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开展健美操运动的必要性

时间:2022-08-23 11:04:28

在中学开展健美操运动的必要性

[摘 要] 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变化都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健康、发育状况不仅关系他们现时的成长,而且会影响他们成年、老年时期的身心健康。健美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健美操;中学生;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241-1

现代健美操融体操、音乐、舞蹈、美学于一体。但它又不同于舞蹈,健美操是通过身体练习,追求自我完善,最终实现健身、健美和健心的目标。我国当代中学生,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品质,如: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知识面广,获取信息能力强等。然而,在科技发达、生产和生活设施日益自动化的今天,我们的青少年变得柔弱了。有专家指出,由于现代青少年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青少年发育状况可能不及以前。同时,多年来应试教育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升学谋职”成为教育的目标任务。使得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剧烈变动时期的中学生难以适从,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映和适应,我们教育的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健美操运动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健身为基础

健美操与其它项目运动不同点:主要在于健美操的操化和七大基本步伐不停地弹动。操化的训练在于力度及空间位置的判断,培养本体运动能力。青春期开始阶段,上下肢增长最快。七个基本步伐不停地弹动,使得关节的运动次数成倍地增长,增进骨骼的发育。健美操不仅保留了徒手操中各种类型的基本动作,而且从舞蹈及武术中吸收了许多动作,经过加工提炼,使之成为健美操的特有动作,以及相配的音效,更加丰富了健美操的内容。另外,在动作的节奏和力度上,稍做改变,动作的难易就不一样,练习者的体验也不同。融健美、健心为一体的具有整体效应特征的体育手段,既注意外在美的锻炼,又强调内在美的培养,较为明显地反映了健身、健美和健心的一体性特征。

二、提高学生表现力

健美操非常注重表现力的培养,健美操最基本的站立姿势就要求抬头、挺胸、收腹、立腰、提臀。动作要展示内心的激情,体现一种健康向上的情绪,以及面部表情给人一种快乐、兴奋的感受。学生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不仅只是简单重复,完成动作,而是一个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体态和展示自我的复杂过程,它是从没有表现意识到完美表现力的形成过程,是学生亲身体验的一个心理训练过程。

随着学生自我表现力的提高,心理状态更加稳定。在建立初步信心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能力,随着动作幅度加大,难点动作的增多,在不断展示形体美和高质量动作的完成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掌声中逐渐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三、陶冶了情操

健美操是一项广受欢迎的新型项目。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对身体的姿态和人体的造型有特定要求。健美操是向人们展示人体美的运动,鲜明的动感音乐,激发着人们的运动热情,动作的合理搭配,塑造人的形体。通过练习,不断地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他们不会仅以一张面孔来判断美否,更不会把无病,弯腰驼背的玩世不恭的青年视为偶像,而是以一种积极、健康的高品位的欣赏能力来尝试人生。健康的体魄,适度的三围,均匀协调的体态,服饰的得体,仪表的大方,情操高尚,精神的饱满等将成为他们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目标,进而也培养了学生自我的高雅气质,开朗的性格,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陶冶了情操,磨炼了意志。

四、发展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有两个因素:1)遗传因素;2)环境与教育。遗传是前提,而决定因素是环境与教育。

(一)影响性格的发展。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健美操是在鲜明的动感音乐伴奏下进行大幅度的、高度的灵敏与协调为一体的活动,恢复心理平衡,焕发青春活力,使学生更加顽强、勇敢、果断,提高自身控制能力。

(二)改变气质特征。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的表现。健美操要求姿态正确,运用有力、协调,展示内心激情,给学生渲泄的机会,展示的舞台。只要因人而异,提出相适应的要求,鼓励帮助他们,让他们在运动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三)对能力的培养。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备的心理特征,是在人的后天的生活实践中,由某种先天素质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后而形成的。健美操动作多变,节奏鲜明,要求同学注意力集中,节奏感强动觉表象清晰。在长期的学习中必须形成自信、勇敢、团结同学,适应能力强等优点,这些优点将对他们在其它领域的学习生活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强健的体魄也使其一生受益。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它要求我们的青少年首先要有强健的体魄,饱满的精力,顽强的毅力和自信心。健美操运动对学生的培养不只在于身体,更在于心灵,是书本无法替代的。它的节奏、美感,以及对身心的影响。在无形中塑造学生人格,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团结友爱,勇于竞争等好的思想品德。所以说,在中学开展这项运动是必要的。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应鼓励学生参加其它各种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童立亚.学校卫生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杨治良.记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秦飞(1970-),男,汉族,安徽人,江苏无锡锡山区港下中学体育教师,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育。

上一篇:姜文电影的影像分析 下一篇:浅析数字技术对动画设计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