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银行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时间:2022-08-23 03:38:29

浅谈商业银行如何防范金融风险

摘 要: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也是与日俱增,如何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产生,及早化解已经形成的金融风险,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商业银行目前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表现进一步阐述如何做好预防。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预防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79-02

中国的金融风险是潜在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更深更广泛地融入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之后,这种潜在的风险不是缩小了而是加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也是与日俱增,如何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产生,及早化解已经形成的金融风险,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存在的风险

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经营发展来看,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用风险

信贷资产在整个资产结构中占比大,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差息可能变小,但仍是收益最高的项目,是银行资金运用的主渠道。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信用不良,存在着大量的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造成逾期、呆滞、呆账等贷款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普遍较差,不良资产比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要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贷款等资产业务的流程控制,明确责任和收益的关系,如落实贷后问责制、审贷分离等措施。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尽快建立并完善信用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客户基础数据库和开发客户跟踪系统,实现信用风险的动态化管理。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不是单纯的资金管理问题,而是多种问题的综合反映,因此,应当从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角度来探讨流动性风险的防范。目前,商业银行虽然整体上尚未出现流动性风险的危机,但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是大量存在的。在经营过程中资产和负债在期限搭配上的缺陷,即把大量的短期资金安排了长期的资金运用,是造成流动性缺口的主要原因。在资产与负债期限非对称搭配的同时,又未安排充足的支付准备,以致资金周转失灵。此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也是造成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原因。

3.市场风险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治理的必要性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地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进行金融衍生交易,这使得更多的商业银行面临潜在的、巨大的市场风险。一方面,部分企业将银行信贷资金投入股市,加大了股市的泡沫成分,间接危及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企业债券清偿风险也不断加大,其中大部分债券是由国有商业银行担保或发行的,由于企业经营效益不好,到期无力兑付,往往需要银行垫付,企业风险随之转化成金融风险。

4.财务风险

近年我国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资本盈利率普遍低于央行规定比例,大量死滞坏账的亏损,最终必须用信贷资金来垫付,从而影响了正常业务的开展。一方面,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国际最低标准,而目前银行的资产增长速度远高于其资本增长速度,资本充足率还将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自1993年财务体制改革以来,将大量的应收未收利息作为收入反映,夸大了银行的盈利,而实际上多数银行虚盈实亏。

5.内部管理风险

内部管理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如何进一步加以完善,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和能力,已日益显现出其必要性。一是要加强教育培训,对全行员工,特别是对处在市场开拓一线的员工和风险控制岗位的员工,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教育灌输,使其全面掌握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二是要加强行为控制,任何岗位的银行员工做任何事情都要自觉地考虑到风险因素,把防范风险作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并尽可能将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

6.信用卡业务风险

信用卡在金融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取现、存款、购物、娱乐消费、转移资金给现代生活提供了快捷、高效、方便的流通支付手段。它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首先,恶意透支是最大隐患之一。某些不法分子,利用时差逃避授权,在某一时期多次在授权限额内取现、消费、购物等等。其次是非法伪制假卡。第三,伪造签购单诈骗。第四,少数银行职员利用工作之便,伪造修改记帐凭证,更改电脑资料或违规办理副卡直接贪污持卡人帐户的资金。

二、金融风险防范

防范金融风险,降低风险系数是金融工作中的一项长期的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花气力做好有效性预防:

1.加强对信贷资产风险的管理机制

就国内银行来说,信贷资产风险是最大、最突出的首要风险。解决这个风险,不仅能够缓解金融机构超负荷经营的矛盾,而且还可改善不良资产比例,改变负债经营状况,提高抗御“金融风暴”冲击的能力,具体办法:一是正确把握贷款投向。按照“追求效益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要求,谁的信誉程度高,谁能够赚钱,就给谁放贷;谁不讲信誉,没有效益,就不能给其放款,而不能一味强调所有制形式。二是切实盘活信贷资产存量。顺应国企改革、改制、改组的要求,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落实好债权债务;帮助企业传信息,找市场,促其扭亏为盈。三是加大清收贷款力度。对偿债有望的企业,应加强合作,实行跟踪服务,加强收益监控,达成还款共识;对偿还难度大的企业,要保持经常接触,设法清收;对赖债的企业,要诉诸法律解决。四是坚决抵制假破产、真逃债。应尽快出台银行国有资产保护法,防止国有银行资产在企业破产中流失。

2.健全独立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各商业银行内部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监管的控制部门,该部门直接对银行董事会或行长负责,制定明确的利率风险管理及监控规程,划分利率授权权限和责任。合理确定内、外部利率。内部利率是指银行内部资金核算使用的利率。通过确定反映市场变化同时兼顾各部门利益的内部利率,引导资金向高收益、低风险的项目集中,降低总体风险,实现全行战略发展意图。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建立以安全为前提、以效益为中心的外部利率确定体系。

3.建立健全各项风险控制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各种风险

商业银行应当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其中应包括建立健全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以局部风险控制为内涵的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及岗位操作与责任约束制度,以风险控制和评估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以风险转化为内容的保障制度。在贷款增量和存量考核方面,首先要坚持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即谁放谁收,存量方面除密切注意监测贷款的流动性比率外,还要对那些即将形成的风险或已经形成的风险贷款划分责任,把贷款增量和存量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的风险额与责任人的工资奖金挂钩,建立贷款风险抵押承包制和责任人比例赔偿制度,定期考评,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奖罚。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各业务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既要给予业务部门应有的权力,又要防止将权力过于集中在某个部门。

4.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加强贷后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制度上制定贷后检查、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结合贷款信息系统确定贷款风险预警指标,如对流动比率、收益比率等指标制定一个警戒线,及时采取对策,将风险化解于萌芽状态。制定贷后管理质量奖惩办法,对历来风险控制严格、尺度把握准确的风险控制人员,银行要有所激励。如果经过审计和调查,发现市场拓展人员或风险控制人员在一笔贷款运作过程中有故意过失,则应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上一篇:论服务型和谐型机关建设 下一篇:资产减值准备在医疗机构的应用探讨