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发展的对策思考

时间:2022-08-23 08:32:42

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发展的对策思考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初中阶段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初中教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视。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价值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就必须认识到当前美术教育中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美术教育的有效性,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本文就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发展的对策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

0.引言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现代社会里,对美术教育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在培养我国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此,美术已经被列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然而就我国当前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来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美术教育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作用,再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很不乐观,出现了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素质教育中,提高教W的有效性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加大教学改革,要结合美术这门课程的特点来进行教育,进而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1.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美术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力和想象力。美术是艺术的化身,是艺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加强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和技术技巧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化以及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美术人才,就必须从小打好美术基础,注重美术教育工作。

2.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农村初中教学来看,教育工作中偏重于主课教育,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对美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将美术课程当作是一门副课,虽然设置了课程,有任课安排,但是,美术课程形同虚设,往往会被其他主课给霸占,影响到美术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2专业教师匮乏

就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工作来看,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教师的待遇较城市教师的待遇要差很多,许多教师不愿意深入到农村教育,尤其是那些专业教师,他们更愿意进入到那些待遇较好的城市教学,进而造成农村教师比较匮乏。而美术专业性较强,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农村初中现有的教师几乎都不是科班出身,农村初中美术的任课教师大多是其它任课教师老担任,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美术教育的需要。

2.3教学观念落后

在我国农村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学依然采用以老师为主,学生处在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在课堂有话不能讲,不敢讲,同时也使得课堂氛围沉重,影响到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另外,许多老师大都是照本宣科,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这种以本为本的方式不仅使得学习乏味,同时也影响到了教学的有效性。

2.4条件落后

美术教育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需要结合相应教学器材进行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就目前来看农村初中的条件很不乐观,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学校没有配备相应教学器材,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另外,一副完美的美术作品是通过纸和笔来完成,是需要经过反复的画才能完成的,而这些都需要经费,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学生没有余钱去购买美术教育所需要的画笔、纸等。

3.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3.1提高认识

在素质教育课堂体系中,美术教育占据着一定的比重,美术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故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美术教育工作,学校要将美术教育落实到实处,要安排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要结合美术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并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要将美术课与其他课程一样等同对外,不能随便霸占美术课的时间[1]。

3.2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专业的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故此,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作为政府,要积极的鼓励那些专业的美术教师深入到农村支教,要给予政策优惠,给予帮助和鼓励;其作为学校,要对外引进专业的教师,为美术教育工作提供保障,要注重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要加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加强老师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最为教师,更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而为学生解疑答惑,促进学生的成长。另外,学校还必须调整教师薪资待遇,可采用绩效奖励、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的方式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2]。

3.3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现代化社护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教学改革已经破在媒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处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接受的知识大多带有教师的主管色彩和意念,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故此,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中,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生,就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进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中,我先让学生对艺术进行解读,然后让学生进行美术创造,让学生画出自己严重的艺术,整个过程我知识起到引导性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创作。针对学生的作品,我给予肯定,并指出一些不足,如色彩的搭配、线条的粗细等。通过这种方式,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了那种教师说教方式带来的弊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创在兴趣。

3.4加大投入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是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重点,针对农村初中美术教育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政府就必须极大投入,为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作为学校,一方面要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面要多种渠道引进资金,为美术教育配备齐全的设施[4]。

3.5营造环境

环境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d体,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培养学生的意识创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以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既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有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首先,老师要积极的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氛围中,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观赏来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另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不同的色彩、音乐为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和感官认知,激发学生对美的欣赏[5]。

3.6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作为美术教育的对象,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积极的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开展符合中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掘乡村美术素养,如剪纸、刺绣等,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无处不在,并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受美、发现艺术,进而促进学生对艺术的创造[6]。

4.结语

美术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美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我国农村初中,受多种条件的制约,美术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本文针对农村初中美术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通过这些策略可,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初中美术教育问题,促进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彭耀荣. 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5,14:120.

[2]袁祥辉,董艺黛. 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J]. 基础教育研究,2014,14:40-41.

[3]吴翠连. 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艺术科技,2013,12:387.

[4]李治军. 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刍议[J]. 教育革新,2013,04:74-75.

[5]胡均世. 新疆地区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美术大观,2011,06:168.

[6]夏华秀. 对四川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现状的研究和思考[J]. 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02:125-126.

上一篇:基于因性施教的农村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导入合作学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