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教学法的Access课程教学研究

时间:2022-08-23 10:14:30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Access课程教学研究

摘 要:通过分析Access的知识结构特点和教学现状,在教学中依据它本身具备七大对象的特点,引入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逐步按Access七大对象的知识结构来实施相应的项目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列举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实际教学发现,项目教学法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Access数据库;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1017502

作者简介:晋国卿(1985- ),女,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成为企事业单位日常运作核心决策发展的依据,而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使用与数据库系统息息相关。因此,掌握数据库技术是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Microsoft Access是当今较为成熟的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提供了开发中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理想环境,易于学习操作,可拓展性强。Access数据库也是高等院校中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Access数据库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开设的对象一般是大一或大二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初学者而言,Access理论知识是枯燥的。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在实际应用程序开发中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结合Access数据库课程的自身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以Access数据库的七大对象为基础和切入点,合理以及恰到好处地采取项目教学法,让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1 Access数据库课程的特点

Access作为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实质上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可视化数据库管理工具,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将数据库系统中的各项功能对象化,通过各种数据库对象来管理信息。Access的七大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和模块。这些对象恰恰是数据库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和熟练的基础知识。

2 项目教学法在Access数据库教学中的理论优势

从理论上,项目教学法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设计一套清晰又极具阶段性的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Access数据库本身的实践性,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围绕整本教材的章节,按七大对象逐步展开,比如“图书馆管理系统”。根据Access数据库各大对象的知识点和要求,明确地告诉学生学习的目标,让他们知道通过学习“我应该能做出什么”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他们也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这也愈发激起他们对下一阶段学习的信心,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项目教学法在Access数据库教学中的实际操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来展开教学讲解,比如“图书馆管理系统”。因为其间所用到的数据源都是学生所熟知的,比如图书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等,都是学生所熟知的,学习操作起来就更容易理解掌握。教师可根据Access七大对象的学习进行递推式的讲解,一环扣一环,不但有助于巩固,而且可增强学生深入学习的热情。

结合Access数据库七大对象,设计以下项目依次进行:

项目一:熟悉表对象。认识数据库及Access;创建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新建三张表:读者(借书证号、姓名、部门、办证时间)、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借书登记(借书证号、书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以此让学生掌握数据库轮廓和建表以及表对象中的相关知识点。

项目二:建立查询对象。如“法律系读者的借书情况”、“删除所有法律系读者”等查询,让学生充分掌握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计算查询、操作查询、SQL等。

项目三:创建窗体对象。如建立一个“借书登记”主窗体,其中包含“读者”这个子窗体等。让学生了解窗体的意义,熟练掌握窗体内工具箱中相关控件的操作。

项目四:创建报表对象。如创建一张“借书情况”的报表,统计某本书的借书人数和基本情况等。让学生进一步熟练工具箱中的控件,掌握报表的排序和分组功能等。

项目五:创建页。让学生了解web页中的控件等。

项目六:创建宏对象。了解比较常见的宏命令,把这些命令结合在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窗体控件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项目七:模块对象。用VBA的基础知识,理论付诸于上机操作,也是最后一个环节,可以利用VBA代码将整个图书馆管理系统完善。

以上是整个项目的大致步骤,具体的每个项目可细分项目内容和任务。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仅举某一个项目实例的具体实施过程。

例:设计“借阅记录”窗体,在“书号”文本框中输入书号后,单击“查找”按钮即显示借阅该书的所有记录;若“书号”文本框中未输入书号,则单击“查找”按钮时显示一个消息框,提示输入书号。

(1)利用多媒体教室或者机房,先分析题目,然后用投影给学生进行示例操作。

步骤一:建立一个窗体,名为“借阅记录”,利用窗体中的文本框控件建立一个名称为“书号”的文本框,在其下方建立一个命令按钮,标题为“查找”。如图1所示。

步骤二:建立一个引用窗体中书号文本框控件的参数查询,在相应的书号字段的条件中输入:[Forms]![借书记录]![书号],以此来查出输入的任意书号的借阅信息。查询设计窗体如图2所示。

步骤三:新建一个宏,用Isnull()函数表示书号文本框中有无内容。若书号文本框不为空,则打开刚做好的查询即可;若为空,则用Msgbox提示请输入书号,如图3所示。

步骤四:在“借阅记录”的设计窗体中,将查找按钮的属性——事件——单击事件,设置为“宏”,保存窗体,切换到窗体视图。

(2)检验最后形成的窗体,该项目完成。

(3)学生独立设计该窗体,并对该项目的知识点依次进行总结和反思。

4 基于七大对象的项目教学法实施效果

4.1 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比较,对于Access学习从七大对象着手依次教学,有以下优点:①学生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②学生主体性地位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动手能力逐步提升,学习热情也大大提高;③学生综合能力明显提高。

4.2 教学评价

(1)克服了教材过于系统、知识链过于零散的弊端。

(2)在项目中融合多方面知识,注重理论与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

(3)学生对于Access数据库知识点的掌握要远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5 结语

Access数据库的教学改革是一项与时俱进的任务,依据该课程自身特点和学生情况实施项目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重中之重,用项目教学法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立峰.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Access数据库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2).

[2]高翔.任务驱动法在Access数据库技术教学中的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23).

[3]朱秀丽,陈劲松.案例教学法在Access数据库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煤炭技术,2010(4).

[4]王子芳.数据库及应用课程教学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3).

[5]陈越.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惟存教育, 2002(3).

[6]陈建平,潘李宜.基数据库教学选材与教学策略[J].肇庆学院学报,2005(2).

[7]彭珍,李冬艳,耿子林.以“算法”为核心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2).

上一篇:VC++在HST3D热运移模拟程序前后处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肤色模型和面部特征的人脸检测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