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我省物流业发展政策的研究报告

时间:2022-08-23 05:09:39

进一步完善我省物流业发展政策的研究报告

为进一步完善我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充分挖掘其“新的经济增长点”潜力,有力发挥“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省委政研室与省发改委等组成课题组,就近年来我省物流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制约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就深化完善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物流政策在促进我省物流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省委省政府重视下,经过省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2003年我省率先出台了《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随后编制了《浙江省国际物流中心布局规划》和《浙江省粮食物流发展规划》,对我省现代物流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04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大通关建设的实施意见》,2005年省发改委等12个省级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规范收费管理、提高通关速度、实行税收与用地优惠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可操作性的优惠政策;省地税局出台《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物流企业实行统一营业税计税基数、抵免企业所得税、减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收优惠。2006年出台《浙江省现代物流重点联系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对全省重点物流企业给予税收、项目土地、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目前,我省现代物流业的政策环境建设,总体上走在了全国前列。政策环境的优化,推动了物流业较快发展。2006年我省社会货物物流总额达到了3.9万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2.3%;全省物流增加值1472.5亿元,同比增长14.7%,高出GDP增速1.1个百分点,占GDP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达到了9.4%和23.4%。

1.一批物流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在较宽松的政策环境中,我省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目前全省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亿元的物流企业分别有731和1591家,超过10亿元的分别有36和93家,有6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了50亿元。浙江传化物流基地有限公司自2003年4月组建以来,从一家企业内部运输公司发展成为已通过国家5A级综合型物流企业初审的大型物流企业,入住传化物流基地的物流、货代等企业由300家发展到1000多家,管理的社会车辆从15万辆增加到40万辆,接受服务的工商企业从4700家增加到1.8万家,并走到省外,复制“基地”。

2.物流总体效率提升加快。这几年,我省加快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强与物流发展相关的交通、信息等设施建设,全省基本形成了由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管道等组成的物流基础运输网络,同时构建由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网络,着力提高全省物流企业服务能力,提高全省物流总体效率。我省社会物流总成本下降快于全国,2004年我省社会物流总成本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0.2个百分点。

3.物流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全省11个市先后着手编制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部分市已经开始了规划的实施。物流发展规划的制定,促进了我省物流产业的优化布局。我省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杭州、宁波、温州、金华4个重点培育地区,物流业集聚发展加快,多项物流指标在全省占据优势地位。其中4个市的物流业法人单位达到3.3万家,占全省70%;从业人员42.1万人,占全省68.2%;资产总额达到3352.9亿元,占全省78%;主营业务收入为7630亿元,占全省79%;利润总额为157亿元,占全省73.5%。

4.物流业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从2003年到2006年,全省铁路、公路和水运的货运量从10.3亿吨增加到14亿吨,货物周转量从2047.5亿吨公里增加到4363.7亿吨公里,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0.8%和28.7%;社会物流货物总额从1.95万亿元增加到3.9万亿元,年均增长27.1%。在物流政策推动下,我省的物流

产业发展加快,逐渐成为第三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制约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省发展现代物流业政策环境虽有了较大改善,但影响与制约进一步加快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依然存在,有的体制与机制性的问题还很突出。部分出台的物流政策,没有很好落实。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六难”:

1.物流标准化推广难。我省物流领域的标准化建设至今不快,推进工作困难很大。目前实行的物流标准95%以上属于推荐性标准,在执行和应用中缺乏强制力。物流标准归口管理,铁路、交通、航空、烟草、药品等部门或行业仍在执行各自标准,且封闭运转。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反映,目前我省应用国际通用物流条码(如储运单元条码)的企业很少。物流标准化推进缓慢,成为我省现代物流发展的软肋。

2.物流优惠政策落实难。目前国家对物流企业提供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只对部级试点企业适用,而我省成为国家试点企业只有5家,数量不及重庆(6家)。根据我省物流发展纲要要求,省里确立重点培育100家左右现代物流企业,但这些企业绝大多数不能享受国家试点政策,有关税收优惠措施无法落实,因而影响了企业的培育进程。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对受电容量达到315千伏安的现代物流企业,可享受大工业电价,但一些市执行中打了折扣。

3.物流车辆运营成本下降难。针对物流车辆运输成本过高问题,在《关于加快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提出要“适当降低我省营业性大吨位车辆、集装箱、厢式车辆、专用车辆的养路费”。2005年省政府曾制订“调整现行高速公路收费标准”意见(见浙政办发函〔2005〕101号),提出对在高速公路通行的四类、五类货运车辆按三类车标准收费,但至今未被执行。目前我省对运输车辆的通行费、公路规费,仍以核定吨位来收取,使得厢式车辆、专用车辆等先进物流工具反而没有竞争优势。与周边省份相比,我省高速公路对货运车辆收费标准相对较高,也增加了物流企业运输成本。

4.城市配送车辆通行难。我省城市配送物流车辆优惠通行要求与城市交通涌堵的矛盾比较突出,大城市尤其如此。现行物流政策要求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本地交通实际状况制定便于配送车辆市区通行和停靠的具体措施,优化城市配送车辆管理,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从目前情况看,不少城市已在研究具体操作办法,但一些城市仍在上下班时段、部分线路和部分区域对物流车辆进行各种设限。同时,在汽车数量快速增长对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对城市配送车辆实行优化管理,也需要进行政策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

5.口岸大通关措施衔接难。我省推行“大通关”建设已有两年,目前省内国际物流中心已按“大通关”要求作业,宁波、杭州也按长三角一体化要求,与上海、南京实行四关通行。但在具体报检、报关、订舱、提箱、验货、仓储等一条龙操作过程中,常常遇到对接困难,缺乏细则配套。

6.物流中心规划建设配套难。2003年我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出台以来,各地着手实施一批物流基地建设项目。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地方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重要物流建设项目与当地交通、城市等发展规划缺乏有效衔接,特别是城市配送型物流中心发展,存在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脱节的现象,并由此导致物流成本增加和物流效率下降。

上述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我省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发展。一是物流企业低小散局面改变不快。我省资产总额不到100万元的物流企业有2.2万家,占了物流企业总数的47%,而资产总额超亿元的仅占全省物流企业的1.6%,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仅占全省物流企业的3.4%。二是引发物流市场不公平竞争。我省对运输车辆征收规费较高,造成全省4万多辆货运车辆挂外省牌照,导致7.5亿元的税费流失,并冲击我省货运市场秩序。三是我省比较优势难以发挥。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缺乏资源整合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大多数工商企业不愿把物流功能交由他们承担。这样导致经营成本上升,我省中小企业活力强的比较优势难发挥。四是社会物流成本还较高。2004年,我省社会物流成本相当于全省GDP的18.6%,与发达国家的10%相比,差距巨大。

三、进一步完善我省物流业发展政策的若干建议

上述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建议省政府督促有关部门和市县,从解决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六难”问题入手,抓好现有政策措施的落实,进一步细化深化相关政策,为我省物流业加快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1.抓好现有物流政策的落实。建议省有关方面对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落实物流发展政策的情况进行一次督查。通过督查,促使有关部门、有关市县采取措施,抓紧落实省里出台的各项物流政策;对落实政策遇到实际困难的,帮助进行协调处理;对因国家政策调整而无法落实、又对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影响重大的,积极想方设法研究可替代的方案;对那些没有正当理由拒不落实政策的,采取相应措施,增强政策严肃性与权威性。

2.加快完善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体系。要根据我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结合这几年来各地物流产业发展的实际,着手研究制定我省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物流领域信息化建设等专项发展规划,为全省物流发展提供更为具体的规划指导,促进合理配置物流资源,明确发展的区域分工和重点,避免重复建设。

3.突破物流标准化建设。在推进物流标准化过程中,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做好物流储运单元条码应用的试点与推广。率先在大型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及医药、烟草等行业采用全球统一的物流标准条码试点,对开展物流标准化设备改造的试点企业,给予一次性的资金补助。二是做好物流领域的托盘推广。对在物流领域推广使用国家和国际性标准、不易损坏且可循环利用托盘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发展我省托盘租赁企业,对新办托盘租赁企业,提供免缴三年营业税的优惠。

4.改善物流配送车辆的管理。为方便配送车辆的通行与管理,拟应参照上海、四川等省市做法,及早制定出台《浙江省城乡物流配送管理暂行办法》,保证城乡物流配送安全、环保、节约、通畅。各市也要根据本地的交通情况与物流配送需求,在今年年底前制定出台城市配送车辆优先通行的管理细则,处理好保障城市交通顺畅安全和为物流配送车辆尽量提供通行便利的关系。在企业选择上,要重点鼓励拥有配送货源的企业招标拥有专业配送车辆。

5.深化物流企业的优惠政策。一是积极争取更多符合国家物流税收试点条件的企业享受物流税收政策;二是降低物流车辆过路费;三是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四是在建设用地上,对省重点物流企业和物流中心,实行优惠。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上,各地在制定完善城市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选址。有条件的市,可学习借鉴成都市的做法,将城市建设规划、交通建设规划和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三规”合一,促进物流中心选址与产业发展、城市功能、交通布局等有机衔接。

6.进一步做好现代物流企业引进工作。积极做好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的引进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对引进的国际知名物流公司地区总部,其营业收入和利润所形成的地方财力部分,三年内给予全额返还。对新引进的国内现代物流企业,以及经认定从事省级物流信息平台服务的重点企业,其物流主营收入和利润形成的地方财力部分,三年内给予50%的返还。

7.加快国际物流“大通关”平台建设。深化和完善省内国际物流中心“大通关”作业配套细则,加强海关、商检、运输、仓储等部门的协作,在报检、报关、订舱、提箱、验货、仓储等具体操作过程中,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作者单位:省委政研室)

上一篇: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地方政府要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