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探究

时间:2022-08-23 03:52:14

对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注》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高中英语教学需要研究的教学问题。学生一旦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就会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成为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一个关键。

一、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必要性。

英语是学生的第二语言,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和干扰,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本质是一系列记忆性操作活动和再现式认知活动,属于记忆和模仿的范畴。高考英语教学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沿袭教师中心制,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的灌输多于学生的主动获取,再加上英语语言符号本身的机械性成分较多,学生思维成分的不足也会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反应速度缓慢、记忆力下降等不良现象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尤其是高学生的主体人格希望得到尊重和展现,渴望从主动获取知识中得到心理的满足。自主参与课堂学习,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心理疲倦度,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思想,勇于从讲台上走下来,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空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由传统的单一认知型课堂转向情知互动型的综合课堂,使其符合学生心理需求,满足学生积极认知的内心需要,是的英语学习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教师充当课堂学习的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在活动中探究、在合作中进步、在交流中巩固、在训练中提高,真正建立自主、合作的高效课堂。

二、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方式。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传授的知识再丰富在知识的海洋中也是沧海一粟,何况教师的学识还会受到所受教育、自身积累、自身态度、主管理解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知识欠缺。教师中心制的教学模式会将教师身上的知识缺陷、学习方式的偏差强行加给学生,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优势的发挥。因此,教师要彻底抛弃“填鸭式”的灌输式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授之以“渔”来帮助学生寻求更多的学习方式和突破二语习得者遇到的瓶颈问题和语言石化现象,帮组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动机,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的学识魅力。广博的学科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及时的点拨解惑,会增加教师的魅力值,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中国有句古话: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在心中对任课教师有一种崇拜感,才能激发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更大兴趣,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好办法。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讲了《论语》后,这部曾经制备中文系学生被迫接受的古典著作短时间备受追捧阅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次,教师应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课堂问题、练习,而不应固定于某个模式,从而有效地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他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供机会,不仅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满足,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大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我认为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讨论或小组竞赛。如“Necklace”一课的结局设计及表演;或就“Saving?the?Earth”单元的内容谈谈环境保护;从21st?Century中摘录有关英语学习的文章,指导学生阅读并写读后感;在学Martin?Luther?King,Disability,Albert?Einsten,Walt?Disney等课时,还可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尤其是Walt?Disney的勤奋品质,而这些品格在英语学习中是致关重要的。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及时改变教师的课堂定位,教师不是课堂的管理者,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将自己作为课堂活动中的一员,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够也敢于显现个人学习个性的空间实现师生间知识同步、思维共振、感情共鸣。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会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激励策略,抛弃传统的严师出高徒的陈旧教育理念,多鼓励,少批评,多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少批评打击学生的张扬个性,更不能挖苦讽刺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学习、快乐求知,个性得到张扬,主动性得到发挥。

3、重视学法指导。

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学、如何获得知识。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坚持每天定时朗读和会话,强调课前预习,注重课内合作交流,学会课后归纳巩固等。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课外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内容,这时借助外力提高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比如,和身边精通英语的人或者外籍人员进行日常会话交流训练,阅读课外资料了解西方风土人情,利用网络资源解决学习中的争议问题,通过观看影视来加强听力训练等。这些丰富多样的学法指导,能开阔学生英语视野,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是发挥学生主动的最佳途径,也是实现课外拓展的有效方法。

三、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意义。

时展到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教育理念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培养的抑制等负面效应非常明显,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的“哑巴英语”更是备受诟病,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纵观课堂教学改革比较成功的学校,无论是江苏的“洋思中学”,还是山东的“杜郎口中学”,还是河北威县的“人才中学”,无不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学生从座位上站起来;教师静下来、学生动起来;学生活动起来、教师观察起来;学生练起来、教师思考起来。整个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展现,教师更多的是观察、思考、总结、指导、点评和鼓励,使得课堂逐步形成良性循环,轻松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乐亭县汤家河高级中学)

上一篇:对财务会计现代化问题的些许思考 下一篇:高中音乐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