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汉语谚语英译探析

时间:2022-08-24 03:24:21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汉语谚语英译探析

摘要: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了大量修辞丰富且意味深远的谚语,这些谚语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简练通俗的语言中展

>> 框架理论指导下的关于犬类的汉语成语英译解析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新词英译 论关联理论指导下的隐喻理论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研究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文化翻译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等值翻译 浅析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字幕翻译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活动 关联理论指导下幽默语言的翻译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影视剧字幕外译原则探析 接受理论指导下的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 阐释学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术语英译过程研究 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口译策略的选择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策略 关联理论指导下《围城》中的幽默语言翻译 浅谈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汉语谚语英译探析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汉语谚语英译探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了大量修辞丰富且意味深远的谚语,这些谚语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简练通俗的语言中展现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生产生活的感悟。然而,受汉英语言表现形式及文化差异的影响,汉语谚语的英译并非易事。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保证人们的交际活动顺利完成。本文将从关联翻译理论入手进行分析,为汉语谚语的英译提供一些建议,使帮助说话人的意图得到通顺流畅的表达,为读者充分理解。 关键词:关联理论 汉语谚语 英译

一、引言

汉英有许多谚语具有相似性,真实地反映了各自的文化,但它们又在许多方面,如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宗教和历史等方面有很大差异。曾自立曾指出“谚语的翻译不仅要求译者忠实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还要求译者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形象比喻、修辞效果以及民族特色;不仅要求译文语言通顺流畅,而且要求译文语言有谚语的味道”。(曾自立,1983)因此,要想做好汉语谚语英译,译者必须深谙我们的民族文化,掌握一定的谚语翻译技巧和方法,令目标受众从译文中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斯波伯和威尔逊在1986年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关联理论,后来他们的学生格特又将关联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解释传统翻译研究中未能给予很好说明的现象,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理论观点。关联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框架,拓展了研究空间,带来了新的研究热点。从此,国内外学者便开始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进行翻译研究。赵彦春认为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并试图建立关联翻译模式:一价元-推理模式与二价元-推理模式。他认为翻译是“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以意图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赵彦春,2001,2003)

二、关联翻译理论回顾

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一书中,格特首次将关联理论与人的认知联系到一起,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言语交际行为。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关联理论将翻译假设为交际的一部分,是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一种交流。对于译文读者,译者是传播者,译者的任务就是向读者展示原文作者在原文中所说所想,与读者进行交流,实现交际目的。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关联性涉及两个因素,即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文本话语的内在关联性越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付出的处理努力就越少,也就是说,翻译与译文读者的认知关联性越高,越能获得好的语境效果。斯波伯和威尔逊还提出了最佳关联的概念。最佳关联是指人们在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可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格特认为“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译者的责任是“要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预期相吻合”。(格特,1991)

众所周知,语境是影响言语交际者交际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语境在翻译中发挥重要作用,译者“要从整体的动态语境出发,正确评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语言文化语境…译者必须努力营造合适的交际语境,使得交际各方在语境认知中取得最大化的交集,使三方交际取得成功,求得在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著的同时也能够让译文读者充分理解原文含义及领略源语文化精华,从而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陈彩丹,2009)

要做好汉谚英译,译者需要找出原文与翻译之间的关联性,还要对译文读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认知。要做到以上两点,译者可以将自己置于原文语境中找出原文的确切含义,再把自己置于译文读者的语境中,将之前在原文语境中的认知与目标语境相关联。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译者能够认识到读者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文带来的特定的语境信息,当然这也取决于读者对译文与原文达到的相似度的期待。

三、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语谚语的英译策略

谚语反映的多是人们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汉语谚语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宗教、地理、风土人情等。这就要求译者对文化和历史有较好的掌握。

在汉语谚语英译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翻译方法是归化和异化。奈达提倡归化,他强调目标语的重要性,关注译文读者的理解。韦努蒂则认为必须要承认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异,译文应可能与原文保持一致。此外,还有一些由以上两种方法衍生出的其他方法,如逐词翻译、意译、音译加解释法等。不论采用哪种翻译方法,译者在翻译时要谨记译文在交际中的目的和语境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成功的翻译。

关联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考虑汉英不同的语言特点,不应在所有语境下采用同样的语言形式进行翻译。

1.利用英语中现有谚语进行直译

两个国家的人民生活环境大体相似,在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共性。在翻译汉语谚语时,译者可能会发现汉英有一些相似或相同的事物,这意味着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关于某些谚语的认知环境相同。译者应该可以找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联性,采用直译法的话,译文读者不必付出太多的处理努力,就能清楚原文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例如:

(1)眼不见心不烦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2)知识就是力量 Knowledge is power.

(3)滚石不生苔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交际的目的是了解他人并为他人了解。听话人要明白说话人在讲什么,说话人要清晰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宗教文化负载谚语的翻译在翻译界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例如,霍克斯和杨宪益先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翻译谚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霍克斯强调原文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关联性,套用英语中已有的谚语将该句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但杨先生把God替换成了Heaven,译为“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这表明汉英两种文化对译者的影响。因此,遇到汉语谚语在英语中已经有相似表达句式时,建议译者采用直译法。

2.转换形象翻译法

人们受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不同的语言来记录自己的生活。译者在翻译时如果遇到有典型中国特色的谚语,尤其是碰到与动物有关的谚语时,应将文化差异考虑在内。翻译时最好不要直接字对字翻译,以免贻笑大方。 例如:

(1) 阎王不在,小鬼跳梁 When the cat’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

(2)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Every cook praises his own broth.

以上例句包含的词语带有典型的中国词语,在英语中并不存在“阎王,小鬼,王婆”等词的对应词汇,英语读者根本不清楚这些词背后的故事。如果译者直译为“Yama, little devil, the old woman Wang”,读者会感到困惑,不易理解译文要传达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需要转换形象,在英语中寻找能表述这些中国特有的文化词汇的替换词,转换这些词汇的形象,以便读者理解。

3. 省略法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几乎每个谚语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故事,也有许多谚语是由历史事件和历史著作中延伸而来,句中涉及一些历史人物。如果逐字逐句直译,译文读者会对居中的人名,例如“诸葛亮、东施、西施”等不熟悉、不理解。例如:

⑴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Three common cobblers are better than one.

⑵ 情人眼里出西施

Every girl may be a Helen in her lover’s eyes.

⑶ 班门弄斧

Show off one’s skill with axe before Lu Ban.

关联理论认为译者必须在翻译中考虑读者在阅读译文时所付出的处理努力,译出与原文关联性最强的译文。事实上,在翻译上面三个谚语时,译者会发现很难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解释清楚“臭皮匠、诸葛亮、西施、鲁班”等人物。直接采取音译法译为common cobbler、Zhu Geliang、Xi Shi、 Lu Ban,读者会不知所云。如果读者只想知道谚语的含义,对其历史渊源没有兴趣,译者可以将上述谚语译为:

⑴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⑵ Beauty lies in lover’s eyes.

⑶ Try to teach your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

再比如,在翻译“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谚语时,要想单凭一句译文就让读者了解曹操实在是有一定难度。直接不翻译曹操本人,将该句译为“Talk of the 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显得更合适。当然,如何翻译谚语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和目标受众的需求。如果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谚语的历史和起源,译者就要首先简要介绍历史来源,辅以一定的解释,使文字表述更为清晰。例如“东施效颦”可试译为“Dong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eye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四、结语

关联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双语交际行为,涉及原作者和译者以及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关联理论和不同翻译方法的讨论,人们可能会发现,关联理论强调的是语境和关联的重要性。有时语境必须包括所有的背景资料,否则有些设想就很难处理。而译者是目标受众与原文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或纽带。他们不仅需要了解原文的意思,还需要考虑语言表达形式、选取恰当的词汇在译语中将原文意义表达出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有在疑问中增添或删除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交际的权利和义务”。(张新红,何自然,2001:290)关联理论从交际和认知的角度出发,以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为考量,对汉语谚语的英译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Gutt, Erne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 Oxford: Blackwell, 1991.

[2] 陈彩丹.从关联理论看汉谚英译[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3] 赵彦春,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对翻译缺省问题的关联论解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5)

[4] 赵彦春.“不可译”的辩证法及翻译的本质问题[J].外语与翻译, 2001,(3)

[5] 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

[6] 曾自立.英语谚语概说.商务出版社,1983

[7] 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2001(3)

上一篇:浅谈在高中开设《鲁迅作品选读》的价值意义 下一篇:高效课堂的动情与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