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8-24 01:06:44

浅谈林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林政管理就是指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并进行管理,确保国家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防止外在因素对其造成的侵占和破坏。文章首先分析了林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部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盗伐林木以及乱占林地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通过本文的写作,为林政管理工作带来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林政管理;森林资源;问题;对策

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林政管理就是指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并进行管理。林政管理包含的范围较为广泛,如森林资源的采伐利用、销售及运输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国家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防止对其造成的侵占和破坏。当前,我国及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由于一些群众法制意识淡薄,侵占森林土地、盗伐林木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在林政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根据本人多年工作的实践经验,探讨了林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1 林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法治观念,随意砍伐国家林木

纵观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很多森林资源都分布在山区,这些地区也大都是比较贫困的地区。林区周边的村民,由于缺乏最基本的法治观念,再加上自身的贫困,对林木的破坏时有发生。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很多群众往往只看到了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通过砍伐几棵树木来卖一些钱,他们不会注意到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认为砍伐几棵树木不会带来什么破坏。最为重要的还是金钱的诱惑,周围的一些村民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不顾国家的法治法规和明令禁止盗伐的要求,盗采盗伐,给森林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给国家带来很大的损失。这种由于缺乏法治观念,对森林资源造成的破坏在贫困林区较为普遍。

1.2 占用林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由于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满足不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就出现了占用林地的问题。在一些地区,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促进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占用林地作为建设用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建设。与此同时,还存在着周边农民占用林地的现象,将林地开垦出来,作为耕地使用,尤其在广西,由于大力发展速生树种,林地利用价值不断提升,农民意识到土地宝贵,侵占林场林地不断发生,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林场虽然加大了管理力度,但是如何与周围农村和谐相处,是林政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

1.3 林政管理力量薄弱,工作难度较大

林政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工作面非常广,同时工作量又非常多,众多的工作需要去做,而林政管理人员又不足,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难度。林政管理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监督林木的采伐、采伐后的检尺验收、林木的加工运输、野生动植物保护、处理林权纠纷以及林地的保护等等,可见林政管理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较多的工作人员。但是,由于林政执法人员严重缺少,林政管理力量薄弱,就必然会造成管理措施不能全部落实到位。例如,有资料显示,青海省互助县,其全县的林政工作人员只有70余人,人员不足加上工作量较大,给林政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此外,由于林政管理工作很难通过具体的数据进行反映,因此对于林政人员做出优异成绩和辛勤劳动,也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林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4 木材加工企业违法收购木材

由于我国及各级林业单位都加强了对森林资源采伐的监督,做到合理采伐合理利用。这些措施的实施造成了一些木材加工经营单位无法正常运营,主要原因在于木材缺口大,出现了木材供求矛盾。因此,不少木材加工企业违法收购盗伐的木材以及农民自用材,由于是非法木材,他们能够以极低的价格购入,从而获得高额的利润。同时这种非法收购行为,也为一些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促使他们更加猖狂的盗伐国家森林资源。不但对森林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也加大了林政管理工作的难度。

2 解决林政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2.1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为了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不被盗采盗伐,首先应当对周边的群众加强法制教育,给他们讲解护林方面的法律常识,让他们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同时还可以与周边乡村订立村规民约,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和完善护林机制。其次,增加护林员的人数,明确每位护林员负责的地区和任务,并给予他们统一的防护配备,建立完善的护林网络。再次,大力促进贫困山区经济的发展,指导他们种植经济作物、制作手工艺品等多种措施,帮助其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走上富裕的道路。最后,重视宣传森林的生态效益,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森林能够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环境。多种措施并进,一定可以减少盗伐林木的现象,促进林业的长远发展。

2.2 采取严厉措施打击乱占林地行为

要想切实减少或者杜绝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对于周边农民非法侵占林地、毁林用地的行为,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应当采取严厉措施,狠狠打击这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同时,要积极完善林地保护制度,将各项保护制度落实到位。对于其他占用林地的行为,林政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文件的审核和检查,严格按照国家的法规和政策进行办事。在林政管理工作中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决不能私自审核通过违法占地行为,只有采取严厉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位,才能有效打击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

2.3 完善体制提高林政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时代的林政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当前,在体制方面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乡镇林政管理人员应当实行直接领导的管理体制,减少当地政府部门对林政工作的干涉,保障林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重视对林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由于林政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工作成效的好坏直接反映出政府工作的效果,通过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林政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

2.4 采取有效措施打击破坏森林的违法活动

首先,加强对周边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给他们讲解清楚盗伐林木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发放宣传单页,使他们认识到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其次,运用法律强制手段,严厉打击盗伐林木和收购盗伐林木的违法行为,对于那些屡教不改,伤害林政管理人员的违法人员,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例如,崇义县就开展了打击盗伐滥伐林木、非法运输木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林政管理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加强执法力度,持续打击破坏森林的违法活动。

2.5 扩大宣传工作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林政管理工作成效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的参与深度,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毕竟是一项社会性较强的工作。应当加强保护森林资源的宣传工作,通过扩大宣传,提高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让群众都参与到森林保护工作中来。专门划拨一部分资金,用来进行宣传工作,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多种媒介开展宣传工作,使公众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保护森林资源的先进人物和团体,要给予适当奖励;对于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要通过媒体进行曝光。公众的参与和监督,能够有效提升林政管理工作效率,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总之,林政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当前,林政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应看到其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如乱占林地、盗伐林木等各种违法行为。因此,需要从加强宣传工作,加大执法力度等方面入手,并让公众参与进来,切实搞好林政管理工作,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现代林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蒋阳秋.关于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探讨[J].吉林农业,2011,10.

[2] 陈亚龙.发挥乡镇林业工作站作用依法实施林政管理[J].江苏林业科技,2003,04.

[3] 郭家.适应改革新形势创新林政管理[J].林业经济,2006,12.

[4] 刘义希.加强林政管理服务林业大局[J].中国林业,2010,04.

[5]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莫烔松(1982-),男,广西南宁人,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助工,研究方向,营林生产与管理;林小梅(1983-),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助工,研究方向,营林生产与管理。

上一篇:东北乡村电视剧与观众期待视野的碰撞 下一篇:植物组培技术在花卉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