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务会计现代化问题的些许思考

时间:2022-08-15 06:39:44

对财务会计现代化问题的些许思考

【摘 要】科技潮流的不断创新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不停地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经济运行机制,也冲击着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本文通过对财务会计现代化的必要性、应具备的理念和实现财务会计现代化的主要途径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

【关键词】财务会计;现代化;必要性;观念;途径

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财务会计现代化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因而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1 财务会计现代化的必要性

财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并运用专门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完整、连续的监督和反映的一项管理活动,也是一个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等基本信息的信息系统。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传统的财务会计方法和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财务会计的新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会计信息的滞后性,不能满足企业决策的需求

伴随着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现代企业也更加注重价值管理,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时刻紧跟市场的变化发展,这时就需要及时有效的财务会计信息。当前的财务会计核算、数据处理和财务信息反馈等方法明显滞后,不能及时反映出实际的业务状况,因此也就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的客观要求。

1.2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局限性,阻碍了企业的继续发展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所提供的信息只注重企业的过去,却不关注企业的未来,更加不能满足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大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与此同时,对于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还不够完整。现行财务报告中所体现的信息主要是过去的历史信息,而对使用者未来重要决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如人力资源价值、预测信息等皆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

1.3 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和理论有待持续更新和继续发展,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

例如,从计划经济体制发展而来的财务会计体系,只对政府和企业负责,忽视其他相关者的根本利益;还有些企业只注重会计记录,不注重财务分析和预测。就连价值管理、服务意识等问题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

2 财务会计现代化应具备的观念

2.1 财务会计应面向用户

现代财务会计不仅要面对的是政府和企业,还要面对来自更多方面的用户,如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大众等,努力去发掘财务会计的更多职能。企业要想在社会经济环境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面对社会,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2.2 财务会计应面向未来

传统的财务会计是回顾型的而现代的应是展望型的。财务会计是一门时效性较强的应用科学,通过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过去记录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因为未来才是变化的价值动力。我们要站在科学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摒弃以往的观念和理论体系,建立起面向未来的现代化财务会计理念。

2.3 积极的风险观

在经济社会领域中,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风险伴随着人们一切的经济活动。逃避和忽视风险不是长久之计,转而应该通过积极的风险管理来有效的预测和控制风险。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逃避风险就是逃避收益。收益和机会的丧失也不失为一种风险。要在辨别风险的基础上寻求对风险的最优控制,这就要使财务会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风险的预警系统,从而达到规避风险、创造最大收益的目的。财务会计人员要深化对风险的认识,将各种重要信息以适当的方式记入会计系统,并尽可能反映出会计项目存在的内在风险,使财务会计信息与用户的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具有决策价值。

2.4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会计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科技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动力,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绿色会计的目的是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点,把生态环境看成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用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利用。

2.5 财富价值中心观

财务会计的发展要坚持会计资产向财富价值的转移,扩大会计资产的范围,将一切具有当前价值并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尽可能全部纳入会计计量的范畴之中,从而实现会计资产与财富价值的一体化,进而使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和决策双重重大意义。

3 实现财务会计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3.1 更新传统的财务会计观念

要树立用户至上的观念,财务会计应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出发点,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为用户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要存在服务至上的观念,为用户决策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要有面向未来、积极应对风险的观念,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计量企业的经济活动,准确完整地反映出企业的经济价值;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注重企业的社会价值,履行企业应尽的社会义务。

3.2 完善现代企业财务会计系统

1)建立建全科学的财务会计系统,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其中包括: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会计科目的设置应符合新形式下的新要求;核算流程和方法的科学性、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岗位职责的明晰性和互补性等各方面的内容。

2)不仅要完善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系统,也要满足财务会计报告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其中包括:规范和丰富财务报表外披露的信息内容;企业的经济预测信息和各分部信息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与否的披露;改变财务报告中仅使用货币用来计量的属性,实现历史成本计量、实物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等多种计量属性可并存的局面等。与此同时,要实现财务报告系统和财务会计核算系统的无缝对接,严厉杜绝账实不符的情况发生。

3.3 建设高素质、复合型的财会人才队伍

财会人员要在实际工作中尽到预测、计划、参与决策、控制、监督、反馈等一系列职能,所以必须由原来掌握的单一财会专业知识向复合化知识深入发展。要加强学习和培训、深入基层、熟悉业务流程,通过不同渠道以及多种方式来培养全面、复合型的财会人才队伍,这是财务会计现代化的基础。只有这些既有丰富财会知识又懂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财会人才,才能在日后的企业经营管理中,恰当的处理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让企业科学高效的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财务会计现代化赋予了财务会计更新的时代内涵、更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更科学的应用功能。财务会计现代化也成为当下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和十分紧迫的任务。它涉及到现代财务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等方方面面的新的观念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以极大的勇气和热情,紧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在理论上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财务会计的现代化改革目标,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莎.财务会计现代化改革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20).

[2]郭玉冰.浅议财务会计的现代化改革[J].技术与市场,2009(01).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策略 下一篇:对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