课堂上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和帮助者。如学生在回答“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 心里会怎样想?会有怎样的感受?”时, 有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很痛苦,这时应老师引导学生,雷锋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感到痛苦吗?学生纷纷举手,说是“高兴、是助人为乐”的。

四、结语

一次又一次的朗读,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拥抱文本,潜入文本,随着朗读的层层推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体验就会步步深入,言语在学生心灵上留下的痕迹就会越来越深厚。总之,应老师的这堂课,摒弃了很多非语文的东西,以读贯穿课堂,以词语辨析、想象说话为手段,在课堂上回归了语文课书声不断,情感荡漾,童真飞扬的语文本色,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语文的魅力,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让学生的文学素质在课堂中得以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创设问题情境,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一篇:分析小学语文课改的问题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